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精雕細琢的甲馬刻版(6月16日攝)。新華網 劉東 攝
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喜洲鎮,白族甲馬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張瑞龍開設的白族甲馬傳習館裏,收藏着1000多幅甲馬木刻版,這些甲馬木刻版都是純手工製作,年限最長的有200多年。
張瑞龍正在製作白族甲馬刻版(6月16日攝)。新華網 劉東 攝
白族甲馬是一種古老的用於民間祈福的木刻版畫,廣泛流行於大理白族地區,是一份珍貴的民間民俗文化遺産。
張瑞龍日日與刻版、墨紙為伴,對傳統的甲馬紙進行了創新,內容也與現代生活結合了起來。同時,他還開辦了白族甲馬傳習館,來訪和體驗的人也日漸增多,白族甲馬的文化內涵和藝術魅力正在不斷展現。(完)
張瑞龍正在製作白族甲馬刻版(6月16日攝)。新華網 劉東 攝
張瑞龍向孩童贈送他製作的冰墩墩甲馬(6月16日攝)。新華網 劉東 攝
張瑞龍展示他設計的兔年甲馬(6月16日攝)。新華網 劉東 攝
白族甲馬傳習館牌匾與龍首關遺址(6月16日攝)。新華網 劉東 攝
挂滿整面墻壁與鋪滿桌面的甲馬刻版(6月16日攝)。新華網 劉東 攝
挂滿墻壁的甲馬刻版局部(6月16日攝)。新華網 劉東 攝
甲馬刻版(6月16日攝)。新華網 劉東 攝
配合甲馬刻版使用的刷子與油墨盒(6月16日攝)。新華網 劉東 攝
張瑞龍製作甲馬刻版的刻刀(6月16日攝)。新華網 劉東 攝
張瑞龍製作甲馬刻版的其他工具(6月16日攝)。新華網 劉東 攝
刻印出的甲馬圖案(6月16日攝)。新華網 劉東 攝
【糾錯】 【責任編輯:丁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