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正文

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書寫開放奇蹟

作者: 劉玉龍    來源: 霍爾果斯市融媒體中心    日期: 2024-11-26

  跨境物流蓬勃發展、跨境金融合作不斷深化、文化傳播和展覽展示功能不斷增強……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揭牌成立一周年,5.6平方公里的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以下簡稱合作中心)正不斷釋放發展活力,書寫着開放奇蹟。

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航拍

  今年3月6日,首批國産汽車通過“5034”海關監管模式進入合作中心展示銷售,9天后,一輛長安SUV被哈薩克斯坦公民順利提走。10月28日,汽車跨境維修模式正式落地合作中心,整車“5034”跨境零售新模式功能日漸完善。

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首單商品車出境。劉玉龍 攝

  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麗娟説:“一年時間,合作中心已展出63輛不同型號的國産汽車,面向哈薩克斯坦消費者提供零售服務。此外,還增設了汽車上牌、保險、保養、維修、零配件供應及信貸購車等增值服務,逐步構建完善的汽車銷售及服務體系。”

  整車“5034”跨境零售新模式不僅讓合作中心打造國際汽車展示交易中心的目標又前進了一步,還為汽車企業和海外消費者帶來了諸多好處。一是將“5034”監管方式拓展應用至合作中心,實現了國産商品車以保稅狀態在合作中心與綜保區間靈活調動,為企業提供庫存管理和資金使用的有效路徑,可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銷售策略。二是將商品車的展示、試駕、預訂和提車等所有購車環節集中在合作中心完成,為消費者提供了便捷的購車流程以及高效的購車體驗。三是實現汽車製造商直接面向國際消費者,減少傳統汽車出口過程中的分銷商、代理商等多個中間環節,使國産商品車在展示零售中價格透明、成本可控。

  王麗娟説:“我們將制定並實施合作中心汽車展銷制度、流程,促進業態規範有序發展和上下游配套在合作中心集聚生長,為中國汽車品牌拓展亞歐市場搭建平台。同時,持續推動合作中心與綜合保稅區聯動發展,充分發揮‘前店後倉、前店後廠’功能優勢,助力國産商品車進軍中亞、中東市場。”

  走進霍爾果斯義烏國際商貿城,除了熙熙攘攘的中外游客,最吸睛的就是門店裏的各種直播場景,主播們有的為商品錄製視頻,有的舉着手機體驗式為網友介紹産品性能。霍爾果斯義烏國際商貿城(有限公司)董事長金興忠在合作中心組建了一支20餘人的多語種直播團隊,還簽約了中亞直播達人,在海外平台開展跨境直播帶貨,取得了不俗的效果。

跨境電商主播推介商品【資料圖】

  金興忠説:“每天的進出場人數高達10萬人次,影響力也在逐漸擴大,隨着簽約中亞達人的增加,預計粉絲量會達到2億人。”

  目前,霍爾果斯義烏國際商貿城(有限公司)通過引入多語種的短視頻、直播帶貨等手段,線下實體商鋪商品無縫對接線上平台,可以實現24小時不間斷的境外市場覆蓋,影響力也由哈薩克斯坦擴大到烏茲別克斯坦、俄羅斯等國家。

游客購買免稅商品。【資料圖】

  與國內直播不同,合作中心目前以維吾爾語、哈薩克語、俄語等多語種跨境直播為主,正在培育60多名小語種直播人才,並通過重構零售模式、規範直播網絡以及優化配套環節等多個方面的創新,全力打造跨境電商國際直播區。

  規範跨境直播網絡通道,使用統一的跨境專線是其中的亮點。合作中心跨境電商直播商家與中國電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建設了千兆跨境專線,利用5G切片技術實現合作中心跨境網絡全覆蓋,並將試點平台擴大到多個國際電商網站。

  王麗娟説:“跨境直播還帶動了合作中心業態的提檔升級,家電品牌SOKANY、LUMABELLA,紡織品牌VITAC、C&E創藝廚具,電動工具品牌FINDER、YIAD等諸多中亞知名品牌專賣店入駐合作中心。跨境直播還帶動了跨境直播培訓機構、酒店和餐飲、夜間經濟等相關配套産業的發展。”

“電視中國劇場”項目《Bawrsak(包爾薩克)劇場》開播儀式現場【資料圖】

  從新疆自貿試驗區成立後中國與哈薩克斯坦首個影視文化交流項目《Bawrsak(包爾薩克)劇場開播儀式,到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伊犁)公共服務平台(霍爾果斯數字版權交易平台)暨霍爾果斯版權交易中心的揭牌,再到首屆霍爾果斯汽車外貿博覽會暨CNAUTO汽車裝備/工程機械跨境展、山東省市場採購貿易(霍爾果斯)出口商品展和霍交會的成功舉辦……合作中心用心用情為國內外企業搭建信息、資源、文化共享平台,建立更深層次的人文和貿易&&,有力地促進了中國與中亞國家間的經貿合作與交流。

  據霍爾果斯&&境邊防檢查站統計,截至11月25日,今年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進出人員突破660萬人次,同比增長77%,創2012年封關運營以來新高。隨着人流、物流、資金流等資源要素的集聚,涉外法律服務需求也在增長,聯合糾紛化解平台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

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聯合糾紛化解平台。馮海森 攝

  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聯合糾紛化解平台審判員孫振超説:“我們主要為合作中心的中外市場群體提供調解、諮詢、公證、訴訟等法律服務和保障,構建以人民調解為基礎,人民調解與行政調解、司法調解銜接聯動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體系,高效低成本就近化解合作中心的矛盾糾紛。”

群眾在矛盾調解室諮詢。馮海森 攝

  截至11月中旬,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聯合糾紛化解平台共受理民商事案件268件(其中涉外案件78件),訴前調解糾紛406件,辦理涉外及涉合作中心公證案件825件,平等保護中外經營主體合法權益,在合作中心初步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局面。

  為了進一步優化合作中心營商環境,有關部門(單位)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就平台運行出現的問題進行磋商。同時,依託平台建設,就對外投資、對外貿易、國際能源合作、交通與基礎設施建設、知識産權戰略協同等領域開展法律問題研究,推動制定雙邊、多邊協定,完善我國與中亞五國貿易發展的國際法律保障。

[信息發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22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