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理州委、州政府的領導下,大理州體育事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呈現出以下亮點:
一是競技體育人才效應突顯。大理州先後涌現出張國偉、陳紹果、朱永彪、虞朝鴻、張德順、楊紹輝、李秀仙、許亮、彭家政、朱榮華等一批優秀運動員,屢次獲得國際、國內比賽冠軍。我們堅持開放辦體育,充分發揮學校技能普及、體校專業化訓練、社會力量個性化培訓功能,推動建立主體多元、途徑多樣的青少年體育後備人才培養體系,在鞏固體校主體地位的同時,創設了籃球、足球等6個項目體育後備人才基地,鼓勵扶持具備較好條件的縣、市打造州級以上訓練基地,建立體育後備人才訓練網點學校,打牢人才培養基礎,加大體育後備人才向省級專業運動隊輸送的力度。
二是體育公共服務能力得到明顯提升。截至2021年末,全州建成7個體育館、5個體育場、8個全民健身中心等一批體育設施,鄉(鎮)、行政村(社區)籃球場、乒乓球&、健身路徑等體育設施覆蓋率達100%。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達36.6%,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2.23平方米。社會體育組織體系較為完善,全州現有111個體育協會、54個體育俱樂部、12個國家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945個全民健身活動站點、7004名社會體育指導員,國民體質監測身體素質合格達標率達90%。加強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壯大體育社會組織,開展示範性全民健身活動,這些舉措有效提升了大理州體育公共服務能力,提高了人民群眾幸福感。
大理州以品牌賽事、精品線路、精品景區、體育服務等為載體,促進體育産業健康發展。借助中國國際旅游交易會、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中國體育旅游博覽會等&&幫助企業擴大宣傳,促進體育與文化、旅游等産業融合發展。2015年以來,賓川雞足山旅游景區等4個項目入選中國體育旅游精品項目,大理100越野賽等18個項目入選雲南省體育旅游精品項目。大理徒步旅游節、南澗縣孔雀渡全國野釣公開賽等入選2021年雲南省體育旅游精品賽事,大理三月街民族節賽馬大會、勵志體育電影《順子加油》入選2021年雲南省體育文化優秀項目。體育消費市場不斷擴大,體育彩票銷售良好,“十三五”期間完成銷售26.8 億元,共為國家籌集公益金7.5億元。
在發展思路上,我們主要突出“體育+”的發展模式。大理州擁有獨特的旅游資源,蒼山洱海風景如畫,是戶外運動的天堂,為“體育+旅游”“體育+康養”“體育+文化”等體育産業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大理州以開展徒步、馬拉松、登山、自行車等各類體育賽事活動為載體,加快體育與旅游、康養的深度融合,不斷豐富旅游內涵,提升旅游品質,促進體育服務業提質增效。結合“大滇西旅游環線”建設,打造一批國家、省級體育旅游示範基地、精品景區、精品線路、精品賽事、體育旅游目的地,為各類人群提供體育旅游産品和服務。同時,做精做足大理州戶外運動文章,加強運動促進健康指導,打造戶外康養運動勝地,推動體育産業規模更大、結構更優、市場更活。積極推進“體育+互聯網”融合發展,推動雲上賽事&&建設,把體育賽事作為了解大理州的窗口,作為文體旅産業融合發展的&&,發展雲賽事、虛擬運動等新興運動和賽事活動,以&&為載體,以智能硬體為支撐,結合運動游戲化技術,將大理州的景區場景還原融入,舉辦虛擬賽事,加快發展電競旅游、雲上自行車賽、雲上馬拉松賽等賽事,逐步構建集健身運動、比賽、旅游、商業、社交互動、文化交流等於一體的數字空間世界,打造運動元宇宙城市,推動大理州體育旅游創新融合發展。目前,這項工作正在推進中。
大理州先後成功舉辦了七星國際越野挑戰賽、大理國際馬拉松賽、第五屆亞洲龍舟錦標賽、LYB李永波全球業餘羽毛球錦標賽、七彩雲南格蘭芬多國際自行車節大理站比賽等有規模、有影響力的體育賽事。
近年來,我們着力打造本土品牌賽事,主要有以下幾項:一是大理國際馬拉松賽,該賽事已經連續舉辦4屆,線路圍繞洱海周邊公路進行,歷屆比賽均有15000人左右的規模,有多國運動員報名參加,賽事獲得中國田徑協會最高級別的A1級賽事認證;二是三月街民族節賽馬大會,該賽事已經連續舉辦13屆,在每年大理州民族傳統節日三月街期間舉辦,有來自北京、內蒙古、貴州、廣東等省外馬術俱樂部及省內昆明、迪慶等地區參加,成為三月街的品牌活動;三是七彩雲南格蘭芬多國際自行車節大理站比賽,該賽事在大理州已經成功舉辦6屆,圍繞洱海環湖公路進行,讓選手在蒼山洱海之間體驗極速快感,感受大理之美;四是大理100越野賽,該賽事是國內第一個高海拔越野賽事,迄今已經舉辦6屆,線路主要以蒼山人工和自然形成的道路為主,賽事一般安排在每年5—7月舉行;五是大理徒步旅游節,該賽事已連續成功舉辦6屆,致力於弘揚“參與、堅持、快樂、公益”的毅行精神,有效推動全民健身活動廣泛開展,目前已成為西南地區具備一定影響力與品牌效應的大型群眾體育活動。
