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原創 政務 旅遊 州市 教育健康 社會 圖片 經濟 服務 雲南故事 雲南青年説風味雲南融媒報道

德宏隴川:黨旗飛揚阿昌鄉 群眾跨步幸福路

2021年11月26日 20:40:55 來源: 隴川縣融媒體中心

  自黨史學習教育啟動以來,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縣戶撒鄉黨委政府立足鄉情實際,以“黨建引領+”為抓手,與鄉村振興和民族團結進步緊密結合,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和地區特色産業,探索出“一村一景點、一寨一産業”的致富新渠道。

  黨建引領促産業 群眾發展有奔頭

  曾經的戶撒阿昌族鄉曼捧村水電不通,路是泥巴路,屋是茅草屋。如今,全村實現“三通一平”,泥巴路變成村村通的水泥路,群眾享受著科技和互聯網帶來的便利,迎來了嶄新的生活。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曼捧村黨支部貼近村組實際,組織開展黨史宣講大會和群眾大會,帶領大家回顧阿昌族、曼捧村在黨的光輝照耀下一路走來發生的巨大變化,讓阿昌人民學史則知“來時路”,感黨恩走好“腳下路”,跟黨走堅定“未來路”。

  “我家今年種了16畝烤煙,預計今年的收入大概有5萬元左右。”村監督委主任、共産黨員余興文樂呵呵地説道。曼捧村黨支部由黨員帶頭,帶領村民致富增收,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其中不乏為群眾化解糾紛矛盾,為民辦實事、舒民憂、解民困的實事,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初心使命,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切實把為人民服務落到了實處。

  黨建引領聚焦民族技藝 群眾增收富起來

  戶撒阿昌刀、戶撒銀器是戶撒民族特色文化“三寶一絕”中的兩寶,也是戶撒産業發展的龍頭産業。“我是一名共産黨員,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在戶撒村黨支部的帶領下,把我們阿昌文化做強做大,把戶撒刀鍛造技藝發揚光大,讓阿昌文化轉變為群眾致富增收的一個産業。”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阿昌族戶撒刀鍛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項老賽説道。

  正是有項老賽等鍛造技藝出色的非遺傳承人的帶動,戶撒刀鍛制已經發展為一個拉動大、産值高的民族文化産業,從事刀具鍛造的各族群眾達450多戶1100余人,間接參與戶撒刀制作的也有上萬人,為各族群眾增收致富的同時不斷將鄉村振興、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向前推進。産業發展好,全靠“火車頭來帶”。李芒呆村黨支部積極引領産業發展,以強“主業”展“文化”,敢創新、勇擔當、真作為為抓手,充分發揮黨員帶頭示范作用,從個體發展到集體,積極引導群眾、帶動群眾發展傳統手工業。

  黨建引領盤活旅遊 美麗鄉村“動”起來

  近年,隨著“中國最美鄉村—戶撒”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的實施,戶撒“三寶一絕”品牌的打響,遊客越來越多,鄉村旅遊成為戶撒鄉新的致富引擎。曼捧村黨支部按照“創建一個幹凈整潔的村莊、打造一個花香草綠的美麗村寨、改造一個花園式的美麗庭院”目標,以地方頭水庫為輻射中心,發展鄉村生態體驗旅遊和度假旅遊。曼捧村先後建立了地方頭水庫觀光棧道,孟索莊園娛樂場、旅遊休息服務站、石家農家樂等,帶動發展了5家鄉村農家樂,8家小吃店,逐步走出一條以“特色産業+美麗鄉村+生態旅遊”為主體的特色鄉村振興之路。

  戶撒鄉黨委政府以實際行動把黨史學習教育轉化為工作動力和成效,推進鄉村振興與民族團結緊密結合,把辦實事辦到百姓心坎上,切實解決群眾的實際問題,把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貫穿工作始終,讓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張勇)

[責任編輯: 邢蘇蓉 ]
0100702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334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