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楚雄州在品牌賽事引進或打造方面不斷進行探索和嘗試。
其中包括實施“七彩雲南”的品牌建設。貫徹落實《楚雄州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和“七彩雲南全民健身工程”,鼓勵各縣市依託當地的自然、人文資源、地域特色,促進具有地方傳統特色的體育項目開展,組織舉辦好全州的殘疾人運動會、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老年人運動會,做好“一州一品牌”“一縣市一特色”體育健身賽事活動,打造新年健身跑、登山、健身舞、跆拳道、棋牌、楚雄青山湖環湖自行車賽、周末業餘足球賽、三大球兩小球比賽、大眾籃球賽等具有區域特色的品牌賽事活動。
目前楚雄州打造的縣市體育品牌主要有:楚雄市“鹿城杯”籃球運動會,雙柏縣民族運動會,牟定縣冬季籃球錦標賽,南華縣“龍江杯”籃球賽、羽毛球賽,姚安縣“荷城杯”籃球賽,大姚縣“攀登彝州高峰——百草嶺”比賽,永仁縣賽裝節民族體育運動會,元謀縣“搖籃杯”籃球運動會,武定縣“健身杯”籃球賽,祿豐市“恐龍杯”籃球賽、足球賽等。
楚雄州在體育改革、教體融合方面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強學校的體育工作。將課外體育活動納入教學計劃,切實保證學生在校期間每天參加不少於1小時的體育鍛煉,每個學生掌握1-2項體育技能,建設學校、社區、家庭相結合的青少年體育網絡,全面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質。二是完善學校青少年體育賽事體系。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餘訓練、競賽活動,擴大校內、校際體育比賽覆蓋面和參與度,逐步建成“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的學校體育教育模式,做到“校校有隊伍,班班有活動,人人有技能”,同時創建命名一批體育特色學校,加大體育教練員進入學校帶隊訓練參賽的力度,健全青少年校園“三大球兩小球”聯賽機制。三是完善學校的體育人才培養機制。加強學校體育師資建設,配齊配強體育教師,鼓勵體育教師擔任班主任,設置體育副校長,同時將體育教師課餘指導學生訓練、參賽等工作計入教師的工作量,根據所帶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和競賽成績,在教師的職稱晉陞、績效分配上給予傾斜。
通過這些措施的落實,楚雄州學校體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在2020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年度總結活動中,楚雄第一中學校長劉志傑和楚雄市鹿城小學校長李文偉榮獲全國優秀特色學校校長;楚雄市紫溪中學的老師樊星被評為雲南省唯一一名全國優秀校園足球教練員。
楚雄州在運動員培養和賽訓方面有以下特點。
一是領導重視,對運動員的培養無論是從學校體育的方面,還是從社會體育的方面,楚雄州都放在重要位置來抓,黨委政府的主要領導經常關心運動員的培養、選拔和參賽的工作。另一方面,楚雄州州市有關部門通力合作形成合力,比如教育體育部門狠抓學校的體育工作,積極舉辦每三年一屆的中學生運動會和校園足球、籃球、排球的年度聯賽,為選拔優秀體育苗子打下基礎;人社部門支持教育體育事業單位的改革,為錄用優秀的教練員進入學校提供政策支持;發改部門把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列入群眾體育發展規劃,為運動員的訓練培養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設施環境;財政部門在經費上給予支持,楚雄州教體局當前正在積極備戰雲南省第十六屆運動會,今年財政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安排了270萬元的資金,專項用於備戰省運會。
到2025年,構建與楚雄州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體育發展新格局,基本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初步建立,群眾健康意識和身體素質顯著增強,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的人數比例達92%,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達38.7%,每千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數量達到2.9人,人均佔有體育場地面積2.5平方米。體育運動項目布局科學,競賽運動水平穩步提高,高原特色體育社會化、産業化、智慧化體系進一步完善,體育文化交流不斷深化,推進體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展望2035年,楚雄州要實現這樣一些遠景目標。一是系統完備、規範有效的現代體育制度體系基本建成,體育領域治理能力顯著提升;二是全民健身活動更加便利普及,各項體育評價指標達到國家標準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的人數比例達到93%,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達45%,每千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數量達3.3人,人均佔有體育場地面積3.0平方米;三是競技體育綜合實力與楚雄州經濟社會水平相一致,傳統優勢項目處於全省領先水平;四是青少年體育服務體系更加健全,身體素質明顯提升,競技體育後備人才結構全面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