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新聞

雲南:全面從嚴治黨煥發新氣象

2022年01月18日 10:22:29 | 來源:雲南日報

  全面從嚴治黨煥發新氣象

中共雲南地下黨建黨舊址開展學黨史主題活動。

昆明市西山區棕樹營街道強化基層黨建工作。

春城小學開展紅色經典閱讀活動。本版圖片均為本報記者 楊崢 攝

昆明書城開設黨建讀物專櫃。

昆明書城黨建讀物專櫃。

  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雲南考察時強調,各級黨組織要在從嚴治黨上進一步做起來、實起來。無論哪一層級、哪一領域的黨組織,都應該嚴肅認真對待黨賦予的職責,按要求進行嚴格的組織管理。各級黨組織要切實履行管黨責任,結合實際建立健全管黨機制。

  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時強調,雲南有光榮的革命傳統,有很多感人肺腑的動人故事。要把這些故事作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教育的生動教材,引導廣大黨員、幹部不斷檢視初心、滋養初心,不斷錘煉忠誠乾淨擔當的政治品格。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培育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涵養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要深入開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舉一反三,防微杜漸,避免重蹈覆轍。要強化權力制約監督,加強各方面監督。領導幹部要加強自我約束,堅決反對特權思想,教育管理好配偶和親屬。要堅持好幹部標準,樹立鮮明用人導向。

  7年來,雲南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從嚴治黨重要論述及對雲南黨的建設重要指示精神為遵循,扛穩抓牢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抓思想從嚴、管黨從嚴、執紀從嚴、治吏從嚴、作風從嚴、反腐從嚴,全面從嚴治黨煥發新氣象,政治生態發生重構性變化,為經濟社會良好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

  數説變化

  ● 2021年中央組織部反饋雲南省2020年度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民主評議結果,選人用人工作總體評價方面,“好”的佔95.7%

  ● 2016年實施“基層黨建推進年”,2017年實施“基層黨建提升年”,2018年實施“基層黨建鞏固年”,2019年實施“基層黨建創新提質年”,2020年實施“智慧黨建”三年行動計劃

  ● 2018年,在全國率先&&12類黨支部規範化建設標準和達標創建辦法。截至2020年底,全省各領域17.5萬個黨支部實現達標

  5年來

  ● 全省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28124件,處理46649人

  ● 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處置扶貧領域問題19458件,處理34528人。全省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28124 件,處理46649人;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 6933起,給予黨紀政務處分6432人

  ● 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55693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53711人,採取“兩規”“兩指”或留置措施3170人。省紀委省監委對418名省管幹部立案審查調查

  ●省委開展14 輪巡視,巡視黨組織343個,全面完成巡視全覆蓋任務。巡視發現各類問題8643個,問題線索2301件,涉及省管幹部問題線索604件;完善97項制度規定

  築牢思想根基 堅守初心使命

  “千秋恥,終當雪。中興業,須人傑……”在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考察調研過的西南聯合大學舊址,西南聯大的校歌隨着接踵而至的參觀者的腳步聲不斷響起。幾年來,雲南師範大學持續開展歷史物證徵集保護、口述歷史採集與學術研究工作,用歷史故事教育後人,賡續紅色血脈。2021年,西南聯大博物館被列為雲南省黨史學習教育71條線路中昆明市的第一個點,接待黨員幹部參觀學習2.15萬人次,組織黨員活動478場次。

  西南聯大博物館館長李紅英説:“我們希望以展覽展示為&&,以講解宣教為載體,以保護利用為抓手,加大黨史學習教育的廣度與深度,將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西南聯大舊址重要指示精神貫穿始終,落地扎根。”

  雲南是一片紅色沃土。近年來雲南省充分挖掘、運用紅色文化資源,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在賡續紅色血脈中激發昂揚鬥志。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全省創新開展了“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奮鬥精神”學習體驗活動,確定了扎西會議紀念館等71條省級示範線路,推出186條州(市)、縣級學習體驗線路;創新開展“紅色故事大家講”系列活動,舉辦“講好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激發奮進力量”主題故事大賽,推動紅色資源火起來、紅色人物亮起來、紅色精神揚起來、紅色基因傳下來。

