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瓷品質極致匠心”。
濃縮於這8個字的新時代“龍泉精神”,被銘刻進全面復興劍瓷之都、奮力打造品質龍泉的新時代征程中,成為深入踐行“八八戰略”的城市價值引領。
從外部理解這種精神,它顯然閃耀着歷史的榮光,深植於博大精深的傳統,淬煉於改革創新的時代,昇華於開放發展的未來。
但對於生活在此的人而言,這樣的表述顯得過於抽象。從內部生發的,往往是更具象的問題,比如,為什麼這座地處山區的小城會有如此巨大的創造力?極致匠心的現代價值追求是什麼?每個問題都能延伸出無數格物致知的方法論。
最終,“品質”成為解讀的關鍵詞。
就像穿越歷史長河的劍瓷藝術品,在篤定從容的節奏中精雕細琢,通過難以復刻的細節成就獨一無二的特質。這座城市也是如此,它追求的並非突如其來的名望,而是在悠長深遠的時光裏自強不息,歷久彌香。
劍瓷文化的新時代表達
龍泉,因劍得名,憑瓷生輝。
龍泉青瓷始於1700多年前,於宋代達到頂峰,在海上絲綢之路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其傳統燒制技藝成為全球首個入選世界“人類非遺”的陶瓷類項目。而有着“天下第一劍”美譽的龍泉寶劍始於春秋末期,距今已有2600多年歷史,其傳統鍛制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從影視劇中頻繁亮相的龍泉寶劍、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青瓷水杯,到激勵有志青年參軍報國的“從戎之劍”、杭州國家版本館裏令人耳目一新的青瓷屏扇……劍與瓷,穿越千年時光,剛柔並濟成就了龍泉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精神基底。
但在跨越式高質量發展進程中,與歷史人文的“厚重”相較,龍泉在工業布局、&&建設、空間拓展、要素資源等方面卻略顯“薄弱”。如何讓城市能量在地域文化的滋養中得以釋放?如何在資源要素不足的困境中,把“人”變成優勢資源?這顯然需要充滿凝聚力和共識的價值觀引領。
城市是關於人的無盡潛能得以開發與施展之所。而“有形之手”的最強力作用,就是讓每一個個體綻放他們的激情、成就他們的願景。
“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龍泉要飛得高、跑得快,需要一種“一呼百應”的城市精神匯聚和激發全體人民的蓬勃力量。於是,一場關於新時代“龍泉精神”內涵表述語的徵集活動,在2021年啟動。
歷經3個多月的多層次、寬領域徵集、提煉、研討,通過線上線下徵集來自市民、專家、鄉賢的表述語1000余組(條),最終入圍的三條候選表述語,由4522名市民參與票選,其中逾2300人選擇了“劍瓷品質極致匠心”。去年4月,這一新時代“龍泉精神”內涵表述語正式發布。
簡練的8個字,把龍泉人的文化基因提煉為具有穿透力、引領力的活的傳統,向內聯結着文化、傳統和信仰,向外聯結着改造世界的實踐訴求,貫穿了龍泉的歷史、現在和未來。
與時俱進的新時代“龍泉精神”很快就被廣泛傳播、認同,它給人一種“根”的感覺,讓人更知道往哪去,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並成為這種精神的一部分。它成功鼓舞起龍泉上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強大精神動力——
在2022年四季度“浙裏營商”無感監測指標大比拼中,龍泉就取得了亮眼的成績:營商環境便利度排名位列麗水第一;今年一季度,龍泉市新招引産業項目13個,其中億元以上大項目7個,大項目引進數同比增長280%,實到內資5.35億元,同比增長23%;北互通連接線區塊徵收工作中,龍泉幹群只用25天時間就完成181戶房屋徵收工作;為期僅3個月的“大走訪大調研大服務大解題”活動,梳理問題296件,成功解決285件,完成率96.3%……
“劍瓷品質極致匠心”,成為29萬龍泉人時刻保持的奮發狀態,成為在實幹奮進中淬煉着的新時代龍泉人的精神與品格。
極致匠心的價值追求
5歲的孩子拿起泥塊,通過拍、搓、揉、捏等手法創造出充滿童趣的“小作品”,有的將經過晾曬的泥坯放進電窯燒制,有的用畫筆設計不同的坯身花紋……在龍泉市江南幼兒園的青瓷工作坊裏,孩子們認真學習青瓷製作工藝,眼神專注,動作嫻熟,小小的身影,透出自幼在青瓷創作環境中濡染內化的耐心與沉靜——他們願意像父輩一樣傾注心力與時間去“悟”,因為他們懂得,成就劍瓷品質沒有捷徑,沒有任何“將就”的糖衣可以稀釋極致匠心的艱苦與堅守。
同樣懂得這個道理的,還有龍泉的科研工作者。在浙江三田濾清器有限公司的實驗室裏,龔宇鵬和科研團隊投身濾清器研究20年,開發出了200多種可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工程條件、不同性能的濾清器系列産品。
“人一輩子如果能堅持做好一件事,把它作為人生的主題,鍥而不捨,做到極致,就是精彩地活着。”在龔宇鵬看來,每一件工具都是一件精妙的藝術品,從材料、大小、厚薄到每一個孔隙、每一處接縫都需要精心設計、反復試驗,“一件好的産品,需要從研發到製造的每個步驟,都精準到分毫不差。”
從文化傳承到匠心追求,新時代“龍泉精神”穿越時空,重拾並非偶然。從幼兒對青瓷創作的細緻投入,到龍泉汽配人對産品研發的匠心專研,均可感知精神之力的強勁與持續性。
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背景下,再提龍泉精神,深意何在?
