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鏈補鏈強鏈 科技支撐雲南“土特産”高品質發展①】找尋小糯玉米造福一方的科技密碼-新華網
雲南頻道 > 資訊 > 正文
2023 09/22 09:15:45
來源:雲南省農業科學院

【延鏈補鏈強鏈 科技支撐雲南“土特産”高品質發展①】找尋小糯玉米造福一方的科技密碼

字體:

傣族農戶穿梭在玉米種植地(資料圖)。雲南省農科院農産品加工研究所 供圖

  如何把“土特産”這3個字琢磨透?如何依托農業農村特色資源,推動鄉村産業全鏈條升級,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這是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農産品加工研究所今年以來聚焦的重點問題。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是雲南省重要的糯玉米生産基地,出産的小糯玉米是該地區最具地域特色、最具競爭優勢的“土特産”代表之一。2022年,西雙版納小糯玉米種植面積達9.6萬畝,産量7.68萬噸,年産小糯玉米近4億穗。

 科技加持 玉米鎖鮮

  隨著真空包裝技術的興起,産品銷售半徑及銷售周期有效延長,西雙版納小糯玉米因其特殊的口感和獨特的風味,市場需求持續增長。

  但是,長期以來,在真空包裝小糯玉米加工過程中,如何實現玉米鎖鮮、護色、護味及口感還原,長期困擾著加工企業,也成了整個行業的“卡脖子”問題。同時,因生長差異,加工過程中原料利用率長期在60%左右,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嚴重制約了小糯玉米産業的健康發展。

真空包裝小糯玉米産品(資料圖)。雲南省農科院農産品加工研究所 供圖

  雲南省農科院農産品加工研究所長期致力于服務雲南農産品加工事業,解決行業共性、關鍵性問題。科技人員經過多次實地調研,了解到小糯玉米加工過程中的實際困難,開展了多項攻關研究。

  經過不懈努力,科研團隊找到了改善品質的有效方法,通過對玉米加工適宜性品種選擇、採收標準、加工工藝、包裝材料等各環節進行調整,在保留小糯玉米原有營養成分的基礎上,使其口感更鮮嫩、香味更獨特,真正實現了品質的提升。

  支柱産業 造福一方

  西雙版納尋尚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從事小糯玉米種植、加工、銷售,是西雙版納州龍頭企業之一,現有簽約和種植基地8000畝,年産鮮玉米2.5萬噸,以合同、合作等方式帶動農戶300余戶,戶均增收1萬元。

  “受專業限制,如何保持加工後的小糯玉米的色香味形,總是沒能取得理想效果,直到得到加工所老師的幫助,很多問題才迎刃而解,公司的産品銷量和復購率有了質的飛躍。公司有信心繼續擴大産能,應用多種加工模式,有望將玉米原料利用率提高到90%。同時通過帶動作用,一年內打造年收入10萬元農戶50個,年收入8萬元農戶50個。”該公司負責人羅麗萍介紹,目前公司已和多個商超、電商平臺等合作,聯農帶農效果得到進一步提升,已經把小糯玉米做成了雲南的“一張名片”。

工廠照片(資料圖)。雲南省農科院農産品加工研究所 供圖

 內優結構 外擴市場

  雲南省農科院農産品加工研究所所長王暉介紹,雲南省農科院農産品加工研究所作為雲南省唯一專業從事農産品加工領域科技攻關的省級科研機構,宗旨就是為雲南“土特産”延鏈補鏈強鏈。解決小糯玉米加工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使小糯玉米“飄香”省內外,真正服務地方支柱産業,促進農産品提質增效、造福群眾。

  “我種了幾十畝小糯玉米,但是以前銷售價格一直不穩定,自從加工廠建在我們這裏以後,工廠按保底價收購小糯玉米,行情好的時候還會多給錢,一年一畝比種植普通玉米能多收1500元,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種植戶岩溫罕説道。

  農産品精深加工一頭連著農業、農村和農民,一頭連著工業、城市和市民,是産業振興的重要一環,得益于新科學技術的加持,雲南高原特色農業産業鏈進一步延伸,産業附加值進一步提升。(完)(李榮輝)

【糾錯】 【責任編輯: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