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06 / 01 10:54:44
來源:新華網

“小鎮街”的共富“大場景”丨塘河博物館群“繁花似錦”

字體:

  新華網杭州6月1日電 有人説,想要了解一座城市,有兩個地方一定要看:一是博物館,二是菜市場。前者可聆聽城市過去乃至未來的文化足音,後者可感受其當下的生活溫度。

  在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南白象街道,塘河沿岸方圓一公里內,近年“生長”了5座不同主題的民辦博物館。不同于國有博物館的“高大全”,它們“小而精”“專而博”,從不同的視角、不同的文化主題,傳承著溫州城市的歷史文化、非遺民俗、地域特色,也拓寬著人民群眾的精神共富通道。

  塘河沿線博物館群。溫州市甌海區南白象街道辦事處供圖

  唐五代飛天人物塔件、五代後梁阿育王塔件、宋朝的古樸石雕、元時的古橋石條、明代靈芝供器、清代的“且園”石匾……青燈石刻藝術博物館(以下簡稱青燈石刻),展示溫州本土的千年石刻藝術,重現溫州的城市記憶和溫度。

  “石頭本來是不會説話的,但古代的工匠用造型、用神韻、用線條,讓石頭用一種無聲的語言跟你對話,我們通過它走進了曾經那個年代。”青燈石刻館長張金成説,博物館裏的石刻作品都不設玻璃罩,遊客可觀看可觸摸,還可通過掃碼知其歷史、明其來歷、與其穿越時空對話。“博物館的本意就是分享,希望有更多人能來此,端杯咖啡,聊聊石頭。”

  青燈石刻是溫州人分享文化的一個縮影。這幾年,以青燈石刻為代表的一座座民辦博物館在甌海區南白象街道相繼建成投用,形成塘河沿線的民辦博物館群落,成為溫州重要的文化標識。

  與青燈石刻相鄰的溫州琺瑯彩藝術博物館以琺瑯彩文化為載體,展示了五大名窯瓷器、清三代青花瓷、粉彩瓷等各種珍稀瓷器,呈現了古老技藝的文化內涵,成為了高校學生的實踐基地。“我辦館的初衷,就是讓更多人去了解琺瑯彩在中國瓷器的運用,讓更多人去感受其中的藝術之美。”樂于與他人分享“富有”的館長李動説。

  塘河景觀。溫州市甌海區南白象街道辦事處供圖

  除了青燈石刻藝術博物館和琺瑯彩藝術博物館外,南白象街道塘河沿線還分布著田千藝術館、東經紙文化藝術館、博山美術館等民辦博物館。這批外形或古樸典雅、或具現代流線美的民辦博物館與溫瑞塘河沿岸的騎樓、埠頭、古橋梁等人文景觀實現相生相融,成為溫州公共文化服務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我們遵照‘民藏政扶、民建政補’辦館模式,護航塘河沿線博物館群順利亮相。這些民辦博物館不僅讓世界看見溫州之美,還聯合周邊華潤萬象城與萬邦中心,構建起生態怡然、文化璀璨、商貿繁盛的高光文旅集聚區,激發城市月光經濟消費潛力和城市活力,推動‘萬象美學·博遊塘河’精品文旅消費線強勢崛起。”甌海區南白象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塘河沿線博物館群已成為當地促進文旅深度融合、推動鄉村振興與城鄉精神共富的重要載體。

  監制:翁璟

  策劃:馬江

  統籌:胡炎楨

  文字:朱建波

  核校:劉媛

【責任編輯:劉媛】
0100700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66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