  堅持思想建黨、理論強黨,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覺,擔當使命才能更加堅定。

  雲南始終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長期工作主題,持續開展大學習、大培訓、大調研,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在學思踐悟中堅定政治方向,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強化理論武裝,築牢思想根基。近年來,全省高標準組織“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等黨內集中教育活動,以加強幹部黨性教育和專業化能力為重點,雲南省以各級黨校為陣地對“關鍵少數”進行全覆蓋、精準化、專業化培訓,並創新開展了“百名講師上講&、千堂黨課下基層、萬名黨員進黨校”,廣泛開展“黨課開講啦”“領導幹部上講堂”“學習身邊榜樣”等活動,推動學習教育活動從“關鍵少數”向全體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

  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雲南省用好正反兩面教材,一方面積極挖掘和宣傳老縣長高德榮、時代楷模“燃燈校長”張桂梅、農民院士朱有勇等先進典型,在全省掀起學習熱潮。另一方面,拍攝了《政治掮客蘇洪波》《圍獵:行賄者説》《清流毒——雲南在行動》等警示教育片供全省黨員幹部學習;組織國資國企黨員幹部旁聽許雷案庭審,召開省屬國企紀檢監察工作座談會、省屬高校警示教育會、生態環保領域警示教育會等,以案示警、以案明紀,促進黨員幹部知敬畏、守底線,把好理想信念總開關。

  堅持從嚴治吏 鍛造過硬隊伍

  “人際關係乾淨了,清爽了,純粹了,大家都在踏踏實實幹事!”“現在真幹假幹不一樣,幹多幹少不一樣,幹好幹壞不一樣!”“幹得怎麼樣組織看得見,群眾心裏有數!”

  歲末年初,全省各地處處是幹事創業的激情,處處是謀求發展的幹勁。問及大家的幹勁來自何處,基層幹部有目共睹:隨着政治生態的修復凈化,風清氣正的從政環境激勵着大家想幹事、敢幹事。

  黨要管黨,首先是管好幹部;從嚴治黨,關鍵是從嚴治吏。7年來,雲南省把從嚴要求貫穿幹部隊伍建設全過程和各方面,着力建設敢於擔當、幹事創業的幹部隊伍,黨風政風為之一新,黨心民心為之一振。

  把好選人用人“風向標”。省委制定印發《雲南省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政治素質考核考察辦法(試行)》,&&《各地各單位黨委(黨組)向省委推薦幹部辦法》等“1+8”幹部工作配套文件等,樹立重品德、重才幹、重擔當、重實績、重公認選人用人導向,常態化開展一線考察識別幹部工作。2021年中央組織部反饋雲南省2020年度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民主評議結果,選人用人工作總體評價方面,“好”的佔95.7%。

  上好日常監督的“必修課”。紀檢監察機關着眼於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內在功能和有機統一,強化理念、找準路徑、創新方式,不斷探索實踐有雲南辨識度的一體推進“三不”工作模式;強化“常態化、近距離、可視化、規範化”的精準監督,開展“政治關愛式”談話,推進“蹲點式”調研,探索“體驗式”監督,同時不斷豐富“四種形態”實踐形式,統籌運用黨性教育、政策感召、紀法威懾等方式,推動監督執紀執法工作從“懲治極少數”向“管住大多數”拓展。

  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雲南還實施《雲南省容錯糾錯辦法》《查處誣告陷害行為及失實檢舉控告澄清工作辦法》等,實地召開澄清反饋會。5年來,全省為受到失實檢舉控告的黨員幹部進行澄清1656人(次)。省紀委省監委協助省委&&《進一步精準規範問責的意見》,規範問責工作,防止問責泛化、簡單化。

  把“嚴”與“實”的要求傳導到每個基層黨組織。從2016年開始,省委持續推進基層黨建“推進年”“提升年”“鞏固年”“創新提質年”,實施“智慧黨建”三年行動計劃,並在全國率先&&各領域黨支部規範化建設標準和達標創建辦法,推動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質量不斷提升,黨組織隸屬關係進一步理順,黨內生活制度更加規範,黨費日、黨員“政治生日”、黨員積分管理等制度得到長效落實,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疫情防控、強邊固防等中心工作中充分彰顯,黨在邊疆民族地區執政的組織基礎得到不斷夯實。

