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05/17 09:31:47
來源:雲南日報 

雲南省不斷提升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水準

字體:

  雲南省不斷提升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水準——

  努力讓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

成人康復治療

兒童康復訓練

  近年來,雲南省以殘疾人康復需求為導向,以實現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為目標,制定實施《雲南省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規定》《雲南省殘疾預防行動計劃(2021—2025年)》《雲南省“十四五”殘疾人康復實施方案》等,積極建立完善殘疾人康復服務體係,提升殘疾人康復服務專業化水準。全省殘疾人精準康復覆蓋面不斷擴大,殘疾人康復機構持續增加,康復服務品質穩步提升。近三年來,全省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覆蓋率均超過95%,高于國務院要求的“十四五”末達到85%以上的目標。

  完善制度 殘疾人精準康復擴面提質

  在昆明市呈貢區七步場社區,殘疾人小普坐著輪椅在烘焙店忙碌著。“我現在可以照顧自己,還能開店賺錢自食其力。”她自信地説。

  小普因病導致肢體殘疾,生活一直需要家人照顧。在呈貢區殘聯開展精準康復服務行動中,省殘疾人康復中心為她適配了防滑洗澡椅、可折疊扶手等輔具。通過康復訓練,小普恢復了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在大家的鼓勵下,小普和親戚合夥開了一家烘焙店,省殘疾人康復中心為她適配輪椅、改造操作臺等,讓她實現創業夢想。“精準康復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改善身體狀況,更重要的是讓我更有信心面對生活了。”小普説。

  省殘疾人康復中心康復治療部主任楊寰介紹,近年來,該中心承接了多個縣(市、區)級殘聯委託的精準康復項目,通過實施家居康復訓練、輔助器具適配、社交技能訓練、慢性病自我管理指導等內容,幫助殘疾人提高生活品質,獨立自主參與社會活動,實現自我價值。

  近年來,雲南省不斷完善殘疾人康復服務體係,逐漸形成以專業機構為骨幹、社區為基礎、家庭為依托的殘疾人康復服務體係。各縣(市、區)殘聯以重度殘疾人和農村低收入殘疾人為重點,扎實開展精準康復服務項目。通過篩查調查制定康復服務目錄,為殘疾人提供康復醫療、康復訓練、輔具適配及支援性服務項目,滿足廣大殘疾人的基本康復服務需求。

  目前,全省共有設置康復醫學科的醫療機構357家,縣級公立綜合醫院97%單獨設立康復科。2021年至2023年,全省累計為有需求的殘疾人提供基本康復服務69.9萬人次。

  雲南省還制定出臺了《雲南省殘疾人基本型輔助器具適配補貼辦法(試行)》,為具有雲南省戶籍的持證殘疾人、符合條件的0至17歲未成年人,適配8大類84種普及型、大眾化輔助器具給予補貼。2021年至2023年,共有14.7萬名殘疾人獲得輔助器具適配服務。

  著眼促進殘疾人健康管理與基本康復服務相融合,2018年以來,全省累計將87.93萬名殘疾人納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重點保障人群,結合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家庭醫生團隊服務能力,有針對性地為殘疾人提供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和健康管理服務。

  抓早抓小 殘疾兒童康復實現應救盡救

  0—6歲是殘疾兒童黃金康復期,及早的康復幹預可以幫助殘疾兒童盡可能接近正常的發展軌跡,使其更好地融入家庭、學校和社會。

  2018年,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對符合條件的0—6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應救盡救。救助內容包括手術、輔助器具配置和康復訓練等。其中康復訓練每人每月補助最高2000元,每年不超過10個月,救助年齡范圍內每年可申請1次康復救助。

  全省各地建立了各級政府負責、殘聯組織實施的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努力實現應救盡救。2021年以來,中央和省級彩票公益金投入2.12億元,全省累計為2.29萬名符合條件的殘疾兒童提供了康復救助服務,經中國殘聯委託第三方抽查,殘疾兒童及家長對康復服務的滿意度為100%。

  “老師好,我是小芳,我很喜歡桌面遊戲。”省殘疾兒童康復學校6歲的聽障兒童小芳經過一年半的聽力語言康復訓練,已經可以熟練地和老師、家長進行溝通。她的媽媽嚴女士説:“孩子有先天性的聽力障礙,4歲免費做了人工耳蝸植入後,來到省殘疾兒童康復學校免費康復,從什麼都不會説到現在實現基本交流,希望以後可以進入普通小學讀書。”多年來,省殘疾兒童康復學校作為全省聽力障礙、智力障礙、孤獨症兒童康復中心,為全省三類殘疾兒童提供專業、係統、規范的康復訓練、符合幼兒身心特點的康復環境,積極開展社會融合支援服務,聽障兒童入普率達到88%。

