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portrait

雲南普洱:着力打造極具特色的沿邊跨境體育産業帶

新華網雲南頻道 要聞 原創 政務 旅游 州市 教育 社會 圖片 經濟 服務 雲南故事 雲南青年説 融媒報道
近年來,普洱市以打造滇西南沿邊跨境體育産業帶為契機,持續培育縣(區)體育旅游精品項目,大力培育邊境縣健身休閒、競賽表演、場館服務、體育培訓等服務業態,充分發揮政府資金引導帶動作用,鼓勵具有自主品牌和競爭實力的體育企業創新發展,延伸跨境體育産業鏈,推動體育社會組織發展,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體育社會組織網絡體系。
  近日,普洱市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熊涵就普洱市如何打造具有普洱特色的沿邊跨境體育産業帶等相關話題,接受了新華網專訪。
精彩觀點
1
熊涵

‘十三五’時期,普洱市體育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十三五’時期,普洱市體育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十三五’時期,普洱市體育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十三五”時期,普洱市體育工作始終緊緊圍繞省、市的決策部署,體育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全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了1.8平方米,縣(區)一場一館覆蓋率達到90%以上,鄉(鎮)體育設施實現了全覆蓋;已建成的各類健身步道有500余公里,社會足球場地有136塊;同時還有國家級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61所、滿天星訓練營2個;我們還承辦了國際級的賽事1項、全國的單項比賽1項;在各級各類比賽中獲得金牌125枚,為國家、省級輸送體育後備人才62人,比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的普蕊參加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障礙追逐賽;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的潘玉程,在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上,獲得了男子個人500米障礙跑項目的冠軍,並打破世界紀錄;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的粟國雄入選了東京奧運會馬拉松賽。這些成績的取得,為普洱體育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
熊涵

通過近幾年的努力,普洱的體育和文旅、康養真正實現了一起推進、共同發展。

通過近幾年的努力,普洱的體育和文旅、康養真正實現了一起推進、共同發展。
通過近幾年的努力,普洱的體育和文旅、康養真正實現了一起推進、共同發展。

普洱地處雲南省西南部,有“天賜普洱、世界茶源”的美譽。普洱生態環境優越,森林覆蓋率達到了74.59%,森林面積居全省第一,常年四季如春。在這樣優良的生態環境下,我們一直致力於推動體育與文旅、康養等産業的深度融合,並且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和成效。

我們依託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以旅游觀光加戶外活動、賽事體驗為實現路徑,打造“大滇西”旅游環線及普洱“兩示範一勝地”。目前,我們正在建設一項重要項目,要在鎮沅縣哀牢山打造一個國家森林步道。這是一個中長途的森林步道,全長100多公里,現在體育部門和文旅部門已經在深度推進這項工作。

我們打造了國家、省、地方的15個精品賽事,如鎮沅縣的全國陀王爭霸賽入選了中華體育文化優秀民族項目;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的糯扎渡大江野釣邀請賽、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中老越三國丟包狂歡節等5個賽事,分別入選了全國體育旅游精品賽事;寧洱縣“新中國民族團結第一碑”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系列活動等系列賽事,是省級體育旅游精品賽事;孟連縣神魚節系列體育賽事活動入選了省級體育文化優秀項目。普洱市的特色精品賽事還有普洱馬拉松、普洱100國際超級越野賽等,通過近幾年的努力,普洱的體育和文旅、康養,真正地實現了一起推進、共同發展。

1
熊涵

建立‘人人都有項目、班班都有活動、周周都有安排、月月都有賽事’的學校體育競技賽事局面。

建立‘人人都有項目、班班都有活動、周周都有安排、月月都有賽事’的學校體育競技賽事局面。
建立‘人人都有項目、班班都有活動、周周都有安排、月月都有賽事’的學校體育競技賽事局面。
普洱歷來高度關注青少年的身體健康,並配齊配足體育教師,開足體育課時,我們嚴禁因為要上文化課而佔用體育課時的情況。普洱全面落實了“每天運動一個小時”“大課間”“陽光體育”等活動,建立了“人人都有項目、班班都有活動、周周都有安排、月月都有賽事”的學校體育競技賽事的局面。我們一直在探索和推進一項工作,就是體育中學的優秀老師通過制度化的安排到普通學校任課,去教授籃球、足球等青少年比較喜歡的運動,開展下來效果非常好。
1
熊涵

