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雲南舞蹈大家跳暨第三屆大理舞蹈季在大理三塔公園開幕,千人歡聚蒼山腳下,掀起最炫民族風。
楊繼培 攝
開幕式在白族舞蹈 《耍馬金花霸王鞭》中拉開了序幕,苗族舞蹈 《嘎蒙卡兜》 、彝族舞蹈 《巍山打歌》、中國古典舞《醉春風》等輪番上演,演員們身着絢麗多彩的民族服裝,翩翩起舞,舞姿多變而富有魅力,現場熱鬧非凡,觀眾紛紛拿出手機記錄下這美好瞬間。活動現場一位游客&&:“get到了雲南人的快樂!簡單又開心,隨處可舞隨時可舞,是熱愛舞蹈的人!”
錢融 攝
從昆明來到大理游玩的楊阿姨&&,自己平時就很喜歡去看一些舞蹈,之前也參加過一些打跳活動,但是都沒有今天千人打跳這麼熱鬧,感到非常興奮。“在蒼山腳下跳舞,藍天白雲,將大理的風情展現得淋漓盡致,希望這樣的活動能繼續辦下去,讓大理的非遺舞蹈能夠繼續傳承下去,讓大理舞蹈走向全世界!”
開幕式現場,來自漾濞縣民族文化工作團的成員告訴記者,這次舞蹈季活動,他們帶來省級非遺大刀舞表演,共有30人參與,其中有很多是00後。大刀舞是漾濞縣臘羅支系彝族地區的一種民間兵器舞,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漾濞縣當地彝族民間文藝家吉建富、吉建貴、吉用偉等帶着鄉親、學生上&表演,讓現場觀眾感受到雲南群眾愛舞蹈、愛生活的“精神氣兒”。據了解,其中幾位帶頭人今年還被評為了省級非遺傳承人。他們將帶領更多的年輕人走近民族舞蹈、愛上民族舞蹈。
馬雯 攝
楊繼培 攝
楊繼培 攝
楊繼培 攝
大理,是一片充滿靈性與詩意的土地,是人人皆會起舞的風花雪月之地。大理渾然天成的生態美景、厚重的歷史文化、多彩的民族風情,使其成為舞蹈創作、采風、表演的一方沃土,為舞蹈藝術提供了無盡的靈感源泉。從古至今,大理的民族舞蹈文化源遠流長,白族的霸王鞭、彝族的跳菜等獨具特色的舞蹈形式,猶如璀璨的明珠,閃耀在中華民族舞蹈藝術的寶庫之中。這些優秀的舞蹈藝術形式,不僅是大理人民的驕傲,更是中國舞蹈藝術的瑰寶。
以舞為媒,搭建&&,切磋技藝,本次大理舞蹈季活動將全面展示民族民間舞蹈藝術的獨特魅力,彰顯大理民族文化內涵和底蘊,推動大理文化和旅游繁榮發展,展示新時代大理美好形象,傳承和弘揚雲南優秀民族民間舞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養一批“群眾舞蹈家”“群眾舞星” “群眾網紅”。
活動以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舞蹈,跳出雲南各民族建設美麗家園的火熱場景和幸福生活,探索民族民間舞蹈技藝與鄉村旅游、節慶旅游和非遺文創旅游融合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新産品,促進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以歌舞為主題的文旅産業發展,深度傳播地方文化符號,讓國內外游客在“游山玩水”到“游文賞藝”間,進一步沉浸式體驗“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助推大理“在大理愛上生活”“中國最佳愛情表白地”城市形象宣傳。
活動由北京舞蹈學院指導,雲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中共大理州委、大理州人民政府主辦,中共大理州委宣傳部、雲南省文化館、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雲南楊麗萍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承辦,大理州群藝館、大理州白劇團、大理旅游集團、大理州舞蹈家協會、12縣市文化和旅游局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