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3推進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洱海)論壇院士特別論壇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舉行。
論壇現場(5月28日攝)。洱海論壇秘書處 供圖
本次論壇以“構建生態經濟體系 助力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來自特色農業、生態經濟等相關領域的院士、專家學者、領軍人物、企業代表等百餘人參加論壇。與會嘉賓圍繞“打造生態經濟體系的産業基石”和“高值産業的生態化發展”兩個議題展開交流,共同探討如何緊抓“生態經濟體系”和“高質量發展”兩個關鍵詞,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展示豐富多彩、生動立體的生態中國形象,通過“院士力量”為生態經濟助力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綠色發展研究院院長張福鎖介紹,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和全球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核心和戰略要求,具體體現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迫切期盼。
中國外文局副局長陸彩榮&&,本次院士特別論壇旨在匯聚“院士力量”,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之路,促進全球範圍內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經驗共享,具有現實意義。為更好地構建高質量生態經濟體系、講好生態文明建設中國故事,一是要弘揚共同價值,為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凝聚合力;二是要推進務實行動,以生態經濟體系建設助力高質量發展;三是深化科技創新,為講好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故事貢獻智慧。
“打造生態經濟體系的産業基石”分議題討論中,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於貴瑞&&,新型生態經濟是驅動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全面促進科技進步和社會變革,築牢國家生態基礎設施,統籌生態系統“五庫”功能,促進綠色轉型發展,培育新型生態經濟,是中國新時代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應有之義。
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藥研發總監朱兆雲在發言中介紹,雲南擁有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發展中藥、天然藥物的先天優勢,地理環境多樣性、生物多樣性、民族文化多樣性3個突出特色,使得雲南産出的中草藥、民族藥、天然藥物佔全國市場的一半以上。未來,期待同各方一道結合中藥材發展促進鄉村振興,結合生態文明建設發展天然藥物,結合雲南特色資源助力社會經濟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