  在省殘疾人康復中心,不同類別的功能障礙兒童都能獲得專業的康復治療。醫院經過康復評估、分析後為患兒制定個性化康復方案,包括物理治療、作業治療、言語治療、物理因子治療、中醫傳統康復治療等,2023年累計為666名殘疾兒童實施康復救助。通過係統康復治療,殘疾兒童的功能障礙、生活自理和社會融入方面均有明顯改善。如腦癱患兒小佳多年在該中心堅持康復,肢體運動功能明顯改善,不僅學習成績優異,而且樂觀開朗,2023年被評為昆明新時代好少年。

  為減輕患兒家庭的經濟負擔,省殘疾人康復中心還免費提供家長公寓給患兒家屬使用,並為他們開設了專屬的公共廚房,還對補助資金外的大部分訓練費用進行減免,近年來平均每年減免費用達到180萬元。

  目前,雲南省共有殘疾兒童定點康復機構290家。2022年,省殘聯聯合省民政廳、省衛生健康委等部門制定《雲南省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定點服務機構協議管理實施細則(試行)》,進一步規范全省各級定點機構管理,為殘疾兒童異地康復提供便利。全省129個縣(市、區)均支援殘疾兒童異地康復。

  部分地區還在省級指導基礎上提高了救助標準,拓展了救助內容。昆明市將殘疾兒童救助年齡提高至14周歲、楚雄州提高至18周歲;普洱市按照每個家庭每年不超過5000元標準,對困難家庭殘疾兒童康復訓練期給予送訓補貼;迪慶州給予殘疾兒童康復家庭每天20元送訓生活補貼;楚雄州將康復訓練費提標至3000元每月。

 聯動推進 實施“五大行動”有效預防殘疾

  近年來,雲南省以貫徹落實《國家殘疾預防行動計劃(2021—2025年)》為抓手,以省人民政府令發布施行《雲南省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規定》,進一步完善政府主導、多部門協調聯動、社會共同參與的殘疾預防工作格局,重點開展了殘疾預防知識普及、出生缺陷和發育障礙致殘防控、疾病致殘防控、傷害致殘防控、康復服務促進“五大行動”,有效開展殘疾預防工作。

  在開展殘疾預防知識普及行動中,省殘聯牽頭協商省級相關部門聯合指導各州(市)線上線下聯動廣泛開展殘疾預防知識宣教活動。特別是在全國愛耳日、全國殘疾預防日、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世界精神衛生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全國安全生産月等專題活動節點,通過發送公益短信、宣傳講座、知識競答等方式傳播和普及殘疾預防知識。

  在開展出生缺陷和發育障礙致殘防控行動中,各地認真做好婚前、孕前保健和産前篩查、診斷工作,不斷加強兒童早期篩查和早期幹預,有效降低兒童因病致殘率。2023年,全省的婚前醫學檢查率、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目標人群覆蓋率分別為94.33%、95.47%,分別較2022年提高1.07、4.69個百分點;産前篩查率從2021年的79.86%上升至2023年的91.05%。全省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率、新生兒聽力篩查率均為99.58%。

  在開展疾病致殘防控行動中,各地廣泛開展全民健身行動,主動健康幹預,不斷加強慢性病致殘防控,做好社會心理服務和精神疾病防治工作,加強傳染病及地方病致殘和職業病致殘防控工作。

  在開展傷害致殘防控行動中,各地持續開展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行動,動員督促各企事業單位和廣大職工全面開展安全生産隱患排查,大力推進工傷預防工作等,加大預防安全事故、交通事故、自然災害等傷害致殘的發生。

  在開展康復服務促進行動中,雲南省除了組織實施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行動外,還注重加強康復醫療專業隊伍建設,近年來有計劃、分層次地組織市、縣級醫療機構選派康復科骨幹醫生、治療師、護士分批到省內外醫院進修學習,不斷加大在崗康復醫師培訓。

  為整合社會資源共同促進殘疾人康復,近年來省殘聯還積極協調對口幫扶地區、愛心企業、公益組織等實施了上海市殘聯滬滇對口幫扶假肢項目、聽障兒童人工耳蝸救助項目、智能倣生手裝配項目和各類聽力關愛項目等,將免費的康復服務送到城市社區和邊遠山區,重點覆蓋低收入群體和需要特殊關愛的人群。

  省殘聯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省殘聯將繼續強化殘疾預防和康復服務,不斷優化康復服務供給結構、擴大供給覆蓋、提升供給品質、改善供給環境,精準滿足殘疾人多樣化康復需要。(記者 郎晶晶 文/圖)

 

【糾錯】 【責任編輯:丁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