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業態新場景新看點 麗江古城打造文旅融合新名片_新華網
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3 08/22 15:16:42
來源:新華網

新業態新場景新看點 麗江古城打造文旅融合新名片

字體:

  文化是麗江古城的血脈、根基、靈魂。近年來,麗江古城持續在文化賦能、百業興旅、文旅融合發展下功夫,依託豐富的文化資源,積極培育客棧+茶飲空間、書吧、旅拍等文旅新業態,開拓沉浸式劇本游戲等文旅融合新場景,開闢民謠音樂廣場等文化創意新空間,增添了古城旅游新看點。

航拍的麗江古城美景(8月16日攝)。新華網發(劉東 攝)

  “客棧+”釋放新業態活力

  當前,麗江古城厚植客棧民宿業萌芽、發展壯大的土壤,通過風貌保護、行業規範、日常管理、文化引導,目前在古城內已形成了近1700家客棧組成的群體,也涌現出了獲評2022年全國甲級旅游民宿的文晉院客棧等優秀代表。

  步入麗江古城屋頂咖啡的院落裏,滿院的咖啡香和花香撲鼻而來。這個既是咖啡廳又是客棧的院落,由一座完整的納西族傳統民居改建而成,一層的院落和三層的露&是公共空間,坐滿了品茶飲咖啡的客人,二樓則是十幾間客房,近期也基本是滿房的狀態。“我想做一個有院子的咖啡廳,讓進入麗江古城游玩的客人在傳統的納西庭院裏,享受一段愜意放鬆的下午時光。”屋頂咖啡負責人陳秋男説。

屋頂咖啡院子裏休閒的客人(8月14日攝)。新華網發(劉東 攝)

  當前,客棧只提供單一的住宿已不能滿足游客的游覽需求,因此,“客棧+”咖啡廳、書吧、旅拍店的新業態在麗江古城裏應運而生。在麗江古城的泊心雲舍·文苑裏,一樓大堂所見之處都是各類書籍,客棧也將東巴文化引入庭院中,精心打造了百家姓東巴墻、東巴柱、東巴畫,還單獨設立了東巴文化展廳。

泊心雲舍·文苑大堂裏的書吧(8月15日攝)。新華網發(陳俊佳 攝)

  據泊心雲舍·文苑的大管家曹愛國介紹,書吧裏除了入住的客人看書品茶外,客棧裏的小管家們也培養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平時還會互相“內卷”,比賽閱讀進度。值得一提的是,客棧裏還有一個漂流書本的活動,客人如果有喜歡的書籍會帶回家,後續會寄幾本書回來充實書庫。

  麗江古城24小時全開放,河道兩岸的休閒空間與露天場景,為游客提供了無時間限制、面積可觀的游覽和拍照空間。

  近期,在麗江古城的趙公館,每天來院子裏旅拍打卡的游客有200到300人。這座古樸的客棧裏傳統的房屋風格、精美的木質結構、精巧的立體雕花成為了旅拍適配的背景板。“‘客棧+’旅拍的形式,不僅能給客人更好的游覽體驗,同時也能提升客棧的收益,客人通過社交媒體賬號發布旅拍的美圖,也能在無形中宣傳客棧。”麗江市古城區大研古城客棧經營者協會會長趙成説。

麗江古城趙公館裏旅拍的客人(8月14日攝)。新華網發(陳俊佳 攝)

  旅拍,除了拍美景和游人,也可以發現傳統民族服飾和民居建築搭配的美。來自山西的游客穆凡&&,在旅拍的過程中跟着攝影師打卡了古城裏許多別致的街巷,在旅拍的同時也深度游覽了古城。

 第一視角沉浸式游古城

  麗江古城倡導將傳統業態與多元創意的融合,為文化遺産注入新活力,為旅游發展注入文化動能。劇本游作為崛起的新型文旅方式,是近年來文旅産業的新發展趨勢之一。

  通過“游戲+文化+旅游”的全新模式,游客們可以全方位沉浸式游覽體驗麗江古城。比如,在沄汐沉浸式劇場,你可以成為徐霞客游歷雲南時的隨身侍從,也可以變身木府的小姐,成為故事裏的人,以故事裏角色的第一視角,沉浸式了解體驗麗江的歷史。

  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副局長和永光介紹,麗江古城通過制定《麗江古城內經營項目目錄清單》,指導遺産景區經營項目管理,扶持鼓勵民族文化傳承、文創産品、民俗活動、傳統手工藝品落地古城,包容符合現代旅游服務要素的産品,限制和禁止了可能對遺産保護造成環境壓力的、過於現代的業態。

玩家在沄汐沉浸式劇場裏體驗劇本游戲(8月14日攝)。新華網發(陳俊佳 攝)

  沄汐沉浸式劇場首創了古城+住宿+科技+劇本游戲等多種展現形式的創新型娛樂項目,旨在打造沉浸式旅游+劇本游戲的全新模式。自2018年開業以來,沄汐沉浸式劇場共接待玩家5萬餘人次,今年接待1萬餘人次,目前推出了大型古城實景探索劇本游戲《沄汐》《在時差中偷時間的人》等項目。

  “麗江是歷史上茶馬古道的重要驛站,我們也將茶文化和馬幫歷史融入劇本裏,進一步促進麗江特色文化內涵與旅游産品融合。”沄汐沉浸式劇場主理人李擇西介紹。

  民謠述説麗江古城新發展

  麗江古城的夜晚,從一首民謠開始。麗江古城愜意放鬆的游覽氛圍、旅行人際交往需求促進了酒吧、休閒清吧的發展,通過持續規範和市場篩選,麗江古城酒吧由數量最多時160家,整合優化到130家左右,受到年輕消費者的廣泛歡迎。

“麗江古城民謠廣場”現場(8月18日攝)。新華網 李寧 攝

  熱愛民謠音樂的人將麗江寫進歌裏,譜進曲裏,也相聚在一起開始了“麗江古城民謠廣場”的演出。“我們將整合公司的錄音棚、攝影團隊、運營團隊,繼續共享設備和技術,將‘麗江古城民謠廣場’打造成一個麗江的音樂現場品牌,讓麗江更有音樂氛圍和文化氛圍。”麗江醉鄉民謠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時勇説。

  據了解,麗江古城通過拉長民謠創演優勢長板,舉辦中法音樂深度碰撞融合的“夏至音樂日”,舉行“麗江古城民謠廣場”以及酒吧街對歌活動等,積極打造音樂新名片。“麗江古城民謠廣場”定期在周五、周六傍晚舉行,《小寶貝》《麗江》等具有麗江特色的原創歌曲回蕩在古城的大街小巷,深受市民和游客的喜愛,也聚攏了一批“麗江古城民謠廣場”的粉絲。

“麗江古城民謠廣場”現場(8月18日攝)。新華網 李寧 攝

  未來,麗江古城將不斷深挖歷史文化資源,持續打造升級麗江古城文化院落,開展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動,充分展現麗江古城文化的魅力。強化監管和引導,合理布局麗江古城商業業態,推動文化企業的發展,推動文創産業的發展。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斷助推“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建設。(完)

 

出品人:韓海闊

監製:李霞

總策劃:李寧 劉馨蔚

【糾錯】 【責任編輯:丁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