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新聞

建設美麗庫區 倡導低碳生活 雲南省以水庫移民搬遷助推生態文明建設紀實③

2022年01月10日 18:25:38 | 來源:雲南省搬遷安置辦

  位于雲南省曲靖市羅平縣西北部九龍河上游篆長河上的阿崗水庫,是國務院確定的172項重大供水工程之一,工程建設涉及曲靖市羅平縣、陸良縣、麒麟區,涉及搬遷安置人員1855戶6873人。

  雲南省搬遷安置部門以凝聚人民群眾意志,激發人民群眾智慧,匯聚人民群眾力量,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庫區為搬遷安置工作的主要目標,增強移民群眾的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以實現庫區長治久安。

  “房依山 路沿房”最大程度保護生態環境

  “在水庫建設和移民搬遷安置中我們遇到了很多困難,比如生態保護與建設的平衡、安置區的管理……。”曲靖市搬遷安置辦公室副主任勞學明説。

阿崗水庫高橋移民安置點群眾喜慶喬遷(2021年2月23攝)。楊俊 攝

  2015年,剛剛來到曲靖市羅平縣阿崗鎮任黨委書記的勞學明就遇上了第一個難題。搬遷安置點的規劃與當地的自然條件和民風民情不符,導致安置點建設遲遲沒有開展。在規劃中,設計單位將安置點規劃設計得橫平豎直,這樣建設的好處是便于管網鋪設,建成後也會整齊好看。但群眾卻提出了反對意見,他們認為這樣建設會破壞當地的原生態風貌。

  到阿崗鎮任職之前,勞學明就參與了阿崗水庫前期調研、立項工作。關乎生態保護,勞學明堅決選擇和移民群眾站在一邊,建議規劃設計部門尊重民意,因地制宜,並提出房依山建、路沿房建,依山就勢最大程度地保護原生態和自然資源的建議。

  在爭取到上級部門的支援後,規劃設計部門做出了更符合當地實際的規劃設計。層層疊疊的洋房延伸到林間,錯落有致的景觀成了更大的亮點。在施工過程中,勞學明又提出了利用原有的樹木、山石作綠化的建議,並把淹沒區的古樹移植到安置新村,這樣的迴圈利用不僅節約了綠化工程的投入,還讓群眾的鄉愁得以寄托。

  設置聯建委員機制 讓移民群眾參與建設家園

  在安置區房屋建設中,有移民群眾曾到相關部門反映情況,經過走訪後,勞學明發現問題的根源在于與移民群眾之間的資訊不對稱。于是,聯建委員機制應運而生。該機制充分尊重民意,讓群眾參與到房屋建設、社區建設等群眾最為關注的事務中,充分發揮移民主體作用即在新村建設中,由移民聯建委員會代表移民全程參與施工隊伍選擇、招標議價、質量監督、驗收入駐等。移民方富貴是阿崗鎮高橋村村民選舉的聯建委員,“成為聯建委員後,無論是購買原材料、房屋品質檢查、公共設施建設、公共資金的使用,還是移民群眾提出的意見建議,我們都認真對待,細心解決。”方富貴説。

阿崗水庫高橋移民安置點(2020年8月15日攝)。楊俊 攝

  “統規聯建既能確保工程建設的標準和品質,又能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實現為移民建好房、建放心房的目的。”勞學明説。

  加強安置區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設 助力庫區鄉村振興

  2020年阿崗水庫移民群眾搬進了新房子,過上了好日子。搬遷安置部門又把工作重心轉移到加強安置區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設上,培育文明鄉風、淳樸民風,助力庫區實現鄉村振興。

  為提高基層群眾自治能力,讓村規民約在庫區治理、法治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發揮效能,搬遷安置部門幫助村委會為移民群眾制定符合當地文化傳統、行為規范的村規民約,並以村規民約為突破口,實施五聯五保,即聯産業保增值、聯衛生保環境、聯政策保落實、聯人心保活力、聯治安保穩定的網格化管理模式。

復建的阿崗鎮戈維完小(2021年2月22日)。楊俊 攝

  健全村規民約和鄉村治理高度融合、同頻共振的治理體係,進一步夯實了移民安置點的文明基礎。移民群眾幸福感滿滿,“山連山、水連水、自然森林松柏翠……山山水水連成片,移民的生活樂無限”。移民趙合明用自己改編的歌曲唱響移民後的幸福生活。

  通過不懈努力,如今庫區良性迴圈已悄然形成,正朝著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方向闊步前行。(完)(方向萍 梁紅清)

【糾錯】 [責任編輯: 邢蘇蓉]
0100702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417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