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05/17 10:45:33
來源:昆明日報

雲南農業大學來了群高中生

字體:
同學們參觀實驗室。孟祝斌 攝

  5月11日,“貓頭鷹生涯”專業探索活動來到了雲南農業大學。

  官渡區第六中學420名高中學生走進雲南省小型豬基因編輯與異種器官移植重點實驗室,了解智能機器人和無人機在智慧農業中的應用,探索農業科學和植物起源的奧秘,零距離接觸頂尖農業科技。

  “貓頭鷹生涯”專業探索活動由昆明日報社·昆滇教育、昆明日報社·貓頭鷹生涯教育聯合開展,旨在貫徹《雲南省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實施方案》要求,創新高校和高中協同育人模式,讓高中學生提前了解大學、學科、專業和未來職業。

  相聚知識的殿堂

  對于官六中的大部分高中學生來説,這是他們第一次來到雲南農業大學。雲南農業大學教務處處長、本科生院院長、博士生導師魯紹雄在校友會堂,通過一場講座向他們介紹了學校整體情況、學科分類、專業設置、就業方向等。

  “學校有國家級平臺7個、省部級平臺50個、院士(專家)工作站24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31個、省高校工程中心2個;植物與動物科學、農業科學2個學科位列全球ESI排名前1%,有13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學校累計獲國際、國家及省部級科技成果獎461項……”聽完魯紹雄的介紹,同學們對雲南農業大學有了初步了解。

  為了讓高中學生對大學生活有更為全面的了解,雲南農業大學優秀在校學生還分享了自己的成長故事。官六中高一(1)班學生馮金昆説,這是自己第一次參觀大學校園。大學確實很大,不僅面積大,也是知識雲集的殿堂,這次活動為之後的學習樹立了目標、增添了動力。

  零距離接觸農業高科技

  活動中,部分學生走進雲南省小型豬基因編輯與異種器官移植重點實驗室,聆聽該領域權威專家對異種器官移植的講解。

  雲南省小型豬基因編輯與異種器官移植重點實驗室搭建了在國內外具有影響力、高效、穩定、規模化、批量生産、以豬為主的“大動物基因編輯和體細胞克隆技術平臺”,其成果先後發表在Science、Cell、Cell Research等國際知名雜志上,並獲雲南省技術發明一等獎。雲南農業大學異種器官移植相關研究為世界矚目,這也讓學生對動物醫學專業産生了濃厚興趣。

  在農科專業基礎實驗教學中心,學生觀賞了神奇的夜光花和陽光變色花,成功用紅墨水及TTC染色法,快速測定了玉米種子的活性,並進行了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高一(1)班學生張恩澤説:“用科技來改變植物特性,激發了我對農業相關專業的興趣。”

  在工科專業基礎實驗教學中心,學生走進水力學實驗室,跟隨老師的講解,參觀了自迴圈式流動演示儀、流譜流線顯示儀,了解流體運動特性。不光是看,還要動手實踐,學生相互合作進行靜水壓強實驗,驗證靜止液體內部任意一點的壓強相等。大家分工合作,有的動手操作儀器,有的測量液面高度,有的記錄數據,還有的進行計算。

  喝咖啡品茶香

  除構建了農科優勢專業外,雲南農業大學還設置了食品科學與工程、茶學等多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框架。全國首個咖啡本科專業——咖啡科學與工程,就設置在雲南農業大學,今年將首次招生。

  兩杯美式咖啡、一杯卡布奇諾、一杯精品手衝咖啡……對于官六中高二(3)班學生許俊雅來説,來雲南農業大學讓自己實現了“咖啡自由”。

  目前,雲南農業大學已經建立中國第一個咖啡發酵專用微生物菌種資源庫。借助這個資源庫,學校可以研發出“雲南咖啡+雲花”以及其他一些具有特殊風味的雲南特色資源係列咖啡産品。

  一群學生在自制咖啡,一群學生則來到了一片茶園,這裏是雲南農業大學茶學院教學實踐基地。雲南農業大學茶學院研究員王興華介紹,這片茶園佔地約7000平方米,設有十裏香古茶樹保護區、茶樹品種展示區、設施栽培區、復合生態茶園及噴灌示范區,種植著國家及地方茶樹良種近30個及10余種香花植物。這裏既是茶學及相關專業的教學、科研、生産和實踐基地,同時還承擔著國家級、省級等10余項科研課題及茶産業技術推廣服務工作。

  從茶山來到茶苑,雲南農業大學茶道藝術團的學生在精心設計的茶席上進行了茶藝展示,邀請高中學生聞香品茗。官六中高二(4)班學生劉姝儀説:“我平時就很喜歡喝茶,這次看到了茶葉種植環境,了解茶葉品種、茶葉衝泡技巧、茶的發酵工藝和技術,收獲很多。我很想來這裏學習茶學。”(蔡曉磊 余蘇晏 楊艷萍)

【糾錯】 【責任編輯: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