轄區日均接待游客量較2023年上半年上升112.13%,治安警情、糾紛警情同比分別下降27.39%和29.39%;轄區內主要行業場所1000余家,從“管得住”到“管得好”;“爆改”傳統社區網格,讓群眾快速解憂、快樂“打卡”……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公安局告莊派出所自2024年1月1日正式運行以來,緊密結合轄區工作實際,堅持以務實舉措回應群眾對旅游警務的新期待,通過打造“社區警格”,多元化解糾紛和強化行業管理等措施,有效提升矛盾糾紛防範化解工作質效,成為西雙版納州政法機關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一道靚麗“警”色。
告莊派出所屯警點(資料圖)。資朗 攝
打造“社區警格” 穩定轄區治安
近日,告莊派出所接到轄區某行業場所商戶報警稱,其店舖附近有兩家商戶在激烈爭吵,很可能發生肢體衝突,請民警到現場處置。
幾分鐘後,告莊派出所民警趕到現場,迅速將爭吵中的兩人隔開,一邊安撫其情緒,一邊進行勸導。
原來,當事人陳某某是一家銷售土特産店舖的經營者,為吸引顧客、提高銷量,其將店舖原先的招牌替換為一塊更大、更醒目的招牌,導致隔壁趙某某經營的按摩店招牌有部分被遮擋,雙方因此産生了矛盾。調解過程中,民警耐心傾聽糾紛雙方當事人意見,找準矛盾癥結,從情、理、法等多方面釋法説理,讓當事人平心定氣,最終握手言和。
告莊派出所轄區2024年上半年日均人流量約5.62萬人次,人員流動量較大,主要警情為求助類警情和糾紛類警情。今年上半年,告莊派出所接到求助類警情1911起、糾紛類警情1408起,分別佔警情的41.36%和30.48%。“提升警務工作的‘前端感知力’一直是我們優化警力配置、破解‘人少事多’難題的重要措施。”告莊派出所所長楊亮介紹,該所將網格化社區警務與社會治理有機融合,着力打造“民警(輔警)+綜治員、社區網格員、行業場所工作人員”的“社區警格”,充分發揮不同群體“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一體化開展治安要素採集、社情民意收集和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等工作,有效將影響轄區安全穩定的矛盾糾紛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告莊派出所民警為群眾提供幫助(資料圖)。資朗 攝
快速反應建設“聯動促改”機制
今年3月,吳先生到告莊派出所報警求助,稱自己和其他工人被總包人田先生拖欠工資30余萬元,經多次溝通協商未果,請求民警幫助。告莊派出所組織調解過程中,吳先生極力要求現場結清,而田先生反復向民警訴説自己資金周轉困難,請求暫緩還款。見雙方就結款時間一直未能達成共識,告莊派出所啟動矛盾糾紛聯調機制,將糾紛雙方送到告莊大黨委“矛調中心”做進一步調解。在告莊大黨委工作人員和派出所民警共同努力下,田先生現場先支付吳先生10萬元,雙方簽下餘款的還款協議和《人民調解協議書》。
為提升矛盾糾紛化解工作質效,告莊派出所定期對警情和治安信息進行分析研判,科學設定4個常態“屯巡警格”和20個戰時“屯巡警格”,採取“動態警格+點位布警+活動布警+管理服務”相結合方式,提升警情的快速反應能力,讓群眾感受到“警察在身邊”“困難有人幫”。同時,告莊派出所推動建立由告莊大黨委牽頭、各行業管理部門及社區、企業商戶聯動配合的“聯動促改”機制,曾經讓群眾煩惱憂慮的擾亂市場秩序、佔道經營、違規停放、噪音擾民等問題和現象得到有效解決。
告莊派出所民警開展巡邏(資料圖)。資朗 攝
創新模式 嚴管行業場所
告莊派出所轄區內有住宿業、娛樂服務、旅拍店、租車行等主要行業場所1000余家,在全市主要行業場所中佔比20.77%,該所矛盾糾紛類警情主要集中在住宿經營糾紛、噪音擾民糾紛、旅拍糾紛和租車糾紛4個方面。
為管好行業場所,從源頭上減少警情,告莊派出所以問題為導向,持續探索創新行業管理新模式,一方面,結合日常工作中發現的風險隱患和相關警情數量,充分利用“公安提示函”“整改通知書”等措施,聯動行政管理部門、街道、社區、轄區企業,適時對行業場所開展檢查整治,動態掌握行業場所治安狀況,嚴格規範行業場所經營行為;另一方面,加強對失信場所的約束和懲戒,倒逼業主履行主體責任,有效推動告莊景區內行業管理工作從“末端兜底”向“源頭治理”轉變。
據統計,2024年以來,告莊派出所共發出“三書一函”245份,督促行業場所整改問題210個,依法行政處罰酒店(旅館)145家,噪音擾民警情同比下降34.64%。(段健 余立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