傳統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深受大家喜愛,傳播度非常廣,群眾參與度比較高。

傳統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深受大家喜愛,傳播度非常廣,群眾參與度比較高。
傳統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深受大家喜愛,傳播度非常廣,群眾參與度比較高。
普洱有9個縣是少數民族自治縣,境內的世居少數民族有14種,是一個民族聚居的邊境州市。陀螺、射弩、鞦韆、民族健身操、跳繩等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深受大家喜愛,傳播度非常廣,群眾參與度比較高,代表雲南參加了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陀螺、射弩項目,取得了5枚金牌的好成績,這個成績佔雲南代表團金牌總數的一半。普洱市體育職業高級中學獲評“雲南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陀螺)基地”,普洱市每四年舉辦一次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現在已經連續舉辦了4屆。
1
熊涵

真正把沿邊跨境體育産業帶建成一個有特色的、能彰顯國門形象的産業帶。

真正把沿邊跨境體育産業帶建成一個有特色的、能彰顯國門形象的産業帶。
真正把沿邊跨境體育産業帶建成一個有特色的、能彰顯國門形象的産業帶。
普洱的邊境線有486公里,沿邊跨境體育産業基礎良好。過去,我們已開展了一些比較有影響力的沿邊體育賽事,比如江城中老越三國丟包狂歡節,在孟連(動阿)邊合區舉辦的“沿邊築夢 邊彩飛揚”首屆運動會,氛圍很好,影響力很強,國外的一些企業還邀請了前NBA的一些球員來參加籃球比賽,可以説給普洱人民帶來了一場國際級的體育盛宴。這些工作都為我們沿邊跨境體育産業帶的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接下來我們一定會貫徹好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持續培育好縣(區)體育旅游精品項目,大力培育邊境縣的健身休閒、競賽表演、場館服務、體育培訓等服務業,同時也要充分發揮好政府引導、企業參與的機製作用,鼓勵具有自主品牌和競爭實力的體育企業參與到我們這項工作中,延伸體育産業鏈,真正把沿邊跨境體育産業帶建成一個有特色的、能彰顯國門形象的産業帶。
1
熊涵

讓‘體育+’變成‘普洱+’,吸引更多的人到普洱參與體育賽事,在運動中享受普洱優越的自然環境。

讓‘體育+’變成‘普洱+’,吸引更多的人到普洱參與體育賽事,在運動中享受普洱優越的自然環境。
讓‘體育+’變成‘普洱+’,吸引更多的人到普洱參與體育賽事,在運動中享受普洱優越的自然環境。
未來,我們準備在三個方面繼續發力,一是繼續着力發展民族體育賽事,民族是我們最大的資源和特色,在覆蓋面上、群眾參與度上要下功夫,我們的陀螺、射弩、民族健身操等具有普洱特色的全民健身示範品牌賽事,要變成群眾喜聞樂見,都非常喜歡參加的體育活動,變成一個民生活動;二是要用好體育名人資源,我們準備建立“普洱知名運動員回家制度”,吸引那些取得了優異成績的普洱籍運動員回到普洱,講好體育故事,講好自己奮鬥的過程,傳播拼搏向上的體育精神,教育引導好下一代,同時建立健全優秀體育人才激勵、保障機制,真正把這項工作做深做透;三是繼續打造好普洱健康之城的名片,充分挖掘民族體育特色,深入推進“體育+旅游”“體育+醫療”“體育+康養”“體育+互聯網”的融合發展,不斷拓展“體育+”的廣度,讓“體育+”變成“普洱+”,吸引更多的人來到普洱參與體育賽事,在運動中享受普洱優越的自然環境。
01007021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