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portrait

雲南曲靖:發揮高原特色優勢 推進“國際高原體育城”建設

新華網雲南頻道 要聞 原創 政務 旅游 州市 教育 社會 圖片 經濟 服務 雲南故事 雲南青年説
曲靖市群眾體育基礎紮實,場館設施優良,培養和輸送了大批在國際國內賽場上取得優異成績的運動員。在此基礎上,近年來,曲靖市發揮高原特色優勢,提升競技體育綜合實力,着力推進“國際高原體育城”建設。近日,曲靖市教育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春權對話新華網,分享了曲靖體育事業、體育産業發展的成果與經驗。
精彩觀點
1
楊春權

曲靖已經全面形成了交通便捷易達、海拔氣候立體宜訓、産業環境宜居宜業、體育場館資源豐富宜賽‘四個宜’的特色優勢。

曲靖已經全面形成了交通便捷易達、海拔氣候立體宜訓、産業環境宜居宜業、體育場館資源豐富宜賽‘四個宜’的特色優勢。
曲靖已經全面形成了交通便捷易達、海拔氣候立體宜訓、産業環境宜居宜業、體育場館資源豐富宜賽‘四個宜’的特色優勢。

曲靖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全市體育事業的發展,特別是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印發了《全面建設國際高原體育城的實施意見》,提出打造“中國·曲靖——國際高原體育城”的戰略目標。圍繞這一目標,我們按照“建場地惠民生、辦活動促消費、聚要素興産業”的思路,扎紮實實地做了一些促進體育事業發展的實事。具體來説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全市9個縣(市、區)都建成了以體育公園或全民健身中心為龍頭的“一場兩館”,鄉鎮(街道)體育小廣場和中小型健身中心已經實現了全覆蓋,全市的村委會(社區)體育健身活動場地覆蓋率達90%,形成了以麒麟區為核心,會澤、羅平為兩翼的場館集群。

第二個方面,我們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和民族民間傳統體育活動,年均全民健身品牌活動達31場次,全民健身已經成為曲靖全市人民的主要生活方式。全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由原來的1.32平方米提升到現在的2.25平方米,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口從原來的28%提升到現在的38.5%,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率達到了90.1%。

第三個方面,我們構建了以體育用品生産銷售、體育場館運營品牌賽事推廣、體育訓練和競賽表演為重點的全要素産業支撐體系,2021年底,曲靖市的體育固定資産達到了2709.17億元,體育消費達到了137.8億元,已經全面形成了交通便捷易達、海拔氣候立體宜訓、産業環境宜居宜業、體育場館資源豐富宜賽“四個宜”的特色優勢,吸引了世界鐵人三項賽、中國女子排球超級聯賽、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四國足球錦標賽等一系列國內、國際賽事長期落地曲靖。

1
楊春權

在體育基礎設施和體育重大項目建設方面,曲靖市主要抓住了三個方面的機遇。

在體育基礎設施和體育重大項目建設方面,曲靖市主要抓住了三個方面的機遇。
在體育基礎設施和體育重大項目建設方面,曲靖市主要抓住了三個方面的機遇。

第一個方面是抓住了承辦雲南省第十四屆運動會的機遇,總投資20.99億元新建了曲靖市文化體育公園,改造提升了麒麟、馬龍、羅平、師宗、會澤等分賽場的體育場館,隨後又相繼完成了宣威、富源、陸良體育公園等重大項目建設。

第二個方面,我們抓住了“十三五”國家足球場地設施建設的機遇,利用國家項目資金,動員社會力量廣泛支持參與建設,通過政企合作、校社合作、社會投資等方式整合閒置土地、公園綠地、城市“金邊銀角”、空曠房頂等資源,新建了511塊足球場。我們還被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體育總局等部門確定為第一批“全國社會足球場地設施建設重點推進城市”。

第三個方面,我們抓住了北京承辦冬奧會和冰雪運動發展的機遇,通過招商引資,建成了會澤大海草山滑雪場並成功運營,這項工作填補了曲靖冰雪運動的空白。

1
楊春權

近年來,我們通過教體融合改革,集中優勢資源,以培養特長、增強體質、打造品牌為理念,以課外體育活動為抓手,提升運動員的綜合素養。

近年來,我們通過教體融合改革,集中優勢資源,以培養特長、增強體質、打造品牌為理念,以課外體育活動為抓手,提升運動員的綜合素養。
近年來,我們通過教體融合改革,集中優勢資源,以培養特長、增強體質、打造品牌為理念,以課外體育活動為抓手,提升運動員的綜合素養。

第一個方面,我們全面推進體教融合,曲靖市體育訓練中心與曲靖市第一中學、曲靖市民族中學、曲靖市第二小學等品牌學校強強聯手,分別開展了“一校一品”“一校一特”體育特色教學,成功探索了“市隊校辦”的育人模式。

