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03 / 02 16:07:02
來源:《參考消息》

浙裏新事丨“投資中國就是布局未來”——長三角外資企業看好中國發展前景

字體:

  面對世界經濟增長乏力、國際局勢復雜多變等多重因素,大量外資企業尤其是一批制造業企業並未放慢投資中國、融入中國的腳步,而是積極抓住新産業新風口乘勢而上,向産業鏈價值鏈更高端邁進。商務部數據顯示,在2021年兩位數增長的基礎上,2022年我國吸收外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實際使用外資以人民幣計首次突破1.2萬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6.3%。2023年1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超千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5%。

  一年三次增資擴産,生産計劃五年為期,蓄力起跳布局未來……本報記者近期在長三角地區十余家重點外資企業走訪發現,這些企業投資中國信心不減,融入中國的步伐進一步提速。走進這些深耕中國市場的外資企業,從上下翻飛的機械臂、來回穿梭的搬運叉車、如火如荼的建設工地中,記者感受到它們的堅定信心和蓬勃活力。

  日本電産汽車馬達(浙江)有限公司工廠車間裏,工作人員正在裝配新能源電驅動裝置(殷曉聖 攝)

  外資繼續“向東奔跑”

  今年春節假期還沒結束,康邁爾機電(嘉興)有限公司的生産線就迫不及待地開動了。“我們剛剛啟用了第四個廠房,正準備租下第五個!”該公司中國區總經理馬蒂亞·盧裏的電話響個不停,他的公司即將引入新的智能化生産線。這家意大利公司主要生産動力傳動係統及部件,産品主要用于工程機械、農業機械和風力發電三大領域。

  在2.3萬平方米的智能化生産車間裏,該公司的14條生産線高速運轉。“中國的發展速度就像坐上了火箭。我們堅信,只要扎根中國,就會與中國市場一起成長。”盧裏説。

  記者採訪了解到,大量在華外資企業並沒有離場或轉場打算,它們長期深耕中國的意願也未改變。即便是在因疫情反覆導致企業生産經營受到衝擊的時期,它們也沒有停下投資中國、融入中國的步伐。

  2022年,落地浙江平湖24年、先後成立16家子公司的日本電産集團3次追加了投資,業務橫跨通信、家電、汽車、服務等領域。去年11月,該集團啟動建設日本電産汽車馬達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旗艦工廠,總投資超3億美元,是其在海外單筆最大投資。

  在身兼廣州、蘇州、大連等數家子公司董事的日本電産株式會社常務執行役員早舩一彌看來,投資中國是融入中國發展趨勢、與中國市場共創共贏的最佳選擇。

  康邁爾機電(嘉興)有限公司工廠內景(殷曉聖 攝)

  總部在日本的化藥(湖州)安全器材有限公司主要生産汽車安全氣囊相關産品。該公司看好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潛力,制作了一張到2030年的生産計劃表,詳細記錄了每年的産線投入和銷售目標。該公司管理部部長孫斌介紹,到2030年,公司新增總投資額將在6000萬美元以上,預計銷售額將比現在翻一番。

  多家外資企業表示,在中國防疫政策優化後,集團總部負責人第一時間就制定了來華行程,準備商談進一步增資投産事宜。

  中國市場展現“磁吸力”

  近段時間,多家國際組織紛紛上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中國貿促會對390多家外資企業和外國商協會進行的調研結果顯示,98.2%的受訪外資企業和外國商協會對2023年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抱有信心。

  “經濟增長意味著投資機遇。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一名在華外資企業負責人説,“中國市場就是我們最大的信心!”

  穿梭在生産車間中,生産汽車尾門撐桿的德資企業斯泰必魯斯(浙江)有限公司工廠長馬雲傑告訴記者,該公司去年單月出貨量在30萬套至40萬套,滿負荷運轉也只能勉強應付紛至遝來的訂單。今年共有3條産線投産,産能能翻一番。

  隨著中國新能源車滲透率不斷提升,中國區市場已成為斯泰必魯斯集團利潤增長的主要來源。“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也是我們集團在全球最重要的利潤來源之一。”馬雲傑説,集團總部制定了名為“亞洲重心”的2030年戰略,目標是未來亞洲市場業務佔到全球業務的30%。“中國區市場是核心增長點,未來七八年裏,中國區業務還要再翻一番。”

  完備的産業配套是多家外資企業對中國青睞有加的重要因素。據盧裏介紹,目前,中國的供應鏈體係能滿足企業95%的原料、配件採購需求,很難想像在世界其他地方能有這麼強大的供應鏈保障能力。

  “即便在疫情反覆期間,我們在中國的生産和銷售仍然相對穩定。”在位于江蘇常熟的全球清潔行業知名企業德國卡赫中國總部,卡赫中國供應鏈總監張衛衛説,全球供應鏈的不穩定性堅定了該公司的本土化戰略,“我們將繼續加大對華研發、生産和銷售投入”。

  “供應鏈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找到替代的。中國市場具有全球最完備的供應鏈,也有全球最領先的專業服務和高素質人才,為我們進一步服務好客戶奠定了良好基礎。”特呂茨施勒紡織機械(嘉興)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偉平説。

  均勝汽車安全係統(湖州)有限公司的自動化車間(唐弢 攝)

  防疫政策的優化、經濟的逐步復蘇,也在催生新的市場需求。在另一家日企浙江好侍食品有限公司的平湖工廠內,自動化生産線正在滿負荷運轉,每分鐘能生産200余件各種風味的咖喱産品。

  “線下實體餐飲業正在回暖,結合此前集團的投資計劃,我們正啟動建設業務用咖喱生産線,進一步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該公司總經理蛯原武弘説,好侍在中國上海、大連等地都有工廠,中國完備的供應鏈體係、廣闊的市場、發達的電商、便捷的物流等助推企業在華業務快速成長。

