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雲南西雙版納野象谷格外熱鬧,美味的水果“蛋糕”、歡快的歌曲、朋友們的到來……組成了一場特別的生日會,這場生日會的壽星正是2020年出生在野象谷的小象“小九”。“小九”是這裡通過人工輔助繁育出生的第九頭小象,它的出生帶來了新生命降臨的喜悅,它的成長詮釋着小象寶寶為何如此珍貴。
“小九”3周歲生日會現場(2月22日攝)。新華網發(西雙版納野象谷 供圖)
“小九”的故事
體重877千克!“小九”茁壯成長
“小九”出生於2020年2月22日,它的媽媽是生活在野象谷的母象“平載”,因其在野象谷繁育的小象中排行第九而得名。自出生以來,它就被視為掌上明珠,在媽媽“平載”和“象爸爸”們的精心呵護下茁壯成長。
工作人員為“小九”準備“蛋糕”(2月22日攝)。新華網發(西雙版納野象谷 供圖)
2023年的2月22日,“小九”迎來了3周歲生日,野象谷為它準備了一場熱鬧的生日會,所有工作人員頭戴大象發箍為“小九”慶生,現場還有由草莓、西瓜、香蕉、椰子等大象喜愛的水果製成的“蛋糕”。
除了“小九”母女,參加這場生日會的還有它們的好朋友“小八”母女、“伊娃”母女等。7頭象來到現場後,迅速被“蛋糕”吸引,在水果大餐前排排站,享用美食,工作人員和過往的游客也為“小九”唱起了生日歌。
“小九”(左5)和同伴們一同享用美食(2月22日攝)。新華網發(西雙版納野象谷 供圖)
據了解,“小九”3年來的成長格外順利,3歲的它體重已達到877千克,是目前野象谷出生的小象中成長最迅速的。如今,“小九”除了吃母乳,還具備了一定的野外採食能力,這離不開“象爸爸”們3年來每天帶着它和同伴在熱帶雨林中活動。
“象爸爸”周方易介紹,“小九”和同伴們每天要在熱帶雨林中活動6至8個小時,大約走5公里山路,鍛煉出了強健的體格,成長發育得非常好。此外,研究人員在它們活動的區域記錄到了100多種可供亞洲象採食的野生植物,所以“小九”在野外覓食的本領也不賴。
“小九”茁壯成長的“秘籍”
“小九”的媽媽“平載”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母親,在生日會現場,“小九”時而在媽媽身邊撒嬌,時而跟小夥伴們打鬧,而只要在“平載”的視線範圍內且確定是安全的,它便不會管束太多,在野外活動時亦是如此。“象爸爸”們總説,“平載”的育兒方式是幾頭母象中最科學的。“平載”的身體也十分健壯,這讓吃母乳長大的“小九”同樣健康。在母親身邊,是“小九”順利成長的原因之一。
快1歲的“小九”(左)和媽媽在野外活動(2021年1月27日攝)。新華網發(西雙版納野象谷 供圖)
除此之外,“小九”姐姐們的出生也讓大象醫生和“象爸爸”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例如“憶雙”出生時身高不足,要在“象爸爸”們的幫助下踩着小凳子才能吃到奶;“景景”的媽媽奶水不足,“象爸爸”們要給“景景”喂羊奶補充營養;“小八”的媽媽情緒過於激動,把它踩成重傷。好在通過大象醫生和“象爸爸”們的不斷努力,幾頭小象都成功渡過難關。
“小九”近照(2月13日攝)。新華網發(西雙版納野象谷 供圖)
無論是有一個好媽媽,還是“象爸爸”們積累了豐富經驗後給予的照顧陪伴,都讓“小九”的成長相比其他小象更加順利。3年來,它逐漸長成一頭活潑、開朗的小象。“‘小九’雖然是雌象,但是開朗好動,像男孩子一樣,是典型的‘人來瘋’。”“象爸爸”陳繼銘曾與同事們一起迎接“小九”的出生,他也曾照顧過多頭小象,在他看來,“小九”比其他象都要活潑得多。
知識點來咯
小象寶寶為何如此珍貴
在“小九”3周歲生日會現場,除了小壽星,還有它的好姐妹“小八”和“伊娃”,“小八”把椰子當球玩,聽説這已經不是它第一次在“小九”的生日會上“搶鏡”了;“伊娃”乖巧地跟在媽媽身邊,時不時和“小九”貼貼;“象爸爸”們則像保鏢一樣站在兩側,欣慰地看著它們大口炫飯,畢竟看著每一頭小象健康成長是他們共同的心願。
1歲左右的“小九”在野外活動(資料圖)。新華網發(西雙版納野象谷 供圖)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為何將小象寶寶視若珍寶?大象醫生保明偉介紹,每一頭小象寶寶都來之不易,一頭母象的受孕周期為3至5年,平均4年左右懷一胎,如果母象身體狀況好,第一頭象寶寶出生1至2年後可以再次選擇對象交配。母象的懷孕期通常為18到22個月,而一頭小象喝奶的時間長達3至5年。
1歲左右的“小九”在野外活動(資料圖)。新華網發(西雙版納野象谷 供圖)
除此之外,亞洲象懷孕基本是單胎,懷雙胞胎的幾率低;懷孕和哺乳過程中,母像是否健康、營養是否充足對小象來説也至關重要;從它們的擇偶觀來説,大象在選擇對象時,會根據自己的標準找相互喜歡的大象“談戀愛”、交配。這些都是導致小象數量增長相對比較慢的因素,也讓每一頭小象寶寶都顯得格外珍貴。
保護亞洲象 大象醫生和“象爸爸”們一直在努力
“對於亞洲象保護來説,一方面是做好救助和保護工作,另一方面也是在繁育方面進行摸索。”保明偉&&,目前他們通過人工輔助成功繁育出9頭小象,可能不久的將來還會有小象出生。目前,已出生的小象成活率達到100%。
大象醫生為“小九”檢查身體(2020年2月22日攝)。新華網發(西雙版納野象谷 供圖)
在母象漫長的懷孕過程中,一直到小象出生都有專門的營養管理和定期檢查。隨着小象的成長,大象醫生和“象爸爸”也讓小象按照家族生活、野外活動等各種接近自然的方式生活。以“小九”為例,它的姐姐和阿姨都在身邊,它們像野生亞洲象一樣以家庭為單位活動。
野生亞洲象群正在守護睡覺的小象(2021年6月21日攝)。新華網發(玉溪市委宣傳部 供圖)
“人工輔助繁育亞洲象可以擴大亞洲象種群數量,為開展新生幼象的疾病研究提供相關數據。”陳繼銘&&,“象爸爸”們每天要給小象測量心率、體溫,還要監測母象的健康狀況,每一項數據都有明確的記錄,這也為更好地照顧、救助幼象提供了重要研究依據。
航拍西雙版納野象谷(2016年8月2日攝)。新華網發(西雙版納野象谷 供圖)
據了解,為了更好地繁育和保護亞洲象,近年來,大象醫生和“象爸爸”們一直在積極學習和探索,吸收國內外經驗的同時不斷創新,他們對人工繁育亞洲象的飼養護理能力也在不斷提升。(完)(康靜 柴靜 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