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愛萍正在指導學生觀察立體圖形。
3月21日,磨憨中心小學教師慕愛萍站上了雲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文林校區四年級的講&,她為學生帶來了一堂數學課《觀察物體》。這是昆明市啟動磨憨國際口岸城市教育提升三年行動以來,首次進行兩地教師置換輪崗。
為積極響應雲南省委、省政府和昆明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昆明市共有4所小學與磨憨共建。其中,作為第一所簽約共建的學校,雲師大附小先後派出幫扶團隊到磨憨中心小學送教上門,對教師教學進行“把脈問診”。如今,學校再開先河,啟動教師置換,讓磨憨中心小學教師來昆輪崗培訓。首批來昆教師共有6名,慕愛萍正是其中之一。
6個排列組合的小正方形,從不同角度看,分別是什麼形狀呢?8點30分,慕愛萍指導雲師大附小四年級(7)班學生仔細觀察由小正方體組成的立體圖形,並描述看到的形狀。教學中,她嘗試改變過去老師主講的做法,讓學生更多動手和思考,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氛圍。
把課堂還給學生,這是慕愛萍來昆學習後感受最大的地方。她説:“以前我在課堂上總是反復講知識點,擔心學生聽不懂。現在我學會了要相信學生,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角。”
此次來昆的6名教師,均是磨憨中心小學的骨幹,她們將在雲師大附小進行3個星期的輪崗培訓。在這期間,要在3個不同年級輪崗教學,這對她們而言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學校提前為磨憨的老師配置2名優秀教師進行結對幫扶,每一堂課都有師父把關,聽課、評課,幫助她們及時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從3月至7月,磨憨中心小學38名教師將全部來昆輪崗培訓,覆蓋小學階段全部學科。同時,雲師大附小教師也將持續分批次到磨憨送教幫扶。雲師大附小校長曾睿&&,為昆明和磨憨的教育共建添磚加瓦,是舉全校之力來雙向奔赴,通過兩地的教師置換教學,學校將持續為兩校教育共建發力,讓共建有深度、有溫度、有力度。(記者楊世玥 蔡曉磊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