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雲南省啟動金融特派員試點工作以來,富滇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滇銀行”)積極響應雲南省委、省政府和省委金融工作委員會安排部署,精心選派26名政治過硬、業務精通的骨幹奔赴全省各地,以“駐點+下沉”模式深耕園區、進口岸、進民營企業、進鄉村等一線陣地,架起政銀企溝通橋梁,為園區産業升級、跨境貿易發展、鄉村振興注入強勁金融動能,用實幹實績書寫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生動答卷。
深耕産業一線 破解融資難題
“把辦公桌搬到企業車間,才能懂真需求、解真難題。”這是富滇銀行金融特派員們的共同共識。在産業園區、民營企業這些産業一線,富滇銀行派駐的16名金融特派員摒棄“等客上門”的傳統模式,以“掃園走訪”的主動姿態,逐戶摸清企業經營狀況與資金訴求,用定制化服務打通融資“最後一公里”。
派駐富寧縣産業園區的富滇銀行文山富寧支行行長助理黃康,一年間扎根項目工地與生産車間,針對雲南神火鋁業有限公司年産40萬噸炭素項目、雲南桂鋁項目等重點産業需求,量身打造綜合金融服務方案,推動22.1億元授信落地,成為園區企業信賴的“身邊金融專家”,更憑藉突出實績獲2024年“雲南省五一勞動獎章”。
派駐楚雄彝族自治州祿豐産業園區的富滇銀行楚雄祿豐支行行長文平則堅持“一企一策”,為不同類型市場主體制定個性化融資方案,累計提供信貸支持2.83億元,其中專精特新企業獲得2億元資金支持,成功化解企業各類債務5300余萬元。
在昆明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富滇銀行昆明海源北路支行行長王寧先後參與園區重點企業走訪109戶,實現小微企業授信950萬元,發放小微企業貸款650萬元。派駐曲靖麒麟區和富源縣的富滇銀行曲靖分行員工楊帥、李榮、黃培貴、郭晶、王素娟5名金融特派員在一年時間裏對接拜訪企業322戶,推動“融信服”平台註冊130戶,對接放款3億余元,用實際行動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
他們用實踐證明,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關鍵在於“接地氣”。只有深入産業一線,才能精準識別企業的真實需求與融資堵點,讓信貸資源真正流向有需要的領域,為産業升級注入持久動力。
聚焦跨境金融 賦能口岸轉型
雲南着力建設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邊境口岸是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富滇銀行派駐河口口岸、磨憨口岸、姐告口岸的5名金融特派員,既精通金融業務,更深諳“邊境情”,以專業服務破解跨境貿易中的結算、匯率、政策等多重難題,為口岸經濟轉型與跨境合作搭建金融橋梁。
派駐姐告邊境貿易區的石鈺蕾,是富滇銀行德宏分行運營管理部經理,她協助分支行推動姐告玉石公盤項目跨境結算,在總行和分行的支持下,緬方公司人民幣NRA賬戶在支行開立,搭建起完整閉合的跨境結算體系,讓中緬貿易資金流通更高效通暢。
派駐河口口岸的富滇銀行紅河分行個人消費信貸中心主任潘旭則緊扣口岸經濟從“通道經濟”向“産業經濟”轉型的需求,主動宣講金融政策,主動擔當5.6億余元項目融資任務,覆蓋包裝飲用水、保障性租賃住房等多個重點項目,助推3.2億余元融資落地。
在磨憨口岸的富滇銀行西雙版納磨憨支行運營主管崗張納寧則聚焦中老經濟走廊建設,協助支行向雲南五華産業園磨憨園區建設項目授信1.3億元,為“飛地園區”跨區域協作與“一帶一路”倡議落地提供堅實金融支撐。
從跨境結算通道搭建到口岸産業融資支持,金融特派員們以精準服務破除跨境金融壁壘,讓金融成為促進邊境貿易發展、深化區域經濟合作的重要紐帶,為雲南對外開放注入金融動能。
扎根鄉村基層 助力振興發展
鄉村振興,金融先行。富滇銀行的金融特派員們深入鄉村田野,既當“資金供給者”,又做“金融宣傳員”,讓金融活水真正流淌在田間地頭,滋養鄉村發展的沃土。
派駐普洱市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動馬鎮的付停志,是富滇銀行普洱孟連支行的一名公司客戶經理。一年來,他帶着3000余份宣傳手冊,走進村寨、田間與集市,開展金融知識講座30余場,用村民聽得懂的語言普及信貸、理財與防詐騙知識,手把手教村民使用手機銀行。同時,他為當地橡膠、咖啡、茶葉等特色農業合作社提供信貸支持,協調發放貸款400余筆、金額達3000余萬元,讓膠農能擴大生産、茶農敢投入擴種。
在麗江市古城區金山街道,富滇銀行麗江分行個人客戶經理李國蓮則將金融知識普及與鄉村振興結合,通過5場宣傳活動覆蓋千余名群眾,幫助村民守住“錢袋子”,同時協助6戶農戶與企業獲得300萬元信貸支持,成為村民信賴的“金融貼心人”。
在鄉村振興的戰場上,金融特派員們用腳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傾聽訴求,既解決了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資金難題,又提升了鄉村群眾的金融素養,讓金融服務成為推動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的重要力量。
從産業園區到邊境口岸,從城市到鄉村,富滇銀行的金融特派員們以“駐點+下沉”的模式,將金融服務的觸角延伸至最基層、最前沿。他們用“功成不必在我”的擔當與“功成必定有我”的實幹,讓金融活水精準滴灌雲嶺大地,不僅為雲南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更探索出一條金融深度融入地方經濟、服務實體經濟的有效路徑,為金融支持區域發展與邊疆穩定提供了寶貴實踐經驗。(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