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portrait

膽結石、膽囊息肉的治療與預防

新華網雲南頻道 要聞 原創 政務 旅遊 州市 教育 社會 圖片 經濟 服務 雲南故事 雲南青年説 風味雲南
大家好,歡迎收看這一期的《新華名醫談》。膽結石和膽囊息肉是肝膽外科的常見病,其成因十分復雜,有時還會伴有嚴重並發症,給患者帶來較大痛苦。那麼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科學有效地防治膽結石和膽囊息肉?今天《新華名醫談》邀請到雲南結石病醫院肝膽外科主任陳宏,由他和我們聊一聊相關話題。
精彩觀點
1
陳宏

現在膽結石和膽囊息肉發病率都有增長,尤其是膽結石發病率目前在5%—15%。膽囊息肉發病率比膽結石低,但和十年前相比也有所增加。

現在膽結石和膽囊息肉發病率都有增長,尤其是膽結石發病率目前在5%—15%。膽囊息肉發病率比膽結石低,但和十年前相比也有所增加。
現在膽結石和膽囊息肉發病率都有增長,尤其是膽結石發病率目前在5%—15%。膽囊息肉發病率比膽結石低,但和十年前相比也有所增加。
https://player.v.news.cn/api/v1/getPlayPage?uuid=1_1a20e72966714fc295a9d816818dc691&vid=7f40939b2a6ee13b33666e2e1935cd4a&playType=0
現在膽結石和膽囊息肉發病率都有增長,尤其是膽結石發病率目前在5%—15%。膽囊息肉發病率比膽結石低,但和十年前相比也有所增加。
膽結石主要是由膽固醇增高導致,膽汁裏包括膽固醇、膽色素、膽汁酸等成分,如果把膽固醇看成溶質,那膽酸就是溶液,一旦膽固醇過高,膽酸過低,就會形成過飽和狀態,導致結晶沉淀,久而久之便形成膽結石。日常生活中,像肉類食物、油炸食物等都易增加膽結石形成風險。膽結石成因還與體質及遺傳因素有關,同時還受到環境影響,如果水質不好,水中礦物質含量過高,結合膽固醇,也會形成結石。此外,不良生活方式也會形成膽結石,比如,不吃早餐、熬夜、運動量少,都易導致膽汁淤積。膽囊息肉以膽固醇性息肉較多,臨床上80%—90%膽囊息肉做病理檢查都是膽固醇性質,小部分可能是炎性或腫瘤性,但腫瘤性較低,大約是千分之一,所以膽囊息肉也與飲食息息相關。
主持人:膽結石和胃病不好區分,作為患者該如何辨別?
陳宏:難以辨別的情況在臨床中很常見。因為兩個臟器解剖位置相鄰,而且內臟神經並不能準確定位疼痛部位,所以都會有腹痛症狀。其實,膽結石和胃病只需做膽囊B超,基本上就能準確診斷。
主持人:有些患者患上膽結石後並沒有任何症狀,于是就不治療;還有些患者因膽結石疼痛,便自行買藥服用,您有什麼看法?
陳宏:膽結石疼痛時用藥物只能暫時控制症狀,並且對塊狀膽結石,目前還沒有藥物能溶解。
膽結石無症狀就不治療,這個認知也不科學,膽結石只要存在,就會刺激膽囊黏膜反覆增生,形成慢性膽囊炎。如果是不典型增生,就是癌前病變的信號,進一步發展會刺激膽囊黏膜癌變,成為膽囊癌。一般膽囊癌5年生存率不超過10%,即使做了手術,也很容易轉移。所以説膽結石不疼也需要治療,尤其是膽囊刺激黏膜萎縮、增厚時。
主持人:現在對于膽結石有哪些治療手段呢?
陳宏:膽結石的治療手段現在比較明確,分為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只針對泥狀絮狀物的膽結石,即膽汁稠厚狀態,這時用藥物就有可能排出,但這種情況很少,大部分膽結石都是顆粒狀或塊狀,藥物無法治療。在臨床工作中,我們也遇到過有患者服用藥物20年左右,最後結石並未溶掉,反而導致肝臟受損。所以還是建議患者患上膽結石立即到醫院就診,根據醫生建議選擇手術治療。
[點擊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