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傍晚,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華縣五街鎮咪黑們村開們小組召開了一場特殊的會議——封山承包款分紅大會。會上,村民們領到自家的分紅款,個個喜笑顏開。
經過多年摸索,五街鎮已探索出了一整套封山育菌的成功做法。在保證山林集體所有權的前提下,五街鎮在野生菌出産最多的6月至11月,將分散到各家各戶的山林管理權、經營權集中起來,通過公開競標,將集體山林優先承包給村內有技術、會經營、懂管理的群眾,並簽訂《松茸山承包經營管理責任書》,劃定菌山區域,明確採集人的保育促繁措施責任和林業管護責任。承包所得款作為村集體經濟收入,按人頭或山林佔比進行分紅。
如此一來,承包松茸山的村民通過銷售松茸獲得收入,不承包松茸山和外出務工的村民也能通過流轉經營權得到不少分紅。“今年開們小組共計拍賣獲得封山承包款932520元,比去年多出20多萬元,開們小組有67戶409人,每人平均收入可達2280元。”咪黑們村黨總支書記周忠才介紹。
村民的錢包鼓起來了,當地的菌種資源也得到有效保護。在五街鎮,每年封山期間,只允許承包了松茸山的人進山採菌,進山採菌的人也要經過嚴格的培訓——做到童菌、開傘菌不採,不能破壞菌絲,不能破壞生態。
2021年,全鎮封山育林育菌面積達20萬畝、封山育茸面積達9萬畝,實現野生菌産量達1450噸,産值8000萬元,其中松茸産量達160噸,産值3700萬元。
如今,五街鎮通過封山育林育菌和菌山承包經營,正帶領全鎮群眾走向生態良好、生活富裕的小康大道。(完)(趙妍)
[責任編輯:
范芳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