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正文

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做好三個“+”法 畫好養老服務“幸福圈”

作者:    來源: 克拉瑪依區委宣傳部    日期: 2024-11-01

  近年來,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崑崙路街道南泉社區堅持黨建引領,緊盯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薄弱環節,通過做好三個“+”法,不斷將優質養老服務資源向老年人的“周邊、床邊、身邊”集聚,持續增強轄區老年人的幸福感,2023年榮獲全國示範性老年友好型社區。

  “醫療+養老”化解老人醫養康養難題。

  一是推動一體化運行。克拉瑪依區崑崙路街道南泉社區努力將鄰里共享中心日間照料中心、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進行資源整合,打造集“醫、養、康、樂”多重功能於一體的嵌入式養老服務平台。內設滿足老年人基礎醫療服務的日間托養房間,由醫生、護士、護理員組成醫養護一體化服務團隊,制定個體化的醫養護綜合服務方案,為老人提供醫療、護理和生活照料服務。二是強化技術整合。充分發揮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等醫療機構的設備和技術優勢,在基本醫療服務的基礎上,重點推出了中醫養生調理、康復治療和網上診療等便捷的醫療服務。三是用好家庭醫生。以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為重點,通過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與養老相結合,為其提供了家庭病床、慢病診療、護理上門服務等服務。截至目前,克拉瑪依區崑崙路街道南泉社區鏈結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等專業機構,已為老人開展看病、拿藥等服務1100餘人次,完成家庭醫生簽約服務1200餘人次。

  “家政+養老”給高品質養老生活聚力賦能。

  一是整闔家政力量。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設立“放心家政”服務窗口,將至善社工社會組織、融匯養老服務中心、物業服務企業等專業力量引駐社區合署辦公,開展針對性、專業化便民利民服務、養老服務、物業服務等,用安心的服務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質。二是提升專業水平。試點設置“家政小屋”服務站點,採取進駐、培訓、服務一體式服務方式,打造“服務+培訓+就業+調解”四種功能於一體的“15分鐘為老家政服務圈”。三是鏈結多方資源。聚焦老年群體“多元化”需求,充分挖掘成員單位優勢資源,廣泛開展上門義診、防電信詐騙、燃氣安全知識講座、重大疾病預防、康復治療等活動,用貼心的服務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福祉。截至目前,已為老人開展理髮、助浴、助餐等服務1300餘人次,為居民提供各類小維修1200余次,開展各類培訓惠及群眾710餘人次。

  “志願+養老”推動養老服務提質升級。

  一是用好紅色資源。積極引導“鐵老漢”志願者服務隊,吸納社區在職“紅細胞”黨員、退休老黨員、熱心公益事業的志願者等800余名成員組成的“新鮮血液”,服務內容涉及磨刀理髮、水電維修、政策宣講等各領域,為轄區老人送去源源不斷的幫助和溫暖。以“紅細胞”工程為載體,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緊扣孤寡、空巢、殘疾等特殊老人的需求,通過鄰里間早晚問候、日用品代購、聊天探望等志願服務,實現紅色服務“零距離”。二是搭好共建平台。進一步整合養老志願服務隊伍資源,搭建線上“南泉鐵老漢”“新時代紅細胞”微信小程序,用戶實名註冊登錄後通過“需求清單”模塊上傳困難訴求,“鐵老漢”志願服務隊及“紅細胞”黨員根據自身專長認領需求清單任務並提供線下服務,將社區周圍的超市、藥店、理療點、社會組織、愛心企業、志願者納入到“為老服務聯盟”,推動為老服務區域共建精細化。三是強化互幫互助。依託社區特色志願服務隊伍,通過開展文藝節目共賞會、民情懇談會、“三助”志願服務等形式,在社區老鄰居、老朋友、老戰友、老同事、老同鄉之間搭建的“老友關愛圈”,實現互幫互助常態化。截至目前,開展民情懇談會、助醫、助潔、助樂等“為老”志願服務活動45場次,惠及群眾9200餘人次。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克拉瑪依區崑崙路街道南泉社區工作人員及志願者日日踐行的準則。今後,克拉瑪依區崑崙路街道南泉社區將積極回應老年人“就近養老”需求,以構建“15分鐘為老服務圈”為抓手,盤活養老服務資源和設施,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舒心的養老新生活。

  

[信息發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215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