大理州屬於低緯高原季風氣候,生態良好,風光秀麗,日照長,霜期短,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和,全州各地年平均氣溫12—19℃,四季如春。州內海拔最高4295.8米,最低730米,平均海拔2090米,處在國際上認同的高原訓練最佳高度2000—2500米之間。大理州處於滇西要衝,交通便利,區位優越,初步形成了鐵路、高等級公路、航空結合,城鄉連通,輻射周邊的立體交通網,有着不可替代的地緣區位優勢,是東南亞各國高原訓練的重要目的地。因此,建成後的大理高原體育訓練基地將成為越來越多專業隊的首選。
目前,我們共規劃了三個高原訓練基地,即大理高原體育訓練基地、祥雲縣青海湖高原體育訓練基地、巍山縣小雞足高原體育訓練基地,已列入雲南省高原體育訓練基地概念性規劃群。三個基地定位為集體育訓練、賽事、科研、産業發展和國際體育文化交流等多元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高原體育訓練基地,主要涵蓋兩項複合型功能:一是緊扣“高原”與“訓練”兩大主題,充分滿足運動員高原體育訓練,主要服務於中長跑、馬拉松、競走、山地自行車項目,同時為足球、籃球、排球、拳擊、散打、摔跤、乒乓球等項目提供高品質訓練場所;二是最大限度地將訓練功能轉變為群眾健身、旅游、娛樂和體育賽事的功能,滿足以群眾為主體的産業化發展要求。兩套功能系統同時存在,在不同的時間段進行相互轉換,提高基地的發展潛力。
“十四五”期間,我們將圍繞“發展高原特色體育”目標,着力研究解決體育發展短板弱項,提高體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級和水平,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體育資源的需求。具體目標如下:
一是要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到2025年,人均體育場地面積要達到2.5平方米,推進全民健身中心、體育公園、公共體育場、社會足球場、健身步道、戶外運動服務設施、鄉鎮、村(社區)專項運動場地等建設,補齊體育場地設施建設短板。要實現每千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2.2名以上,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達總人口的38.5%以上,城鄉居民《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率超過91.5%。推進體育與衞生融合發展,用全民健身促進全民健康,群眾對體育公共服務滿意度明顯提升。
二是要提高競技體育綜合實力,競技水平進入雲南省前列。積極調整大理州競技體育發展重心,注重為奧運爭光,為全運添彩,提升省運優勢項目,培養更多高水平運動員。堅持舉國體制與市場機制相結合,拓展人才培養渠道,把體校、普通學校、體育社會組織作為競技體育人才培養的三大主陣地。優化調整運動項目結構,鞏固發展田徑、皮划艇、摔跤等核心優勢項目,做精做強基礎項目,形成優勢集中、特色明顯、資源互補、重點突出的項目布局。
三是要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體育全面發展。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帶動學生更廣泛地參加體育活動。我們還要建立分學段、跨區域的青少年體育賽事體系,打造以足球、籃球、排球為主的聯賽和選拔性競賽,大力開展單項體育賽事。穩妥推進初中學業水平體育科目考試和普通高中體育自主招生考試,發揮“以考促學,以考促練”的導向作用。
四是要培育多元體育消費市場,加快發展體育産業。實施“體育+”工程,推進“體育+旅游”“體育+康養”“體育+互聯網”融合發展,延伸和完善體育産業鏈。結合“大滇西旅游環線”建設,打造一批國家、省級體育旅游示範基地、精品景區、精品線路、精品賽事和體育旅游目的地。
五是要加強體育文化建設,擴大對外交流合作。我們要弘揚祖國至上、拼搏奉獻的大理體育故事,發揮體育明星榜樣作用,傳播德才兼備、身心健康的體育價值觀。支持體育文藝創作,培育突出大理州體育特色、具有廣泛感染力的文藝作品。主動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和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舉辦瀾湄合作大理馬拉松賽、七彩雲南格蘭芬多國際自行車節等國際品牌賽事,豐富體育對外交往內涵,拓展體育交往空間,促進民心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