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紮實推進農村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試點工作,順利延包,10月24日,霍爾果斯市農業農村局在伊車嘎善錫伯族鄉召開農村土地延包工作培訓會。

培訓現場
我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始於上世紀80年代,先後經歷過兩輪承包,第一輪承包期為1983年—1997年,為期15年,到期後國家提出延長承包期。第二輪承包期為30年,即1997年—2027年。培訓會上,新疆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客座教授姬新會詳細解讀了土地延包的政策背景、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項,通過案例分析、提問交流等形式,使參訓人員深刻認識到土地延包對於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係、保障農民土地權益、促進農業生産規模化經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並對如何申請延包、審核程序以及合同簽訂等具體操作進行了現場演示,讓大家更好地掌握相關政策和技能。

培訓現場
據了解,霍爾果斯市伊車嘎善錫伯族鄉土地面積共93476.59畝,柳樹渠村作為霍爾果斯市首個延包工作試點村,先行一年開展土地延包工作。此次延包工作與以往兩次有所不同,在簽訂承包合同的基礎上,土地要進行確權,頒證到戶,緩解農村土地的矛盾與糾紛。
赤哲嘎善村村委會主任郭永頂説:“農村基層幹部是開展延包工作的操盤手,通過本次培訓我明白了延包工作的政策、法律、要求和程序,為後續土地延包工作有序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霍爾果斯市農業農村局將與各鄉(街道)共同努力,加強土地延包政策的宣傳和解釋工作,並結合實際,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和措施。
霍爾果斯市農業農村局幹部徐世民説:“此次培訓旨在解決土地延包工作相關人員準確理解把握法律政策和工作程序及相關要求,解決延包重點難點問題,切實推動延包工作在霍爾果斯走深走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