從現實緯度看,它回答了龍泉破解成長煩惱的時代之問,是龍泉人高度文化自省、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的體現;它錨定了龍泉發展的精神坐標,也是龍泉為“八八戰略”深入實施凝聚奮進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時間經度看,它淬煉了龍泉優秀劍瓷文化,集龍泉精神傳承和研究之大成,熔鑄了對劍瓷文化力量、精神力量的深刻思考;它放大了龍泉精神的視野和格局,是對匠心精神、品質追求的生動詮釋。
在弘揚踐行新時代“龍泉精神”過程中,龍泉不僅放開手腳,敢做敢幹,還繼續保持改革創新的韌勁和永不服輸、永不滿足的意志——
構建經濟開發區+三大鄉鎮功能區+若干小微園的“1+3+N”生態工業布局;謀劃涉及6000畝、總投資27億元的工業空間拓展;實施優化營商環境“一號工程”,像呵護青瓷寶劍一樣呵護營商環境;大刀闊斧地推進作風效能改革;全面推進國資國企改革,優化重組了5大國有公司,使國有公司資産突破300億元以上;創新推進基層治理“141”體系與“縣鄉一體、條抓塊統”縣域整體智治、“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融通……勇往直前,蹚出新路,正是龍泉精神新時代的擔當。
城市品質的“龍泉范”
可慢行、可閱讀、可感知。如今,人們常常用這三個詞來形容在龍泉生活的感受。
新時代龍泉精神的優秀歷史傳承與龍泉人的歷史生命相伴,也與龍泉人的現實生活和未來創造相隨。眾擎易舉,聯袂而至,在強大的精神感召下,龍泉完成了一次次華麗轉身、逆襲迭代,衝破土地資源“少”、發展空間“不足”、産業轉型升級內生動力“不強”等一系列“天花板”,傾力奔赴“品質之城”。
城市書房、百姓健身房、社區醫院、養老中心、眾創空間……在龍泉市龍淵街道城東社區1300平方米的社區服務中心裏,“十五分鐘生活圈”為社區居民提供閱讀、親子活動、就醫、養老等一應俱全的服務。“以前社區裏幾個人管2萬人,經常找不着人。現在很方便,想要做什麼在家附近都能完成。”社區居民呂娟娣説,最具活力的是社區服務中心的眾創空間,“每天都得排隊報名預約,來直播創業的青年創客絡繹不絕。”
城東社區是一個集商品房、安置房、自建房、出租房等“四房合一”的社區,居民結構相對複雜,管理也比較混亂,而社區所在的龍淵街道承載着龍泉市1/3常住人口的服務工作,幹部們深感力不從心。針對城中村的村社混居、人戶分離現象對城市基層治理帶來的種種問題,去年3月,龍泉組建調查組對村級組織發展、村級事務管理、村社幹部配比等情況全面摸底,因地制宜制定綜合性整改方案,以“組織融合、人心融合、治理融合、發展融合”的方式夯實社區治理基礎。
做好社區工作,人是關鍵。如何打造一支過硬的專職社區工作者隊伍?龍泉第一時間啟動了網格員競聘上崗、社工技能大比拼、社工師考試等工作,在提升社區專職社工業務素養的同時,還吸引了許多熱心於社區事業的公職人員。臨近退休的他們捧起《社會工作實務》等書籍認真備考,身體力行龍泉精神投入人生的下半場。
通過變革創新基層組織架構,龍泉理順了社區管理服務職能,短短一年後,13個社區調整優化為28個,22個村以90%以上高同意率完成“村改居”,以最小治理單元釋放組織根係最大效能,縣域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
與此同時,去年龍泉還啟動了“城市書房+百姓健身房”項目,持之以恒謀劃和發展全民閱讀和健身事業,深入推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提升群眾生活品質和城市文化品位。今年,龍泉又制定實施了《龍泉市“城市書房、百姓健身房”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選取16個點位建設“兩房”項目,將公共文化服務伸向基層的“末梢”,讓品質龍泉處處充滿書香和活力。
人文品質、産業品質、山水品質、開放品質、青春品質、生活品質,構築起龍泉這座品質城市的四梁八柱。如今,走進龍泉城鄉,隨處可見青瓷寶劍元素:城市文化客廳、大窯龍泉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青瓷文化創意園、青瓷小鎮、寶劍小鎮、西街歷史文化街區、省級青瓷文化旅游度假區……成就了龍泉處處有歷史,步步皆文化的城市品質。
龍泉精神,這一龍泉人最為鮮明的精神標識,從有形走向無形,又化無形為有形。千年不變的劍瓷之聲,帶來的是劍瓷文明的綿延之歌,是深藏在龍泉血脈的奮進強音,更是愈發響亮的時代新聲。
龍泉精神,如龍泉的“根”與“魂”,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仍然是推動龍泉發展、迎接各種挑戰的根本動力。它以持盈守成的自如應對,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地域文化,歷經時間的考驗,馳而不息。(沈雋 葉煒婷/文 麗水文旅 龍泉發布/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