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3 06/21 09:00:20
來源:新華網

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洱源霸王鞭舞,是技藝更是生活

字體:

白族“金花”現場表演霸王鞭舞(6月14日攝)。新華網發 (胡妤雅 攝)

  14日,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右所鎮幸福村西河埂,斯甘俏藝術團的演職人員現場表演了霸王鞭舞,長鞭揮舞銅錢叮噹作響,悅耳動聽,展現了獨具特色的白族舞蹈文化。  

演職人員優美的舞姿(6月14日攝)。新華網發 (胡妤雅 攝)

  洱源霸王鞭是大理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它廣泛流傳於洱源縣各鄉鎮白族村寨,大多在各種民族傳統節慶和民俗活動中演出。舞蹈中使用的主要道具霸王鞭是一根竹棍,鞭體用彩漆涂飾,兩端扎上花穗彩綢。

現場長鞭揮舞銅錢叮噹作響,悅耳動聽(6月14日攝)。新華網發 (胡妤雅 攝)

  李六妹是大理州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霸王鞭傳承人、洱源縣斯甘俏藝術團負責人,從事文藝工作已有30多年。為把白族霸王鞭舞帶上更廣闊的舞&,李六妹不斷挖掘村裏有悟性的年輕人,手把手地教習霸王鞭舞,目前斯甘俏藝術團演職人員越來越多,並開展了各式各樣的特色培訓和演出活動,不斷傳承和傳播着白族文化。  

斯甘俏藝術團的演職人員現場表演霸王鞭舞(6月14日攝)。新華網發 (胡妤雅 攝)

  “洱源霸王鞭舞大多表現白族人民守望田園,辛勤勞作,企盼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農耕場景,展現白族人民樂觀、勤勞、熱情、堅忍不拔的豪放性格和對美好生活的熱情嚮往、執着追求。”李六妹介紹,洱源霸王鞭舞是白族民眾生活和人文風情的具體表現形式,對於白族民眾來説,它不僅是一種技藝,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李六妹手把手地教習年輕人霸王鞭舞(6月14日攝)。新華網發 (胡妤雅 攝)

  據了解,洱源霸王鞭舞的適應性強,靈活性大,不限場所,不限人數,男女老少均可參與。尤其是近年來,經過改編的霸王鞭舞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也讓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完)(康靜 李晶晶 吳丹)  

霸王鞭舞傳承人李六妹(6月14日攝)。新華網發 (胡妤雅 攝) 

現場白族“金花”表演霸王鞭舞(6月14日攝)。新華網發 (胡妤雅 攝)

【糾錯】 【責任編輯: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