  保持高壓態勢 正風肅紀反腐

  曾經一段時間裏,白恩培、秦光榮、仇和等嚴重違紀違法行為給雲南政治生態造成嚴重破壞,也給雲南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百姓民生持續改善造成極大影響。近年來,全省各級黨組織堅決肅清白恩培、秦光榮、仇和等餘毒流毒影響,紀檢監察機關保持高壓態勢,堅持正本清源、正風肅紀,對腐敗分子、腐敗現象一查到底,通過嚴厲懲治腐敗,一步步推動政治生態出清向好。

  全面肅清秦光榮流毒帶來的“思想之亂”“意識之亂”“價值觀之亂”。省委召開以肅清秦光榮等流毒影響為主題的省委十屆八次全會,紀檢監察機關加強對“八個堅決肅清”執行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督促各級黨員領導幹部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全覆蓋實地督導各州(市)、省直部門黨委(黨組)專題民主生活會,對敷衍應付的立即叫停、責令重開。全面復盤復查秦光榮干預過的案件,堅決糾正“抹案”“掐線”等問題。

  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聚焦政策支持力度大、投資密集、資源集中的領域和環節,雲南省紀委監委嚴肅查處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審批、國企改革、公共資源交易、科研管理等方面的腐敗問題,嚴肅查處國有企業存在的“靠企吃企”、設租尋租、關聯交易、內外勾結侵吞國有資産等問題。同時,嚴懲政治騙子和政治掮客,嚴懲重點領域權錢交易、“靠山吃山”行為,嚴懲在本地區本系統關係盤根錯節、利益輸送、政商不清等行為,堅決斬斷“圍獵者”的黑手。

  “獵狐”不止步。堅持一體推進追逃防逃追贓工作,曾經揚言要“客死他鄉”的肖建明等3名“百名紅通人員”回國投案自首。

  深挖徹查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盤踞保山30餘年,橫行作惡、稱霸一方的“喬氏家族”徹底覆滅;改頭換面逍遙法外多年的孫小果被執行死刑……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以來,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加強協同配合、聚焦重點領域深挖徹查,強力推動“打傘破網”,成功突破一批“骨頭案”“考古案”“釘子案”,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病菌”“毒瘤”被清除,安全感、滿意度明顯提升。

  以霹靂手段嚴厲懲治“蠅貪”“蟻腐”。對“小官大貪”堅決“亮劍”,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嚴肅查處發生在民生資金、“三資”管理、徵地拆遷等領域的嚴重違紀違法行為,特別是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基層幹部吃拿卡要、盤剝剋扣、優親厚友等問題,嚴厲懲治“蠅貪”“蟻腐”,確保廣大群眾保質保量享受中央惠民政策帶來的實惠。

  雲南反腐,雲南發展。近年來雲南經濟增速連續位居全國前列、不斷實現趕超進位,充分彰顯出全面從嚴治黨政治引領保障作用的實踐偉力。

  典型案例

  “三不”一體同向發力推進反腐

  1月3日,一條由省紀委省監委發布的消息引發了廣泛關注——“西雙版納州委常委、州政府常務副州長傅希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已主動投案,目前正在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隨着傅希被查,2022年雲南反腐大幕拉開。緊接着,省紀委監委連續發布多起領導幹部違紀違法行為通報,持續釋放出堅定不移推進反腐敗鬥爭的強烈信號。

  “主動投案”已經不是新鮮詞,近年來,在高壓震懾和政策感召下,許雷、陳昌、張迅、刀勇、王春華、羅應光、張秀蘭等一批嚴重違紀違法人員主動投案,這背後正是雲南省持續強化的反腐敗高壓態勢。

  這是雲南始終保持高壓態勢、鐵腕懲腐肅貪的成效顯現。近年來,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堅持系統施治、標本兼治,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反腐同向發力。

  2021年5月28日,省紀委監委到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召開馬林昆案警示教育暨以案促改大會,發揮案件查辦治本功能,有針對性地推進以案為鑒、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同時,結合案件的查處,推動醫療衞生行業行風建設。

  “警示教育不是虛構的劇本,而是一個個鮮活的標本、沉痛的教訓。”在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的同時,省紀委監委始終注重案件剖析深度,找準問題根源,形成剖析材料,提升以案促改、促教、促建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雲南省不斷豐富“三不”一體推進的實踐載體,堅持懲治震懾、制度約束、提高覺悟一體發力、貫通協同,在辦案之中注重查找問題根源、挖掘制度漏洞,在案結之後強化以案促改、促教、促治,做到查處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

  曾經熟悉的面孔、生動鮮活的事例讓大家印象深刻,如何不讓“看片人”成為“片中人”?

