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原創 政務 旅遊 州市 教育 健康 社會 圖片 經濟 服務 雲南故事 雲南青年説風味雲南
  • 快樂體彩
  • 快樂體彩

雲南大學多年生稻科技小院——培養知農愛農科技人才

資訊 2023年05月08日 12:01:30 來源: 雲南日報

  立夏時節,位于動海縣曼拉村的雲南大學多年生稻試驗田裏稻浪滾滾,與周邊的傣族村落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

  這幾天,駐扎在這裏的雲南大學多年生稻科技小院的師生們正搶抓農時,忙著完成水稻最後的施肥工作,田間地頭一派忙碌景象。

  1997年,雲南大學資源植物研究院(農學院)院長胡鳳益團隊提出了利用長雄野生稻地下莖無性繁殖特性培育多年生稻的設想。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培育出了具有生産應用價值的“多年生稻23”“雲大25”等多個多年生稻品種,從物候、土壤生態等多方面開展試驗、示范和推廣,取得重大突破,實現了稻谷生産方式從一年生到多年生的轉變。

  2020年,胡鳳益帶領團隊在曼拉村租下50畝地作為試驗田,雲南大學多年生稻科技小院正式落地。3年來,科技小院掀起了水稻生産一次又一次技術革命,並探索出一套農學類研究生培養新模式。

  “建立科技小院,是想讓多年生稻技術快速走進農戶、走進鄉村,讓農業增産、農民增收。更重要的是想依托多年生稻科研,培養一批真正知農愛農的創新型農業科技人才。”胡鳳益説,“農學試驗要講‘五得’,即幹得、説得、走得、吃得、睡得。能在田間地頭裏幹得,能和鄰里鄉親們説得,能在水田旱地中走得,能在繁重勞作後吃得,能在茅室棚戶裏睡得,才能真正融入這片土地。”

  厚植“三農”情懷首先要融入當地。常駐科技小院的10多位師生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學習,白天在田裏試驗發現問題,晚上帶著問題或疑惑在自習室查閱文獻,相互交流探討,在實踐中不斷檢驗探索真理。

  “這種雜草叫狗牙根,是一種稻田惡性雜草,要在水稻4葉期、雜草2至3葉期施藥。”初到科技小院時,經常跟隨老師在田間地頭向村民普及雜草防治知識的碩士研究生李淩宏説。如今,他已經帶領團隊在全省12個州(市)、76個縣(市、區)進行了180余次試驗示范和培訓推廣,“三農”情懷也在他的心中生根發芽。

  和李淩宏一樣,科技小院的研究生將自己的專業知識用通俗的話語傳授給農民,同時也向農民學習田間經驗,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的專業技能。通過“多年生稻科技小院”這一培養模式,真正解決了農學傳統教學中存在的“三農”情懷缺失、課堂教學與生産實踐脫節、創新創業能力弱等痛點,把科學技術帶到了田間地頭,將書本知識和生産實踐進行結合,為多年生稻技術的不斷發展提供了保障,也為新型農科人才培養注入新的有生力量。

  目前,雲南大學多年生稻科技小院已培養5屆42名知農愛農、具備創新創業能力的農科研究生,獲得各種教育成果7項,師生協同發表13篇科技論文、審定3個品種、發明2件專利。青年教師黃光福獲得全國優秀創新創業導師獎、張石來獲雲南省技術發明一等獎,博士後張玉嬌參與設計的課程入選雲南省研究生優質課程,10余名青年教師獲得省級青年人才專項支援。

  如今,雲南大學資源植物研究院(農學院)除多年生稻科技小院之外,還在景洪嘎灑、元陽哈尼梯田、玉溪元江等不同生態區設立試驗站,創立了“一院多點”的科技小院運作機制,成為研究生培養和科技創新融合的新途徑。同時,以多年生稻科技小院為樣板,雲南大學相繼建立了花卉、蘋果、咖啡等科技小院,還與省農科院、廣東省深圳市華大教育中心等單位合作,創新“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多維度聯合培養模式。(記者 陳怡希)

[責任編輯: 康靜 ]
010070210010000000000000011120241310716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