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凌晨4點,在雲南省玉溪市元江縣紅河街道大水平社區麻子寨居民小組,已經可以看到許多忙碌的身影,他們有的在田裏收割黃鶯花,有的把割好的花拉回家中,有的在家中揀花綁花。近期,正值鮮切花的消費旺季,一枝黃鶯花的價格可以賣到0.45元左右,種植戶們雖然很忙碌,但臉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種植戶李秀英正在收割黃鶯花(2月12日攝)。元江縣委宣傳部 供圖
“我們家一共種植了22畝黃鶯花,這段時間價格好,昨天一捆賣到190元,按照這個價格,除去工錢、肥料、電費所有開支,估計今年純收入不低於20萬元。”麻子寨黃鶯花種植戶李秀英開心地説道。據李秀英介紹,黃鶯花每年8月份種植,到第二年4月份結束收割。黃鶯花收割後把根部修剪整齊可以再發新枝,每年能收3茬,收完花後又接着種水稻,元江壩子熱,植物長得快,黃鶯花、水稻輪着種,吃不完的大米售賣後又是一份收入。
2008年,麻子寨居民小組黨員楊正才最先種植黃鶯花,經過幾年的發展,他示範帶動本村及周邊村子的百姓種植黃鶯花300多畝,按照今年銷售價格計算,可實現每畝1萬元的純收入,黃鶯花成了百姓增收的“致富花”。
麻子寨居民小組黨支部書記、組長楊正林運送黃鶯花(2月12日攝)。元江縣委宣傳部 供圖
據麻子寨居民小組黨支部書記、組長楊正林介紹,在鄉村振興的實踐過程中,黨員積極發揮示範帶動作用,探索出了一條適合本地發展的黃鶯花與水稻“輪作”模式。同時,麻子寨居民小組積極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創新銷售模式,與昆明鮮花交易市場的代售商簽訂協議,通過代售商實時掌握黃鶯花銷售價格和市場需求量,把盲目銷售變為計劃銷售,降低銷售成本,增加農民收益。
“目前鮮花市場價格波動幅度大,我們會根據代售商的報價和市場需求量安排每天采收量,確保種植戶利益最大化。另外,黃鶯花的種植也有效促進了附近群眾就近就業。”楊正林説。
楊會努正在綁黃鶯花(2月12日攝)。元江縣委宣傳部 供圖
“綁一捆黃鶯花有5.2元,一天下來,我能綁20多捆,可以賺100多元。”村民楊會努説。
近年來,紅河街道積極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從熱區農業經濟産業入手,抓實一村一産業發展,念好鄉村振興“致富經”,成為産品特色明顯、産業形成規模、農民增收有力的鄉村振興示範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