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新聞
  • 快樂體彩
  • 快樂體彩

“六一”特別策劃|背起象腳鼓 “嘎光”七彩童年

2023年06月01日 09:15:45 | 來源:新華網

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

象腳鼓雄渾、悠長的鼓聲猶如滾滾雷聲

震蕩心弦

象腳鼓舞伴隨激昂有力的鼓點

傳遞着傣家人的熱情

象腳鼓是傣族的重要民間樂器之一

因鼓身似象腳而得名

每逢傣族盛大節慶

象腳鼓都會被敲響

傣家男女老少都會歡快地跳起舞來

走進雲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第二小學

傣族風情濃郁的建築映入眼簾

學校共1198名學生,少數民族學生超過500人

為傳承民族文化

2008年,學校組建了象腳鼓隊

也是縣裏唯一的青少年象腳鼓隊

少先隊大隊總輔導員刀孝東

便參與到相關的傳承工作中

“我平時除了教授相關課程也需要編排象腳鼓舞蹈,

要先讓學生們了解象腳鼓,再接觸舞蹈,就更容易一些。”

象腳鼓舞課是孩子們所期待的

長時間背着象腳鼓練習、表演會把腰部和肩膀磨傷

“但是這點小傷並不會阻擋我對象腳鼓舞的熱愛,

因為熱愛就要堅持,不能因為一點挫折放棄。”

五年二班的羅紫涵體型瘦弱,但骨子裏透露出堅毅

象腳鼓舞課雖然屬於課外興趣活動課程

但都是放到課程標準裏的,在課程表裏都有體現

象腳鼓隊不僅有傣族的孩子,也有其他民族的孩子

通過學生報名老師挑選,組成了象腳鼓隊

“我有一些舞蹈基礎,所以積極報名,

就希望以後能帶着象腳鼓走遍世界,讓大家了解我們的民族文化。”

五年二班的呂亞軒今年11歲,聊起象腳鼓的他滿懷激情

每逢學校或縣裏有重大節日

象腳鼓隊的孩子們都要出來“露一手”

儼然一群小明星

2023年景谷採花潑水節期間

學校的百人象腳鼓隊也參與了千人趕擺游行

孩子們時而擺錘、時而擊鼓

舞姿舒展而輕快

除了象腳鼓舞課

學校每年6月會舉辦一次民族文化周活動

邀請造紙、刀舞、象腳鼓等眾多非遺傳承人到學校教學、展示

讓學生們更好地了解和體驗民族文化

既能增強孩子們的民族自豪感

又能深化他們對民族團結重要性的認識

2022年,景谷縣第二小學被評為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學校

“孩子們背的象腳鼓是專門定做的,

比成人的要小一些。”

傣族象腳鼓製作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

一支象腳鼓的製作大約30道工序,歷經半年方能完成

首先是選材

傳統的象腳鼓選用椿木木材

但如今廣泛選用的是芒果木與水冬瓜木

隨後將木材“塑形”成象腿的樣子

並掏空內裏使其空心

鼓面選用黃牛皮

清洗、風乾、裁剪等數道手工工藝後才是彩繪

將象腳鼓繪上代表民族元素的圖案

刷上保護的面漆

最後才是蒙面、調音、打磨毛皮等收尾工序

同樣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的傣族象腳鼓舞

在象腳鼓、排芒、镲等打擊樂器的伴奏下

左肩挎帶,左臂夾鼓

手臂做出後輪翻腕、向前掏轉的動作

腿腳騰、挪、跳、躍,身體起、俯、倒、側

動作或疾或徐、或柔或剛

敲擊方式和敲擊點的不同,能組成幾十套打擊樂譜

形成傳情達意的固定“鼓語”

“當孩子們身着傣裝,挎着象腳鼓,

在鼓點聲中舞出民族風采、非遺之美時,我就很有成就感。”

刀孝東感慨

最好的傳承是寓教於樂

學校也將課堂作為一個主要的陣地

把文化傳承潤物細無聲地融入課堂

融入孩子們的生活

“呈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秀學生七彩童年”

希望孩子們在學好課業的同時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讓挂在墻上的非遺飛入尋常百姓家

看見的是生活,傳承的是文化


出 品:韓海闊

監 制:李 霞

統 籌:劉馨蔚

編 導:劉馨蔚 劉東

文 字:劉馨蔚

視 頻:劉東

設 計:陳寒青

鳴 謝:普洱市委宣傳部

景谷縣融媒體中心

 

  往期回顧:

  【中國旅游日】來不膩的雲南 享不停的感動

  90後”科技特派員許棋:火腿不太“鹹” 群眾日子多點“甜”

  “景邁花木蘭”的茶緣茶事

  【中國人民警察節特別策劃】反詐民警:與時間賽跑 守護群眾財産安全

  開演了!聽“大嘴”岳立侃昆明歷史

  烏蒙山深處有個重工業版的“林妹妹”

  【國際民航日特別策劃】“00後”女飛行員成長進行時

  我教學生修飛機

  “追象”的青年

  【慶祝建黨百年特別策劃】雲南青年説|“後浪”們的初心

【糾錯】 [責任編輯: 范芳鈺]
010070210010000000000000011129121310723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