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中聞越韻
2022-01-14 14:07:15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圖集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馮源、商意盈

  “越女天下白,鏡湖五月涼。剡溪蘊秀異,欲罷不能忘。”年過半百的杜甫,客居夔州,時局是風塵澒洞,經歷是艱難苦恨,但在回憶中,浙東的越地、剡溪仍是一抹青春的亮色。

  唐人心目中的越地,主要就是如今的紹興地區,而剡溪則指的是匯集了會稽諸山之水、北流入海的曹娥江上游河段。從東晉開始,“千岩競秀、萬壑爭流”的剡中之地就是文人雅士暢遊的所在。

  北宋末年,剡縣更名嵊縣。晚清時期,剡溪兩岸的一縷越韻漸宏漸大,由浙入滬,播芳全國,形成了中國的著名地方戲曲——越劇。剡溪之畔的嵊州,也是業內公認的越劇之鄉。

  源起

  在嵊州市甘霖鎮馬塘村,一處小小的廣場裏矗立著三座銅像,居中的是“落地唱書”創始人金其炳,他的右邊是被譽為“沿門唱書”祖師爺的金芝堂,而左邊則是女子越劇的創始人之一金榮水。

  三座塑像見證了越劇早期的發展歷程,經過專家梳理,這是一條從鄉野走向都市的藝術之路。大約在1860年前後,流行于剡溪兩岸的“田頭歌唱”演變為挨村挨戶表演的“沿門唱書”和走進茶館酒樓的“走臺書”,兩者統稱“落地唱書”。

  馬塘村村民金小樵是“落地唱書”的非遺傳承人。他告訴記者,金芝堂就是他的叔曾祖父,而自己的祖父金世根則跟著叔叔金芝堂學藝,也是當地著名的“落地唱書”藝人。“當時他們正月出門賣藝,要到農忙前回來,主要是為了多賺點錢。”

  “提到越劇的起源,我們應該看到三方面的文化因素,分別是宗廟文化、中原文化和本土文化。”越劇博物館館長俞偉介紹説,當時的浙東鄉村,村村都有祠堂、廟宇,鄉民需要演戲祭祀;從東晉開始,中原士人多次南遷,將中原文化帶進了剡中盆地;而在越劇早期的發展中,我們還不能忘記有一大批的“草木才子”,就是有點文化、識文斷字的農民,他們是越劇發展前進的最初動力。

  1906年清明節,落地唱書藝人首次在甘霖鎮的東王村將“落地唱書”搬上簡易舞臺,越劇就此誕生。但在當時,它的名字只是稱作“小歌班”。1922年,“小歌班”進上海“大世界”演出,被上海觀眾稱作“紹興文戲”,因為演員全是男子,又稱“紹興文戲男班”。1923年,甘霖鎮施家岙村裏辦起了“紹興文戲”的第一個女子科班。1925年,上海《申報》的演出廣告上,首次出現了“越劇”的稱呼。

  “女子越劇早期的優秀演員施銀花、趙瑞花、王杏花和姚水娟,稱作‘三花一娟’,都是嵊縣人,後來以袁雪芬為代表的‘越劇十姐妹’,絕大多數也是嵊縣人。”俞偉告訴記者,無論是名宿還是新秀,嵊州在廣大越劇演員的心目中,都是“娘家”。

  “我記得2006年,越劇誕辰百年慶典在嵊州舉行,袁雪芬老師回到家鄉,聽到別人對她介紹裏有各種頭銜,一擺手説——‘不要講我這些,就説我是嵊縣的女兒’。看到家鄉人修好了自己的老屋,她很不安,一定要自己出錢補上,説‘怎麼能花家鄉的錢’……

  “我們每次去看望范瑞娟老師,老人家經常早早地站在家門口等待,或者站在陽臺上眺望。見到我們,范老師非常高興,一邊走一邊和鄰居們説:‘家鄉來人了,家鄉來人了’,大家也和我們開玩笑:‘老人家昨天就在那裏説了’……

  “到王文娟老師家裏,她每次都請我們喝咖啡吃巧克力,但是臨走時她會提一些小要求,就是下次帶點‘麻糍’‘糟貨’來,這些都是嵊州特産,老人家最惦記這個……”

  傳承

  1942年,以袁雪芬為代表的越劇人進行全面改革,推動越劇進入了新的階段。在新中國成立後,越劇經歷過兩次大發展時期,第一次是20世紀50年代,第二次是“文革”後到20世紀90年代。當時,全國20多個省區市有越劇專業劇團約260個。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包括越劇在內的傳統戲曲也遭到了更大的挑戰。目前,越劇的主要傳播范圍收縮到滬蘇浙閩四省市,專業劇團也減少到20多家。如何做好傳承,是越劇發展的當務之急。

  2016年,俞偉接到了當地政府的一個任務,建設“中國越劇戲迷網”。“網站一定要有‘腳’,當時我們在想,要讓曾經有過越劇的地方,重新讓越劇藝術生根開花,為此,我們想到建設‘愛越小站’。”

