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昆明7月26日電(記者 何春好)近日,記者走進位於雲南省維西傈僳族自治縣的特色農業扶貧開發有限公司生産車間,看到正投入生産的岩瓦炒雞項目正在進行雞塊炒制加工,車間裏陣陣香味撲鼻。

“這條生産線還可以生産藏香豬、牦牛肉、炒雞、食用菌等口味的自熱米飯和各類定制預製菜産品。”該公司技術顧問徐雁翔介紹,生産線投産以後,每天最高加工量可達到1噸。

在助農品牌“安嘖嘖”袋裝食品的包裝車間,工作人員正把用魔芋為原料做成的“素毛肚”速食品分裝入盒。這種産品分為多種口味,口感爽脆。“一吃就停不下來,産品深受市場青睞,自上市以來已銷售136.6噸。”徐雁翔説。
據悉,維西縣特色農業扶貧開發有限公司由是由維西縣政府整合中國南方電網公司對口幫扶資金,於2016年1⽉成⽴,在脫貧攻堅及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期間由南⽅電⽹公司幫扶經營,在全國開創了扶貧模式先河,曾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自公司成立以來,該公司聚焦“魔芋深加工、食用菌、核桃油、傈山岩瓦炒雞”四個地方特色産品,整合食用菌、糧油米麵類等80余個産品進行銷售,截至目前,累計銷售額已突破1.2億元,帶動迪慶州三縣一區15個農産品公司和9個農村新型經營主體增收。
“2023年預期銷售額可達3300萬元。”維西縣特色農業扶貧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宋小坤説,為幫助群眾增收致富,扶貧公司目前開展深加工的魔芋系列産品、核桃油、岩瓦炒雞等,所用原材料全部就地取材,依託“公司+精深加工+合作社+産業鏈”運營模式,逐步將“輸血”式幫扶轉變為“造血”式幫扶。
近年來,通過創新組織、銷售模式和收益惠農機制,該公司不斷優化産業布局,與當地合作社、農戶手牽手鞏固拓展高原特色農業産業,通過簽訂原材料訂單,帶動當地辣椒、香菇、木瓜、魔芋、核桃、大米等農産品的深加工和整體銷售,同時提供部分就業崗位,拓寬當地農戶穩定增收渠道。

在企業生産經營不斷向好的同時,扶貧公司積極構建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一方面引入職業經理人,另一方面,探索“合作社+扶貧公司+大型商超+消費者”“四位一體”的訂單模式,推動拓展産品營銷渠道,助力消費幫扶。(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