  省紀委監委不斷健全案件查辦與治理貫通的機制,建立“模塊化”審查調查工作機制,有效發揮宣傳和警示教育等“子模塊”作用,系統化“盾構式”整體謀劃推進查辦案件、健全制度、強化監督、教育警示等全鏈條工作,將個案問題上升到“面”上施治,提升以案促改效能。

  在抓監督、施高壓的同時,省紀委監委用好發生在本地區、本系統的典型案例這個活教材,做足案件查處的“後半篇文章”。推出《開爾行賄記》《“喬氏家族”黑社會性質組織覆滅記》等警示片,在全社會引發強烈反響;結合案件查處,同步推出《東河之問》《杞麓湖的吶喊》等系列問政節目,營造正風肅紀濃厚氛圍。

  哲人故里理論宣講入人心

  “艾思奇被稱為‘大眾的哲人’。20世紀30-40年代,中華民族處於危急關頭,黑暗中,艾思奇的著作《大眾哲學》就像革命的火炬,照亮了前進的方向,啟蒙了成千上萬的青年奔向革命道路。”走進艾思奇故居紀念館,和順鎮中心小學小小講解員寸待玲正在深情講述艾思奇的傳奇故事。

  和順是我國著名哲學家艾思奇的故鄉。為講好黨的創新理論和艾思奇的故事,騰衝市充分利用艾思奇紀念館展廳中的圖片、文字、實物、多媒體資料等內容,以動靜結合的方式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紅色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科教育等,積極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2020年1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時來到位於和順古鎮深處的艾思奇紀念館,了解艾思奇畢生致力於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和宣傳、推動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中國化的事跡。他指出,艾思奇同志是黨的優秀理論家和傑出理論工作者,他倡導的思想與時代相結合、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哲學與人民相結合的精神,要繼續發揚光大。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大批能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講好的人才,講人民群眾聽得懂、聽得進的話語,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近兩年來,騰衝市牢記囑託,依託艾思奇紀念館,精心打造“講授一堂哲學課、創作一部舞&劇、建設一個主題展覽、打造一個研學基地、開發一套完整科學的課程體系、培養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等“六個一”精品工程,搭建馬克思主義哲學通俗化大眾化教育&&。

  2021年6月,艾思奇紀念館完成了提升改造,3個主題展廳採用圖文展示、音像播映、實物展示、研討教學等多種形式,更直觀、生動地展示艾思奇成為哲學名家的求索之路、《大眾哲學》的歷史意義以及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

  紀念館改造完成後,騰衝市文化和旅游局組織黨員幹部到艾思奇紀念館開展了“傳承紅色基因 永遠感恩奮進”學習體驗活動。

  “通過重走紅色路線,重溫歷史事件,激勵黨員感悟革命先烈初心,汲取奮進力量,傳承紅色基因,永葆革命鬥志和工作熱情,是我們開展活動的目的。”騰衝市文旅局副局長郭雲戎&&。

  近年來,騰衝市成立了艾思奇百姓宣講團,創作了舞&劇《信仰的火炬》,編寫出版《〈大眾哲學〉簡讀》本,建成“能行好哲院”,開發《艾思奇哲學思想及其當代價值》等特色鮮明、主題突出的幹部教育培訓課程體系,培養近100名能夠把馬克思主義本土化講好的人才,用人民群眾聽得懂、聽得進的話語,真正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2021年,艾思奇紀念館共接待參觀人數39263人次。(記者 楊艷鵬 郎晶晶 謝進 通訊員 許海平)

【糾錯】 [責任編輯: 劉東]
010070210090000000000000011129121310428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