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至5日,百名港澳青年走進杭州拱墅,探訪手工藝活態館、王星記扇博物館,領略傳統文化與非遺之美;深入運河同心小鎮、智慧網谷小鎮,了解小鎮“産城人文”深度融合的特色發展之路;參觀杭州電競中心,感受濃厚的亞運氛圍,體驗拱墅建設發展的新成果。
油紙傘、竹編、浙窯、皮雕、張小泉鍛剪……大運河畔的手工藝活態館,擁有眾多國家級、省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以老物件、舊場景傳遞匠心記憶。港澳青年走進手工藝活態館,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藝品讓人應接不暇、大為讚嘆。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經濟發展委員會會員戴顯揚説,澳門也有許多手工藝,希望把這種展示方式帶回澳門,更好的傳承與發展澳門傳統手工藝。
運河悠悠,歷經數百年。一部大運河史,是半部中華文明史。拱墅區深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打造“運河同心小鎮”,小鎮以大師學者、能工巧匠、藝術家等統戰代表人士為主體,將運河文化與統戰文化有機融合,提升運河文化影響力。
隨後,港澳青年來到了運河同心小鎮。參觀醉美橋西、橋西人家、大運河直播間和同心會客廳等場景,讓港澳青年加深對運河文化的認識和了解。
如果説運河同心小鎮是大運河文化的“重要窗口”,那麼智慧網谷小鎮則是拱墅數字經濟新興産業集聚地。
智慧網谷小鎮客廳,是港澳青年們走進智慧網谷的第一印象。外觀“天圓地方”頂層360度視野景觀大廳,一二層中央展廳和企業展廳融合了最新“黑科技”,是杭州最高端的科技體驗館之一。小鎮內接入的鷹眼監控設備,實時監測智慧網谷小鎮的動態情況;智慧網谷大數據視圖,立體展示了網谷總覽、資産與招商、企業與人才、營商環境、未來社區和3D沙盤六大板塊。
港澳青年通過實地參觀,切實感受數字經濟發展成就,並紛紛&&將學習先進經驗做法,更新觀念,轉換思維,抓住數字經濟發展機遇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王星記扇博物館,港澳青年對制扇技藝及其背後的歷史文化有了更清晰的認識。王星記扇作為杭扇的代表,以製作黑紙扇而聞名,其雨淋不破、日曬不翹、紙不破色不褪,有“一把扇子半把傘”之稱。
杭州電競中心是杭州亞運會電競項目比賽地,也是全國第一座亞運會賽事標準的專業電子競技場館。港澳青年近距離參觀場館中心舞&,詳細了解場館的設計理念、功能劃分和已舉辦的各項電競賽事。港澳青年&&,來到亞運場館,感覺自己與亞運會的鏈結更加緊密了,更加期待今年的亞運會。(王馨/文 杭州市拱墅區委統戰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