  “德國總部認為中國市場出現了非常積極的信號。我們的很多客戶也認為最壞情況基本見底,今年會更好。”杭州沃爾夫鏈條有限公司是德國獨資企業,主要生産各種扶梯、交通工具類鏈條。公司總經理孫迅説,集團準備將更多産品轉移到中國進行本地化生産,預計未來的訂單會有明顯增長。

  營商環境提升“獲得感”

  “等了三年,我著急‘追平時間’!”2月13日,在中意寧波生態園,意大利客商普賴爾·斯特凡諾從全新的歐標廠房裏走出來時感慨地説。當天是他從意大利飛抵寧波余姚的第四天。四天時間裏,他已談下中國合作夥伴,對接好項目資本,選定廠房,就等著項目開建了。

  三年前,他第一次與中意寧波生態園招商團隊隔著電腦螢幕見面,不久後,雙方就達成高端裝備制造項目合作協議,並簽下合作諒解備忘錄。但受疫情影響,項目落地缺了“臨門一腳”。

  “正是這三年,我被牢牢‘抓’住了。”斯特凡諾説,每逢意大利節日,他都會準時收到來自中意寧波生態園的親切問候,項目一有新進展或者出臺相關利好政策,他也會第一時間收到消息。園區還一直幫項目尋找中國合作夥伴,並提供資本金融、市場開拓、人才政策等支援措施。

  “我這次來中國,除了為三年前談好的老項目抓落地,還帶來了歐洲知名電源線插頭生産企業百得利公司的新項目。”斯特凡諾説,他力爭在未來三年內為園區引薦1家世界500強企業、3家以上意大利企業。 不少外資企業在採訪中對記者表示,信心不僅來自對中國經濟前景的看好,還來自更好的服務保障、更大的開放力度、更優的營商環境。特別是在疫情特殊時期,地方政府的貼心服務讓它們倍感溫暖。

  “開發區為企業設置了‘專人專班’服務模式,在人才招聘、政策講解、疫情防控等方面,為我們排憂解難、保駕護航。”杭州沃爾夫鏈條有限公司人事行政經理李瑾舉例説,在國內疫情最嚴重的時候,開發區相關部門總會積極到府對接,提前對外來人員申報流程進行培訓,確保公司能夠按時投産交貨。“像這樣的‘及時雨’源源不斷,一直澆灌著我們的成長。”

  專家分析稱,中國依然是外商投資興業的熱土,今年政策層面將以更大力度促進外資穩存量、擴增量,中國對外開放的廣度、深度和力度都將更進一步。

  長三角多地已經迅速行動起來:浙江提出以超常規力度和措施抓好重大外資項目招引工作;上海將實施“利用外資築基引強”行動,以更大力度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更實舉措推動政策賦能、更優環境穩定外商投資信心和預期;江蘇從加大投資促進力度、推進外商投資便利化等多方面推出政策“組合拳”……

  商務部日前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今年將根據中央部署,再推出一批政策措施。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疊加發力,將給外資企業帶來更多“獲得感”。

  外資搶抓中國新機遇

  “春江水暖鴨先知。”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外資企業正憑借敏銳的商業嗅覺和專業管理團隊加快布局,其中呈現幾大特點。

  第一,“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瞄準新能源、光伏等風口搶先布局。

  “總部預判2025年將是新能源領域市場的分水嶺,我們正有計劃地擴大生産基地。”日本電産汽車馬達(浙江)有限公司總經理封靜透露,該公司計劃在中國新增産能,“等新能源汽車大批量增長時,我們有廠房、産線和足夠的産能,能馬上轉化為競爭優勢”。浙江湖州市投資促進中心主任佘國勤也表示,他注意到外資正主動契合中國“雙碳”目標,新能源、建築節能等領域特別受到外資關注。

  第二,不甘缺席消費盛宴,生産本地化趨勢加強。

  記者走訪了解到,一些外企將部分産品技術向中國轉移,客觀上帶動全球産業布局的微調。點火具是安全氣囊的重要部件,化藥(湖州)安全器材有限公司近期正著手將生産線引入中國。“總部每年售出的點火具有六分之一銷往中國。我們在湖州的公司正計劃就地進行生産。”該公司總經理滕田卓三説。另有一家德資外企負責人也透露,他們的技術部門最近收到總部發來的産品圖紙,正在研究本地化生産。

  第三,俯下身子傾聽需求,外資企業也在學講“中國話”。

  記者採訪發現,部分扎根中國的外資企業在管理團隊、原料採購本土化的同時,也在文化、情感等方面努力適應中國市場。位于浙江紹興綜合保稅區高端智能裝備産業園的科迪華中國運營團隊管理層表示,科迪華建設了全新的中國運營總部,希望能夠通過卓越運營,提升響應本土客戶需求的速度和行動效力。

  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引資規模再創歷史新高,其中制造業引資大幅提升,特別是汽車制造業引資大幅增長263.8%,高技術産業成為重要增長點,帶動吸收外資的品質進一步提升。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指出,我國進入高品質發展階段,外資不是可有可無,而是要思考如何讓引資更好服務于高品質發展,服務于制造強國建設。外資企業具有的優秀團隊、領先技術、先進管理經驗等,在大量先進行業中依然扮演著引領者的角色。

  相關業內人士及專家表示,推動外企在華高品質發展,還需政企合力進一步破除體制機制及政策障礙,為培育高端制造業進行産業鏈精準招商,破除外資營商環境“腸梗阻”,拓展多元化引資渠道和方式,盡快為境外人士來華創造便利,盡快減緩關稅影響。(記者 何玲玲 朱涵 馬劍 殷曉聖 唐弢)

 

【責任編輯:駱思宇】
0100700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408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