  2016年,“中國越劇戲迷網”開始在全國建設“愛越小站”,目前已經建設了180個。其中,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等著名高校也設立了“愛越小站”。俞偉記得,原西安市越劇團的一位老太太,在愛越小站西安站成立時,就激動地和她説,感覺就像是一直流浪在外的女兒回到了娘家。

  “疫情發生後,‘愛越小站’對促進戲迷交流發揮了很大作用。我們線上上舉辦戲迷大會和空中演唱會,活躍人數最多時超過100萬,最近的一次直播,觀眾也有33萬。”俞偉説,最近他們錄制了6節空中課堂節目,為各個小站“送教”。“有土壤才能生存,越劇擁抱互聯網的關鍵同樣是要有基礎的土壤。”

  越劇博物館建于1990年,與之相鄰的,是全國越劇演員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集資興建的“越劇之家”。這裏曾經是嵊州市越劇藝術學校的辦學地址,2010年,嵊州越劇藝校遷建至城隍山頂的新校區。

  “我們身處越劇發源地,辦好越劇學校,是責任也是義務。”校長錢江南説,“目前全國越劇專業團體裏30歲以下的演員,我們這裏畢業的學生已經佔到了一半。”

  前行

  “這是《玉堂春》裏‘王金龍’的戲服,那是《狸貓換太子》裏‘陳琳’的戲服,還有梁山伯、祝英臺的……”嵊州市黃澤鎮鎮西路是當地有名的戲服一條街,在李秋明的店面裏,盔頭、髯口、戲服、刀槍……琳瑯滿目。

  李秋明18歲就隨父親李伯汀學藝,如今,父子倆分別是黃澤戲服制作技藝的浙江省和紹興市級非遺傳承人。他告訴記者,當地制作戲服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

  “黃澤是嵊州民營劇團最多的鄉鎮之一,這是戲服産業的市場基礎。”鎮文化站站長魏文是看著李秋明他們從一間小作坊開始越做越大的。當地目前有10多家成規模的戲服店,年産值保守估計在3000萬元以上。

  嵊州民營劇團登記在冊的有100多家,從業人員近8千人,高峰時年均演出3萬場左右,年産值約1.5億元。但是受疫情影響,劇團演出銳減,嵊州民營劇團演出協會黨支部書記、會長史良華坦言,有的“名角”長期賦閒,只能打打零工。

  對于未來的前景,自辦劇團已經有30多年的老史仍然有信心,“我現在還經常和客戶聯繫,他們的需求已經‘憋’了很久了。”老史告訴記者,溫州臺州沿海的漁村歷來有出海豐收後演戲慶賀的風俗,“等到疫情過去,肯定會有一輪演戲的高峰。去年夏天,我們還組織了一批青年演員在嵊州戲校培訓,提高大家的藝術水準。”

  “去年疫情期間,我們就在打磨作品。”嵊州市越劇團團長朱杭燦回顧説,以“兩彈一星”中的“凡人愛情”為主題的原創越劇現代戲《核桃樹之戀》就是這樣打磨出來的,參加了去年的中國戲劇節和慶祝建黨百年的晉京演出。”

  而在施家岙村,一座佔地3.68平方公里,計劃總投資40億元的越劇小鎮開門迎客已近三年。嵊州市文廣旅遊局副局長李煬介紹説,2016年,嵊州越劇文化生態保護區成為浙江省非遺生態保護區試點,目前,當地正在努力創建國家級的越劇文化生態保護區。

  “我相信戲曲永遠會有觀眾,等到大家有錢有閒的時候,走進劇場的人會多起來,享受那種慢節奏的休閒方式。我們現在的工作就是埋下一顆追求美的種子。”對于前行的方向,錢江南充滿自信。

  原先從事酒店管理工作的錢玲玲,從2004年開始學戲,七年前來到嵊州藝校,負責服裝管理和化粧,同時還開辦了一個越劇培訓班。“越劇很美,只要你學進去,就舍不得放棄,我現在的工作就是向更多的人普及越劇,增強他們的鑒賞能力。”

  嵊州市城南小學校長周小英介紹,學校2015年底開始編寫“越韻古詩”,背後還有著越劇名家竺小招、南京藝術學院謝子華教授等老藝術家的辛勤付出。他們根據古詩的意境,選配了越劇不同流派的曲調。《咏鵝》《靜夜思》《涼州詞》《春曉》……熟悉的古詩譜上了濃濃的越音,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古詩之美與戲曲之美。

責任編輯:張靈

浙江大寺基:霧凇如畫醉遊人 瓊花綻放正當時
浙江大寺基:霧凇如畫醉遊人 瓊花綻放正當時
我在現場·照片背後的故事 | 尋訪封控區裏的人間煙火
我在現場·照片背後的故事 | 尋訪封控區裏的人間煙火
新華全媒+|穿越時空的問候和回音
新華全媒+|穿越時空的問候和回音
新華全媒+|浙江企業戰疫情 抓生産 保訂單
新華全媒+|浙江企業戰疫情 抓生産 保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