第二方面是構建體教融合新機制。2019年,我們印發了相關實施意見,切實把“三大球、兩小球、一田徑”等特色項目納入學校體育工作中,確保每位學生至少掌握一至兩項運動技能,真正引導社會、學校、家長對學生體質的關心和重視,進一步強化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第三個方面是豐富校園的賽會活動。近年來我們每年都舉辦全市中小學校園足球賽、校園足球百名體育教師培訓、曲靖市傳統體育項目進校園、曲靖市校園體育聯賽等活動,全市青少年熱愛體育的氛圍日益濃厚,參與面大幅提升,青少年競技體育基礎得到了夯實,人才培養和競賽訓練體系不斷得到完善。

截至2021年底,曲靖市共創建申報命名國家級、省級、市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共278所,做到了從幼兒園、小學到中學的全覆蓋,形成了點面結合、全面提高的整體效應。曲靖體教融合的成功模式在2017年全國青少年體育工作會議上進行了交流匯報。

今年10月,按照曲靖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們研究制定了《曲靖市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實施方案》,方案主要針對青少年的體質健康問題進一步明確了19條措施,真正從目標要求、體制機制、政策保障等各個方面進行調整優化。

1
楊春權

曲靖籍運動員中,獲世界級大賽冠軍的有20餘人,獲得奧運會銀牌的有2人 ,獲冬殘奧會金牌的有1人,為國家、為雲南、為曲靖爭了光。

曲靖籍運動員中,獲世界級大賽冠軍的有20餘人,獲得奧運會銀牌的有2人 ,獲冬殘奧會金牌的有1人,為國家、為雲南、為曲靖爭了光。
曲靖籍運動員中,獲世界級大賽冠軍的有20餘人,獲得奧運會銀牌的有2人 ,獲冬殘奧會金牌的有1人,為國家、為雲南、為曲靖爭了光。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以李季、鄧海洋、李建波、蔡澤林、山俊、張俊、楊洪琼等為代表的曲靖籍運動健將,先後入選中國奧運代表團為國出征。

曲靖籍運動員中,獲世界級大賽冠軍的有20餘人,獲得奧運會銀牌的有2人,獲冬殘奧會金牌的有1人,為國家、為雲南、為曲靖爭了光。

特別是在2022年北京冬殘奧會上,曲靖籍運動員楊洪琼以出色的表現勇奪3枚金牌,成為首位在同一屆冬殘奧會上獲得3枚金牌的中國運動員,她還作為旗手參加了閉幕式。

一方面,我們發揮好政策的“指揮棒”作用,近年來,曲靖市委市政府&&了一系列培育高水平青少年運動員的政策措施,在選材上堅持運動項目特長優先,在訓練上堅持科學和力量訓練優先,在就學上堅持優質教育教學優先,配套運動損傷就醫、安置就業、資金和榮譽獎勵相結合,把好運動員入口、出口、梯隊建設及管理三大關口。

第二個方面是發揮好後備人才基地效應。曲靖有三個國家高水平後備人才基地,承擔了自行車、拳擊、競走三個項目,4支省級預備隊建設工作,每年在訓運動員達500余名,向雲南省和國家培養輸送了大批高水平體育人才。

第三個方面,我們注重發揮好賽事杠桿作用。長期以來,曲靖市堅持整合場館及賽事資源優勢,年均主辦或承辦國家級、省級和市級體育賽事活動31場次,大量的運動員參與比賽,不斷積累經驗、總結提高,體育競賽的杠桿作用得到了很好的發揮。

1
楊春權

我們將努力實現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水平顯著提升、科學健身指導體系更加完善、各級各類全民健身賽事活動更加豐富、人民群眾健康素養明顯增強的目標。

我們將努力實現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水平顯著提升、科學健身指導體系更加完善、各級各類全民健身賽事活動更加豐富、人民群眾健康素養明顯增強的目標。
我們將努力實現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水平顯著提升、科學健身指導體系更加完善、各級各類全民健身賽事活動更加豐富、人民群眾健康素養明顯增強的目標。

在曲靖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十四五”期間,我們一是將紮實推進一批重點項目建設,規劃建設1個曲靖市體育小鎮暨國際高原體育訓練基地,建成曲靖馬龍國際高原競走及中長跑訓練基地,建成麒麟、沾益、馬龍、陸良4個足球賽訓基地。

新建和改擴建5個體育公園、5個智能化全民健身中心、5個體育戶外營地和50塊以上足球場,補齊一批全民健身公共服務設施短板,新增一批體教融合示範學校。

二是承辦和主辦一批全民健身賽事活動,申請承辦一批國際國內和省級高水平品牌賽事,承辦好羅平花海國際馬拉松、雲南省首屆冬季運動會,打造一批具有曲靖特色的IP賽事,舉辦一批工間操、廣場舞、太極拳等惠民賽事。

三是大力發展體育産業,培育一批實力強的市場主體,推進體育旅游、體育健康、體育金融全面融合發展,競賽表演和電競産業興新發展。到2025年,曲靖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努力達2.6㎡以上,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口比例達42%以上,城鄉居民《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人數比例達92%以上,努力實現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水平顯著提升、科學健身指導體系更加完善、各級各類全民健身賽事活動更加豐富、人民群眾健康素養明顯增強的目標。

01007021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