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同志,我們感覺被詐騙了,跟你們之前宣傳過的案例很像。”11月11日下午18時許,楊先生和王女士夫婦二人(75歲)來到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天山路派出所,向民警訴説兩天前自己接到的一通電話。對方自稱是湖南長沙市公安局的工作人員,告知她銀行卡涉嫌洗錢,這突如其來的指控,猶如一道晴天霹靂,讓王女士陷入了極度的恐慌之中。
詐騙分子極為狡猾和兇狠,他們恐嚇王女士,不允許她向當地公安機關報警,並通過快手與她進行視頻通話。在視頻中,假“警察”不斷催促王女士提供身份證號碼、銀行卡號及密碼、手機號等個人信息。
王女士和楊先生年齡較大,銀行卡內並無存款,大部分存款都在存摺裏。可貪婪的詐騙分子並未罷休,誘導王女士將存摺裏的全部錢財轉入銀行卡內,不然將會&&銀行凍結他們名下的所有資金。夫婦二人害怕極了,欲聽從假“警察”的指令,前往銀行把存摺裏的錢財轉入銀行卡。
假“警察”越是着急催促,夫婦二人越覺得蹊蹺,種種疑問涌上心頭,他們還是選擇來到派出所尋找幫助。就在他們前往派出所的這段時間,假“警察”還在通過快手一直給他們撥打視頻電話,妄圖繼續操控局勢。但正義從不會缺席,天山路派出所副所長張凱現場接通視頻電話,以二人家屬身份與對方通話,要求核實對方身份信息。假“警察”見陰謀敗露、惱羞成怒,挂斷了視頻電話。夫婦二人也徹底看清了假“警察”真面目,成功揭露了假“警察”的詐騙罪行。
最終,在民警的幫助下,夫婦二人保住了80萬元財産,民警在老人家屬到來後,囑咐及時更改老人的銀行卡信息和手機號,並詳細講解了冒充“公檢法”實施詐騙的相關案例及防範電信詐騙的知識。
如今,詐騙手段層出不窮。除了冒充“公檢法”詐騙外,還有網絡刷單詐騙,騙子以輕鬆賺錢為誘餌,讓受害人先小額刷單並返利,待受害人投入大筆資金後便消失無蹤,還有虛假投資理財詐騙,騙子聲稱有高回報的投資項目,一旦受害人轉賬,資金便有去無回。
面對這些花樣繁多的詐騙手段,我們要時刻保持警惕,不被恐嚇和誘惑所左右。公檢法機關絕不會通過電話、網絡辦案,更不會索要個人的銀行卡信息和密碼。遇到可疑情況,一定要向公安機關諮詢核實。
讓我們攜手共進,增強防範意識,用智慧和勇氣築牢反詐的防線,守護我們的財産安全,讓生活充滿陽光與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