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3 08/01 21:48:04
來源:新華網

擁軍優屬優良傳統,雲南這個小山村代代賡續!

字體:

  從挑柴擔水,送一碗米、幾個糍粑、一筐雞蛋,到耕田種地、幫做農活,再到如今的自願捐贈慰問金,幾十年過去,在雲南省臨滄市雲縣茂蘭鎮的一個小山村,擁軍優屬的方式在發生變化,這份情誼始終如一。

  這個村子叫溫平村,是一個集山區、半山區和低熱河谷區于一體的普通村寨。過去數十年來,這裏的老百姓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一代接著一代傳承著擁軍優屬的好傳統。

溫平村村組幹部來到軍屬家庭送溫暖。王應良攝

  2022年上半年,在父老鄉親的殷切期盼下,18歲的字燦楊參軍入伍。今年春節,他沒能回家跟父母團聚。大年初二這天早上,村民們相約過來他家嘮家常送祝福,還送去6000多元慰問金。

  溫平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楊應榮介紹,這是各家各戶年前自願捐贈的,算是大夥的一份心意,讓軍人家屬感受到應有的關心關懷。

  很早之前,溫平村就積極響應國家有關政策,全力支援徵兵工作,並切實解決好青少年入伍後家中老人無人照料、缺乏勞力等後顧之憂,讓入伍青年能全身心投身保家衛國的行動中。

  村裏老人回憶,60多年前,社會經濟條件相對較差。為減輕軍屬家庭負擔,每家每戶自發為入伍新兵家庭挑一捆柴、打一擔水。後來,隨著經濟條件改善,逢年過節村民們會給軍屬送些糍粑、米、雞蛋等生活物資。20世紀80年代起,溫平村的擁軍優屬方法轉變為無償幫助軍屬耕田種地、發展生産。

  李忠良是一位退役軍人。1978年參軍入伍,在部隊服役五年。服役期間,他家沒少得到父老鄉親的幫助。他説,1979年,當時的大隊組織了各生産隊幫忙建新房。當兵第三年,李忠良回家探親,發現新房子已建好,這讓他很受感動。

  近些年,溫平村日子越來越好。村民們商量,各家各戶自願捐款,村組統一登記,並由入伍軍人所在小組組長、村幹部一同前往軍屬家庭慰問。這樣的做法一直延續至今。

溫平村村民幫助軍屬家庭幹農活。王應良攝

  每逢大年初二,全村要對新入伍軍人家庭進行慰問,並代替入伍青年陪家人吃一頓團圓飯。楊應榮説,跟軍屬交心談心,及時了解他們在生産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以便及時幫助解決。平時誰家要是有個急事急活,大家都主動上去幫忙。

  多年來,在擁軍優屬優良傳統的耳濡目染下,溫平村的一些適齡青年紛紛響應號召,選擇參軍入伍、報效祖國,入伍人數達60多人。目前,全村有現役軍人5人,退伍軍人25人。

  李志祥自幼便樹立了參軍報國的理想。 2010年底,他光榮入伍,到部隊後牢記父老鄉親囑托,嚴格要求自己,刻苦提升本領,得到部隊肯定,榮獲三等功一次。如今,李志祥服役結束,回到地方工作,準備為家鄉建設再立新功。

  時代在變,村民們擁軍優屬的情誼始終不變。雲縣縣委常委、人武部部長雷超説,溫平村在擁軍優屬路上代代賡續,書寫出了一曲曲不同時代的擁軍優屬優美讚歌。(王應良、王勇、崔芳)

【糾錯】 【責任編輯: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