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5 06/28 08:47:28
來源:新華社

打通群眾看病“最後一公里”——雲南“學三明、抓醫改”這樣做

字體:

  新華社昆明6月27日電 題:打通群眾看病“最後一公里”——雲南“學三明、抓醫改”這樣做

  新華社記者李恒、易嘉欣

  “上下一盤棋、左右共謀進”;“強學科、強縣級、強基層”;從“管慢病”到“約家醫”……近年來,國家衞生健康委全面推廣三明醫改經驗,支持指導各地醫改向縱深推進,雲南省因地制宜學習推廣三明醫改經驗,展現醫改新成效、新亮點。

  黨政一把手抓醫改,破解就醫難題

  堅持“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將醫改納入省委深改委重點工作統籌推進;建立深化醫改部門協作會商機制,形成全省醫改“上下一盤棋、左右共謀進”……雲南省副省長王學勤在國家衞生健康委27日於昆明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這樣&&。

  在優化投入保障機制方面,雲南省“十四五”以來醫療衞生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保持在11%左右,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同時,注重優化財政投入結構,進一步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2020年安排65億元對愛國衞生“7個專項行動”進行獎補,2023年還新增財政投入119億元,實施衞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有力推動全省衞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楚雄州州長張文旺説,通過黨政齊抓共管,當地構建起州、縣、鄉、村四級責任體系。近3年當地衞生健康支出佔比保持在10%以上;在績效分配上,進一步優化工資結構,2024年醫務人員固定收入佔比提高9個百分點。

  強基層優布局,讓群眾就近看好病

  如何讓優質醫療資源惠及邊疆和基層?雲南的答案是“強學科、強縣級、強基層”。

  王學勤介紹,聚焦“大病不出省”,雲南全力推進國家呼吸、心血管病、腫瘤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遴選建設一批國家、省級臨床重點專科;聚焦“一般病在市縣解決”,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和“千縣工程”“百縣工程”,縣域內就診率達92.8%;聚焦“日常疾病在基層解決”,推動鄉鎮衞生院優化布局、差異化發展和基層慢病標準化診療專科建設,全省98%的基層醫療衞生機構達到國家標準,2024年診療人次同比增長28.15%。

  玉溪市市長胡江輝介紹,當地與省外高水平醫院合作共建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4大專病中心,縣域醫共體內建設63個市級重點專科、92個基層特色科室。同時,當地還不斷提升市縣醫療服務能力,其中腫瘤市外住院量佔比下降6.2個百分點,縣域內住院量佔比達89%,優質醫療資源更均衡。

  楚雄州人民醫院作為區域醫療“龍頭”,通過“傳幫帶”提升整體水平。楚雄州人民醫院院長羅恒介紹,該院聚焦“急性心梗”“主動脈夾層”等危急重症,建成心血管疾病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構建急性胸痛15分鐘救治圈,2024年派出醫療專家、技術骨幹374人次,培訓基層醫務人員2000余名。

  中彝醫藥惠民,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是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理念。王學勤説,全省從“管慢病”到“約家醫”,促進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下降到15.14%,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比2020年提高10.6個百分點。

  楚雄州作為彝族醫藥的重要發源地和傳承區,在發揮中醫、彝醫特色和優勢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張文旺介紹,當地建成10個彝醫藥大師工作室,推動74項彝醫治療技術和20項彝醫護理技術應用於臨床,發布彝醫藥名詞術語230個,制定彝藥標準163個,推動中(彝)醫藥服務傳承創新。

  此外,當地還強化中(彝)醫藥診療設備應用,實現州縣鄉村四級中(彝)醫藥服務全覆蓋。同時,建成規模化中藥材種植基地35個,培育中藥材良種繁育基地13個,入選國家級“一村一品”中藥材專業村1個、省級10個、州級6個,2024年中(彝)醫藥和大健康産業産值突破400億元。(完)

【糾錯】 【責任編輯:丁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