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新聞
  • 快樂體彩
  • 快樂體彩

【五四青年節特別策劃】那些志在守護亞洲象的青年們

2023年05月04日 10:02:08 | 來源:新華網

  青春是什麼顏色的?有人説,青春是粉紅色的,它象徵著希望與夢想;也有人説,青春是紅色的,象徵著熱烈與活力;還有人説青春是藍色的,象徵著擁抱未來……總之,青春是五彩斑斕的。

  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有這麼一群人,他們從青年時期便選擇穿上一身墨綠色套裝,穿梭在熱帶雨林中與“龐然大物”打交道;他們將綠色作為青春的底色,向著未來努力奮鬥;他們在不同的崗位上踐行著同樣的使命——守護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亞洲象以及它們的家園。在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聽聽他們與亞洲象的故事吧!

拼版圖片:用自己的方式守護亞洲象的青年們。新華網 劉雲 攝

  90後巡護員施翔:人象和諧的守護者

  施翔是雲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動養管護所關坪管護站的一名巡護員,29歲的他也是這裏巡護員中年紀最小的。畢竟要下定決心在遠離市區,靠近熱帶雨林的村子裏工作,對年輕人來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説起來到這裏的原因,一開始並不是因為熱愛。“如果説實際一點的話,最開始選擇來這裏是因為專業比較對口。”施翔説。

施翔(左二)和同事們在熱帶雨林中開展日常巡護(3月8日攝)。新華網 徐華陵 攝

  與許多同齡人的工作性質不同,施翔一天的工作幾乎很少有時間在電腦前或者在辦公室。作為一名巡護員,他每天都要到熱帶雨林中去巡邏,在做好森林防火的同時,也要做好資源管護,記錄下巡護情況;有時還要到村寨做宣傳,包括法律法規、新政新規等內容。

  除此之外,施翔工作的關坪村地處雲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下屬的動養子保護區邊沿,是亞洲象活動較為頻繁的區域,守護人象安全成為了他的主要工作內容之一。作為巡護員,他需要利用紅外相機以及預警係統對亞洲象進行監測,監測到亞洲象活動情況後再及時發布預警資訊到各個村,從而避免人象衝突。

施翔(左一)和同事們正在觀察野生亞洲象活動過後留下的象糞(3月8日攝)。新華網 劉雲 攝

  施翔所學的專業是植物保護,雖説專業對口,但在關坪工作,他需要重新認識、了解亞洲象。在工作一年半的時間內,他對亞洲象的認識有了多次轉變。在來到關坪工作前,施翔並沒有接觸過野生亞洲象。“可能外界一直以為亞洲象是可愛的吉祥物,但是實際上它是有攻擊性的,也確確實實會對當地老百姓的人身安全以及財産(安全)造成一定威脅。”施翔説,正因如此,自己對亞洲象的認知及感受一度是很理性的。

  可就在今年年初,施翔來了一趟野象谷之旅,當時一頭野生幼象在觀象臺的棧道下撒嬌、賣萌,一係列操作打消了施翔對亞洲象的一些刻板印象。他開始意識到原來曾經自己認為很兇猛的亞洲象,它們也有溫順可愛的一面。

這是紅外相機拍攝到的野生亞洲象畫面(資料圖)。新華網發(雲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供圖)

  “一方面我們的職業相對特殊,需要穿梭在熱帶雨林裏,我們是熱帶雨林的巡護者、守護者,另一方面我覺得在雨林裏工作,也是挺好、挺健康的。”談及對職業的感受,施翔表示,自己很喜歡這份工作,未來希望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再加強監測、手機數據、係統分析等方面的能力;針對亞洲象安全防范的宣傳,他也會持續加強,從而更好地守護人象和諧。

  對于施翔來説,他是保護亞洲象的幕後工作者,看著它們生活的環境日益向好,種群數量不斷增多,對他來説就是一種慰藉。

施翔(左一)和同事正在“大象食堂”裏觀察象草生長態勢(3月8日攝)。新華網 劉雲 攝

  90後新媒體運營人:讓更多人愛上亞洲象

  田龍是西雙版納野象谷新媒體運營人之一,但與其他新媒體運營人有些不同,他常年工作于熱帶雨林中,用鏡頭記錄下關于亞洲象的點點滴滴。網友們親切地叫他“田三歲”,因為視頻中的他,總是展現出愛玩、愛鬧的一面,他會陪小象一同玩水,一起爬坡,一起玩沙,就像它們的好朋友,也喚起了網友們的童年記憶。

拍攝之余,救助象“羊妞”用鼻子與田龍互動(3月9日攝)。新華網 劉雲 攝

  田龍原本是野象谷的一名講解員,2019年以來,他開始接觸新媒體領域,那時的他還是個“小白”,外界對亞洲象的關注度也不是很高,如何打開運營的突破口,對田龍來説是一道難題。在運營初期,田龍和同事們嘗試過各種風格及內容,但賬號一直沒有明顯起色。隨後,一條人象互動的視頻讓田龍突破了運營瓶頸,從接手時的7000多粉絲量,迅速突破40萬,直到現在,粉絲量已達到100多萬。

