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大山,面向群山,在通往滇西8州(市)的咽喉要道——昆楚高速公路80公里處,有一個依山而建的交警執勤點,因為緊鄰大紅田隧道,被命名為“大紅田警區”。警區守護的37公里路沿途地勢險峻,屬典型的山嶺重丘高速公路,易發生車禍,加之警區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也因此被雲南省公安廳交通警察總隊掛牌為“艱苦奮鬥培訓基地”。
近3年來,大紅田警區的8位民警、10位輔警胸懷“扎根大山、一心守好平安路”的初心,面對日均車流量4.8萬餘輛次的繁忙之勢,持之以恒用心、用情、用智、用行,確保了轄區道路交通安全形勢平穩向好。
警區長年堅持從清晨6點開始、和凌晨0點以後加強“早、晚巡邏”密度,圖為早巡邏後民警列隊交接班(戴永軍2020年7月25日攝)。
以艱苦為“煉金石”讓黨旗高揚
因為環境惡劣、條件艱苦,大紅田警區之前實行由雲南交警高支隊昆楚大隊外勤民警分批次駐點值守半年的工作模式,造成了許多被動工作、疲勞應付的弊端。2017年5月,昆楚大隊黨總支向全體民警、輔警發出“讓黨旗在最艱苦的警區高高飄揚”的號召,欲革新警區的勤務模式,選派一批骨幹民警固定守衛在這個“關卡”上。
圖為民警和醫務人員第一時間把傷者從事故車輛中救出來抬上急救車送往醫院(戴永軍2020年7月28日攝)。
之後,以李健標為首的8位老民警主動請纓奔赴大紅田警區,通過3年奮戰讓警區面貌煥然一新、溫暖如“家”。雖然他們平均年齡已超過45歲,但個個都是勇於擔當、勇挑責任的老黨員,一到警區就群策群力制訂了《昆楚大隊大紅田警區規定》,並在工作、學習、生活中不斷健全完善。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讓一些預防事故的工作經驗和做法迅速複製、大力推廣。
2019年8月9日,大紅田警區作為昆楚大隊第三黨支部委員會正式成立,8位黨員民警的基層黨支部戰鬥堡壘更加堅固了,“以隊為家”的主人翁意識深植人心。
“路巡+網巡”24小時固守暢通
大紅田警區狠抓基層基礎建設、公安信息化建設、執法規範化建設,借助科技強警之勢,不斷提高民警、輔警“網上巡邏+網上糾違”的應用水平。
大紅田警區的日常路面巡邏執勤以白、中、夜三班循環互補,運用車載執法記錄儀實時查處佔道行駛、不按規定變道、違法停車、倒車、逆行等易擾亂行車秩序和易肇事肇禍的動態交通違法行為,尤其是周末、節假日等車流量較大的時段,警區3輛巡邏車高密度路巡,且在隧道口、長坡頂等重要節點位置定點值守,起到了良好的預警提示作用。通過白加黑、五加二、“路巡+網巡”24小時“固守”勤務模式3年的努力,各類易引發交通事故的突出交通違法行為得到有效整治,轄區路面行車秩序明顯改觀。
路面整治清理隱患“重常態”
高速路上車速快,故障車、牛羊牲畜,甚至是一些微小的路面散落物,如果不及時清理,都會變成一枚枚危及行車安全、引發交通事故的“炸彈”。尤其是在大紅田警區管轄的高危路段,及時發現並清理路面上的各類安全隱患就顯得非常重要。
大紅田警區聯合隧道管理所等部門,每天增加一個班次在路面上開展流動循環整治,做到了清理隱患“常態化”。僅2021年,大紅田警區清理故障車2000余輛次、驅趕拖運牲畜100余頭(只)、勸離救助行人30餘人次、清理路面散落物300余次。
圖為民警快處快撤大紅田隧道內的交通事故(戴永軍2021年7月27日攝)。
創新勤務 “三早兩快”降事故
為嚴防高速公路二次事故,分析研判轄區的“複雜”路況後,大紅田警區為每個隧道、長下坡路段、急彎路段,都制訂了詳細的事故處置預案,根據天氣、流量等進行科學管控,即“一點一預案”,並以此為依據,創新預防事故及處理事故勤務,做到“三早兩快”。
大紅田警區日常通過路巡、網巡、公路部門監控信息反饋、路政、施工、清潔及過路駕乘人員報警等多種渠道,加上對實時交通流量突然變化出現緩行、停滯等情況的判斷,做到對轄區交通事故的“早發現”。一旦發生交通事故,第一信息獲得者即為第一管控責任人。不管誰第一個接到警情,不用報告,首要任務就是第一時間衝到現場,對現場“先管控再探究,先管控再處置”,做到對轄區交通事故的“早出警”“早管控”。警區還制訂了《施救人員管理規定》,避免事故救援處置中推諉扯皮、錯失良機。
2020年以來,昆楚高速楚雄方向大紅田隧道、大紅田長下坡、細細坡、昆明方向彩雲坡高危路段夜間出警次數明顯下降,夜間發生交通事故次數同比大幅減少,交通中斷造成路面車輛大量車輛滯留的情況得到明顯改觀。
圖為民警向貨車駕駛人發放《貨運車通行雲南高速公路安全提示卡》(戴永軍2021年10月3日攝)。
以崗為榮 守土盡責護“平安”
身處昆楚大隊事故防控高危路段的“風暴眼”,大紅田警區全體民警、輔警所做的各項工作始終緊緊圍繞“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産安全”這個神聖的“使命”。
巡邏車上搭載“便民服務箱”,包括千斤頂、滅火器、搭電線、油桶、水桶、鏟子、掃把等工具。路遇故障車、路面散落物等,民警秒變“修車工”“消防員”“清道夫”,服務箱也就成了排憂解難的“百寶箱”;警區駐點的急救醫護人員,隨警出動為突發病痛的群眾提供急救服務,“黨員活動室”設置“愛心小藥箱”,為途經群眾提供救急藥品;為服務好廣大駕乘人員,大紅田警區立足轄區“四站一區”(加油站、加水站、執法站、收費站、服務區)不斷強化“交通安全宣傳紅袖標飄起來”宣傳教育和群眾服務工作,積極協調轄區相關單位(部門),將其工作人員發展為高速公路義務交通安全宣傳員,並組織開展崗前培訓。義務交通安全宣傳員在工作中積極向駕駛員發放交通安全宣傳提示卡,開展面對面、點對點、一對一的溫馨提示提醒,全力提升駕乘人員守法遵規意識和安全出行意識。
“平安”二字值千金,預防交通事故“減量控大”,這背後凝聚着大紅田警區全體民警、輔警的心血,更激勵着他們奮勇前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