新華網杭州9月4日電 作為全國首批中央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範區之一,近年來,浙江溫州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以財政政策的加力提效、財政服務的靠前發力,為地方高質量發展提供財政支撐。
溫州已連續四年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新華網發 溫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激蕩財政“活水”
撬動營商環境快提升
“快來收政府惠企‘紅包’啦!”日前,浙江正博智能機械有限公司財務人員收到一則短信,提醒企業已通過審核公示,收到了首&(套)項目獎補資金100萬元。“在沒有申請財政獎補的情況下,直接收到資金,真的令人驚喜。”
財政獎補的直達快兌得益於溫州以數字化改革為切入點打造的“惠企利民資金直達智控在線&&”。該&&匯集了溫州市所有涉企和個人獎補政策,並通過&&大數據精準推送,實現獎補資金免申即享,破解了企業政策“知曉難、兌現慢、材料繁”等問題。自&&落地以來,已實現兌付資金396.38億元,惠及企業和個人1388萬戶次,政策資金兌付周期縮短6-12個月。

溫州打造的惠企政策“直通車”&&。新華網發 溫州市財政局供圖
這是溫州以財政力量優化地方營商環境、助力經濟發展的縮影。近年來,溫州聚焦中小企業難點、痛點,運用財政政策的撬動作用,助力實體經濟健康高質量發展。
2020年初,溫州組建了一支由200多名會計稅務專家組成的專業隊伍,“面對面”“點對點”輔導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財稅難題和上市困惑。如今這支隊伍已累計上門服務企業4810余次,幫助解決困難問題4300余個,成功輔助8家企業上市、3家企業報會。

溫州市會計稅務專家服務團赴企業送服務。新華網發 溫州市財政局供圖
2021年,溫州發行銀行間市場技術産權資産支持票據項目,支持企業將無形的技術産權轉化為可交易的金融資本,為破解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給出了“溫州方案”。截至目前,溫州已有65家企業憑藉519項技術産權獲得7.48億元融資。
各類助企舉措,為溫州優化營商環境助力。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22年“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報告顯示,溫州再次躋身“營商環境最好的十個城市”之列,並連續兩年位列第二。
用好財政杠桿
推動城市“轉身”向科技
2019年,首屆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簡稱“青科會”)在溫州舉辦。從2019年到2022年,這場峰會,切開了溫州向科技創新“突圍”的口子。這背後,是溫州深入實施創新首位戰略,堅定發展科創力量的決心。

2022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新華網發 青科會傳播中心供圖
為推動城市“轉身”向科技,2019年以來,溫州累計安排市級科技專項資金超17億元,全力支持溫州高能級&&共建、創新要素保障等工作。同時,溫州共統籌超10億元用於人才招引、落地,加速推進“百萬人才聚溫州”。
如今,甌江實驗室、國科大溫州研究院、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等各類高能級&&在溫州拔地而起,各類科技創新人才不斷涌入溫州。據統計,自青科會開展至今,溫州累計引進高層次人才1634名,累計簽約落地&&69個、項目類成果657個。
隨着財政杠桿作用的發揮,溫州科創産業的發展也按下了加速鍵。目前溫州全市共設立産業基金18支,總規模約270億元,投資領域主要覆蓋高端裝備製造、信息經濟、新能源、生命健康等新興領域。今年5月,溫州進一步設立市級500億元産業高質量發展引導基金,市縣聯動形成超千億元産業基金集群,目標撬動3000億元規模産業投資,為溫州産業振興提供硬核保障。

甌江實驗室。新華網發 甌江實驗室供圖
截至2023年上半年,溫州擁有市級以上企業研發中心超2000家,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超200家,省級企業研發中心570余家,數量居浙江前列。
釋放財政效能
畫好公共文化生活“幸福圈”
“孩子非常喜歡在城市書房裏‘泡着’,經常一待就是一天。”周末一早,溫州市民朱先生帶着自家孩子來到離家附近的城市書房,“附近有這樣一個讓人靜下心的文化場所,真的非常方便。”

溫州市蓮花大廈小區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示意圖。新華網發 溫州市財政局供圖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承載着城市的歷史內涵和現代文明。近年來,溫州堅持“以文惠民”,讓有限的財政資金産生更大的“乘數效應”。對此,溫州以“錢隨人走”為核心,精準擴大文化領域財政投入,支撐“文化溫州”建設。
在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溫州連續&&了《溫州市城市書房扶持補助辦法》《溫州市文化驛站扶持補助辦法》等政策文件,採用集中統一管理+“連鎖”運營模式,實現城市書房規範化、標準化發展。
與此同時,溫州進一步引導社會力量在百姓家門口布點,加速打造“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據統計,2023年1月-7月,溫州市共建成“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451個,實現指數倍撬動社會資本,更好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

城市書房已成為溫州市民精神共富的重要陣地。圖為甌海區南甌明園城市書房。新華網發 溫州市財政局供圖
不僅如此,聚焦打造“中國民辦博物館之城”,2022年溫州率浙江省之先推進公共博物館“錢隨人走”改革。政策試行以來,溫州博物館線下參觀總人數同比上漲164.5%,各類活動開展數同比上漲95.3%。
如今,溫州正為城市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財政動能,一座宜創宜業宜居的“千年商港、幸福溫州”,正在逐漸勾勒成型。
監製:翁璟
策劃:馬江
統籌:胡炎楨
采寫:徐景萱 吳帥
設計:戰曉菁
核校:宋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