經過田龍和同事的努力,野象谷如今在互聯網平臺擁有了百萬粉絲(3月10日攝)。新華網 徐華陵 攝

  通過4年多的運營,田龍嘗試的風格越來越多。目前在抖音平臺上置頂的前三個作品記錄了小象的可愛瞬間,再搭配上當下比較流行的快節奏音樂,得到了廣大網友的喜愛,也是田龍比較滿意的作品。但是對于他來説,對這份工作的態度也有了一些轉變——從最開始對如何漲粉的“頭痛”,逐漸轉變為如何讓更多人關注、了解、喜愛亞洲象這一物種。

田龍的搭檔張菊用鏡頭記錄下人象和諧的精彩瞬間(3月10日攝)。新華網 劉雲 攝

  “一開始我從事的是講解工作,真正和大象接觸的機會比較少,後來從2019年開始接觸到亞洲象以後,我發現這些大象其實跟人一樣也有情感,每頭象都有不同的性格,所以我也越來越喜歡它們。”田龍説,希望通過新媒體的平臺,讓更多人了解亞洲象這一物種的多面性,從而增加大家對亞洲象的喜愛,加入到亞洲象保護的行列中來。

  在田龍看來,自己的工作幸福指數很高,除了置身于大自然中的工作環境,跟亞洲象相處也是非常愉悅的體驗。未來他將保持這份熱愛,嘗試更多風格的作品,雖然瀏覽量與粉絲量是他工作成果的體現,但是他更希望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亞洲象棲息的這片土地,了解亞洲象的點點滴滴。

田龍(左一)十分享受與亞洲象相處的時光(3月9日攝)。新華網 柴靜 攝

  90後自然教育師:把亞洲象的故事講給你聽

  2011年7月,20歲的楊濤來到了西雙版納野象谷,開啟了近12年與雨林為伴,與亞洲象為伍的職業生涯。説起來到這裏的原因,似乎一切都是剛剛好。“首先我所學的專業是森林生態旅遊,與這個工作非常契合。第二是我家就在附近,在這邊工作比較方便。”楊濤説,剛來到野象谷時,他是一名科普講解員,而如今的他是一名自然研學導師,還取得了自然教育師的證書。

楊濤正在觀察生長在雨林中的植物(4月4日攝)。新華網 趙普凡 攝

  對于在西雙版納出生、成長的楊濤來説,在到野象谷參加工作之前,亞洲象對于他來説是一個神秘的物種,而參加工作以後,在野象谷這個環境中,他逐漸認識了亞洲象的本體,並且深入地了解到它們的生存現狀、生活習性等相關知識。

  “在真正接觸到亞洲象以後,你會感到非常震撼。”楊濤説,首先在廣袤的熱帶雨林中,它們不僅讓自己生存下來,同時作為“雨林工程師”還能影響到其他物種乃至整個雨林;其次它們有極強的社會性和紀律性,其中特別令人驚嘆的就是它們的育幼行為,母象對小象的教導與保護;還有曾經對亞洲象的一些“誤解”,也在與它們的相處中慢慢被解開,這些都讓楊濤感覺到對亞洲象的認知不能僅僅停留在書本或影視中。

楊濤(右一)帶領小朋友近距離觀察亞洲象(3月11日攝)。新華網發(西雙版納野象谷 供圖)

  在工作中,楊濤也發現很多遊客,特別是小朋友對亞洲象相關科普知識有著濃厚的興趣,于是他便不斷豐富自身知識體係,帶遊客們開啟不一樣的研學之旅。除了科普講解,楊濤還參與研學課程設計,帶遊客開展研學活動。目前,野象谷研學活動年接待量約達10萬人次,主要針對學生、親子等開展。每當遊客通過他的講解找到了興趣點,楊濤就會頗有成就感。

小朋友仔細觀察大象的一舉一動(3月11日攝)。新華網發(西雙版納野象谷 供圖)

  説起亞洲象,楊濤很少用可愛、兇猛等大眾常用的詞匯,他更多是在感嘆,亞洲象是個“偉大”的物種。在楊濤看來,這是一份非常有意義的工作,不僅可以把關于亞洲象那些不為人知的知識傳播出去,還能促使自己不斷學習,更多地去了解、認識亞洲象。野象谷也將打造專屬區域開展研學活動,讓更多的人認識到西雙版納的生物多樣性。他也希望通過研學的形式,講好亞洲象故事,再通過講好亞洲象故事讓更多人關注到中國對野生亞洲象的保護,從而參與其中。

野生亞洲象來到野象谷,在水中補充食鹽(2022年7月28日攝)。新華網 劉雲 攝

  施翔、田龍、楊濤都是亞洲象相關從業者的縮影,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用不同的形式守護著這一熱帶雨林中的旗艦物種,並且選擇在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完)(康靜 柴靜 劉雲)

【糾錯】 [責任編輯: 趙普凡]
010070210010000000000000011120241310715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