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快樂體彩
  • 快樂體彩

雲南麗江:愛民惠民 為民利民 着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2023年05月08日 14:17:25 | 來源:新華網

  訪談嘉賓:麗江市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問: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上,麗江市民政局取得了怎樣的成績?

  近年來,麗江市民政局不斷深入踐行“民政為民 民政愛民”工作理念,基本社會服務惠民利民,不斷加大養老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發展養老服務業,加快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成功申報全國第四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在民政部、財政部組織的改革試點成果驗收中,麗江市被評定為“優秀”,該成果在省委、省政府麗江現場辦公會上被充分肯定,試點工作經驗被省委改革辦主辦的《雲南改革快報》轉發。在全省率先開展居家適老化改造,累計完成改造2000戶。不斷提升養老事業和養老産業的智慧化水平,打造“互聯網+養老”的新模式。

  2018年,麗江市民政系統成功應對“11·3”白格堰塞湖泄流洪災,緊急轉移安置23822人,救助因災生活困難118724人,並在洪災發生後,積極向國家和雲南省爭取到應急轉移、過渡期生活補助及民房恢復重建資金2億元,切實做好災後群眾轉移安置和災後重建工作。積極開展雲南省第十屆雙擁模範城(先進)城(縣)創建活動,麗江市、玉龍縣成功創建雲南省第十屆雙擁模範城(先進)城(縣)。

  問: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麗江市民政局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路上有哪些亮眼的經驗做法?

  “民政為民,民政愛民”。近年來,麗江市民政系統堅持以黨的創新理論為指導,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牢固樹立“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理念,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職責,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在大戰大考中交出了合格答卷。牢固樹立了“民政機關就是政治機關、民政工作就是政治工作”的思想共識,加強政治機關建設,確保全市民政事業始終沿着正確的政治方向前進。廣泛開展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黨史學習教育、學習“張桂梅精神”“學先進、創一流”“推進作風革命加強機關效能建設”“爭一流、促跨越”等活動,用過硬的政治建設引領過硬的工作作風。2018年至2021年,麗江市民政局綜合考評連續4年獲評優秀;2020年至2021年,黨風廉政建設考核連續兩年獲評優秀。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基本民生保障紮實有力。麗江市民政局建立健全社會救助兜底保障體系,精準認定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實施分層分類救助,落實特殊人員因人施保政策,做到應保盡保、應救盡救。全面使用“一部手機辦低保”和“政府救助&&”申請社會救助,在全市開展居住地申辦低保、特困供養救助和古城區城鄉低保、特困審核確認權限下放至鄉鎮(街道)試點工作。2020年至今,全市累計發放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11.85億元,實施城鄉低保297.95萬人次,實施特困供養21.19萬人次,將一至四級殘疾人15560人、脫貧人口20496戶33635人納入低保。實施殘疾人兩項補貼資格認定申請跨省通辦。打造“大愛麗江·溫馨港灣”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服務品牌,全面開展“兒童關愛保護”政策暨未保法宣講進村(居)行動、“合力監護、相伴成長”專項行動,優化實施孤兒助醫助學工程,加強農村留守老人、婦女關愛服務。麗江市慈善會與麗江華坪桂梅助學會設立“麗江市慈善會桂梅助學基金”專戶,規範公開募捐活動,助力弘揚“張桂梅精神”。舉辦“助圓大學夢·善情暖麗江”慈善拍賣活動。積極參與脫貧攻堅,全面完成行業幫扶、定點扶貧任務,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基層社會治理成效明顯。麗江市民政局強化社會組織政治屬性,加強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堅持培育扶持與監管並重,改革完善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制度,加強年度檢查力度,開展社會團體分支機構專項整治、行業協會商會亂收費“回頭看”等工作。強化非營利性監管和信用信息監管,持續推進非法社會組織常態化治理。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村民自治機制、民主協商機制、群團帶動機制、社會參與機制,制定&&《麗江市“十四五”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指導督促全市村(社區)集中修訂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以深化村務公開、規範村幹部用權、加強權力監督為重點,完成全市各縣(區)村級小微權力清單的制定工作。完成寧蒗縣永寧、戰河、紅橋撤鄉設鎮,寧蒗縣大興、玉龍縣黃山撤鎮設街道,古城區金江鄉政府駐地遷移等區劃地名調整事項。

  問:立足新時代新征程,麗江市民政系統該如何做好民生保障工作?

  麗江市民政局始終貫徹“民政愛民 民政為民”理念,自覺運用黨百年奮鬥的歷史經驗,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在民政工作涵蓋的“一老一小、一紅一白、一弱一善、一村一居、一區一社”民生和社會治理領域,認真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職責,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兜牢民生之底。

  紮實推進社會救助兜底保障體系建設。構建覆蓋全面、分層分類、綜合高效的社會救助工作格局,形成制度完善、相互銜接、運行有效的社會救助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建立完善全市統一的社會救助綜合服務&&和防返貧監測預警機制。取消戶籍限制,推廣外來人員在居住地申辦低保、“一部手機辦低保”和“政府救助&&”申請社會救助等業務。

  紮實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加快發展養老服務事業和養老服務産業。新建運營一批,紮實推進養老服務設施“增量擴面”;政策扶持一批,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辦養老機構改革,引進一批品牌化、連鎖化、規模化養老服務企業;整合優化一批,積極盤活、利用各類空置公用房;提質改造一批,推進具備照料護理失能半失能老人功能的縣級失能照護機構建設;培訓提升一批,積極實施“康養雲師傅”培訓工作。

  紮實推進農村留守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保障體系建設。落實好孤兒等特困兒童生活保障,規範收養登記管理。推動“合力監護、相伴成長”專項行動常態化、機制化,加大投入力度,力爭在“十四五”期間全面完成“兒童之家”建設。加強服務網絡建設,強化兒童福利機構規範管理,推動兒童福利服務向社區和家庭延伸。

  紮實推進社會組織培育和監管工作蓬勃發展。一是從“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引領正確方向;落實‘三同步’要求,提升‘兩個覆蓋’質量;完善工作機制,構建黨建新格局”三個方面努力,推動社會組織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有效覆蓋。二是堅持培育扶持與監管並重,從“規範社會組織登記工作、健全社會組織監管體系、提升社會組織執法水平、引導支持社會組織發展、發揮社會組織積極作用”五個方面努力,不斷促進全市社會組織健康可持續發展,為麗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兜牢民生之底。

【糾錯】 [責任編輯: 康靜]
010070210010000000000000011129121310707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