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3 12/13 16:26:12
來源:雲南網

雲南:無障礙環境建得好不好?殘障人士來“打分”

字體:

  生活中,無障礙環境建設規範與否,直接決定了殘障人士是否敢於出門且通暢無礙。

  10月28日,“無障有愛,共享新時代”無障礙環境督導體驗活動在昆明長水國際機場舉行,由60余名盲人、肢體殘疾人代表組成的“無障礙環境督導員”團隊乘坐地鐵來到機場,體驗地鐵、機場無障礙環境建設情況,並於下午前往昆明市博物館繼續體驗。主辦方還以座談的形式,請殘障人士對昆明無障礙環境建設提出意見和建議。

  本次活動由雲南省殘聯主辦,雲南省盲人協會、雲南省肢殘人協會、昆明市綏江商會承辦,旨在擴大社會對無障礙環境建設的知曉度和參與度,進一步推動雲南省無障礙環境的建設。

  60余名“督導員”體驗“無障礙出行”

  一大早,49歲的音樂老師康靜帶着自己的導盲犬“邦德”,乘坐地鐵6號線來到昆明長水國際機場。一路上,“邦德”帶着主人一路暢通無阻,抵達機場後,完成使命的它靜靜地趴在地上,依偎在主人身旁。

“無障礙環境督導員”團隊乘坐地鐵來到機場。

  “現在大家對導盲犬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了,乘坐地鐵、公交,都可以暢通無阻。”康靜的雙眼只有微弱的光感,平日裏無論是工作還是出門,她都必須帶上“邦德”,這只經過嚴格訓練的拉布拉多導盲犬個性溫和、基本不發出聲響,已經陪伴了康靜2年。它能記住7條路線,即便是陌生路線,只要主人根據導航發出“向左”“向右”的指令,“邦德”都能迅速反應並正確指引道路。

  在昆明長水國際機場,包括康靜在內的“督導員”們,親身體驗了櫃&值機、安檢、模擬登機等環節。在工作人員的全程陪伴下,康靜帶着“邦德”順利乘坐無障礙電梯,前往出發層,工作人員熱情地將康靜帶到值機櫃&,模擬辦理值機手續。之後,康靜在工作人員的引領下,通過機場的愛心通道完成安檢,順利“登機”。

  “像我們視障人群,要識別身邊陪護的人員,全靠聲音。今天這位工作人員非常細心,全程引導都會作細緻的提醒,整個體驗過程非常順暢。”康靜和記者聊天的間隙,工作人員還貼心地為她送上熱水。

  西山區肢殘協會主席羅鋒也是當天的體驗者之一,從小肢體殘疾的他在生活中遇到過很多不便。當天工作人員小心翼翼調轉方向,背對電梯將羅鋒推入無障礙電梯,以保證他的安全。進入安檢環節,羅鋒在工作人員的攙扶下,通過愛心通道,完成安檢。值得一提的是,從上地鐵到最終乘機,羅鋒的輪椅可以一路陪伴着他。“今天總體感覺挺順暢,非常棒,東航的工作人員對於殘疾人呵護也非常到位。”羅鋒説。

  “從乘客購票開始,就可以免費預約一對一的陪護服務。針對行動不便的旅客,過了安檢之後,我們會有免費的電瓶車提供,將其送到登機口。”機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康靜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順利“登機”。

  祥鵬航空工作人員介紹,針對特殊的旅客,他們會安排特殊通道優先登機。一般可折疊的輪椅,可以帶上飛機.如果帶鋰電池的輪椅,則需要辦理托運,機場也會為他們提供輪椅。待旅客登機時,工作人員會與機組人員做好交接,如旅客落地後仍需陪護,機組工作人員也會與地面工作人員及時做好交接。

  ​建議打通無障礙“最後一米”

  無障礙環境建設,不僅包括配備無障礙設施,還包括提供無障礙社會服務。在上午體驗結束後,“督導員”們對於地鐵、機場的無障礙環境連連稱讚,但同時也提出了日常生活中遭遇的不便。

  在雲南省殘聯副主席、省盲協主席汪靖人看來,昆明地鐵、機場、高鐵在無障礙環境建設都非常人性化,但盲人公交出行仍然存在障礙,主要體現在乘車時不知道來的是幾路車,在這方面深圳、成都等城市已經開始使用無障礙系統,幫助盲人順利乘車,希望昆明也能借鑒這些省份的做法,讓更多盲人能享受公交服務。

  此外,汪靖人提出,紅燈路口也存在提示聲不明確的情況。“比如,語音提示綠燈請通行,但我們不知道是哪個方向的綠燈。”他希望,昆明無障礙環境建設過程中能充分考慮這些因素。

  “盲道本來是方便我們視障人群的,但因為頻繁被佔用,順着盲道走很容易摔倒。”生活中,康靜帶着“邦德”進商場、外出住酒店,偶爾還是會受到阻攔。因為大家對專業的導盲犬認識還不足,很多公共場所不允許導盲犬進入。

羅鋒在工作人員的陪護下乘坐無障礙電梯。

  從小肢體殘疾的羅鋒見證了昆明無障礙設施的不斷完善,他期待能真正打通無障礙“最後一米”。比如,有的公園為了防止電動車&&焊接了欄杆,這也導致輪椅無法進入。一些小區雖然建設了坡道,但因為坡度太陡,輪椅&&並不方便。此外,肢體殘疾的人群也無法單獨乘坐公交車。

  省殘聯:將邀請多個部門共同參與督導體驗

  今年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正式施行,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聚焦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問題,從設施建設、信息交流等方面全面系統地作出規定,填補了以往法律政策在無障礙環境建設方面的一些操作性規範空白。立法充滿了溫度,為改善民生服務提供了有力支撐。

  省殘聯相關負責人介紹,雲南共有持證殘疾人149.8萬人,其中視力殘疾18.1萬,肢體殘疾79.6萬,省殘聯今年設置“無障礙環境建設督導機制”,其主要目的,也是為了檢驗城市無障礙環境建設情況。目前,全省100余名督導員主要來自各殘疾人專門協會。

  下一步,省殘聯將爭取&&住建、工信、民政、老齡委等部門共同加入,對於督導體驗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共同推動雲南無障礙環境建設,讓殘疾人生活有“愛”無“礙”。(記者 期俊軍)

【糾錯】 【責任編輯: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