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日暖陽的輕撫下,霍爾果斯市伊車嘎善錫伯族鄉加爾蘇村清泉花卉苗木産業園的玫瑰花競相綻放,不僅增添了絢麗的色彩,更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朵朵玫瑰競相開放
走進現代化的玫瑰花種植大棚,仿佛置身於花的海洋。紅的、黃的、粉的……朵朵玫瑰嬌艷欲滴,香氣四溢。據了解,産業園已成功培育了四個大棚的鮮切玫瑰,涵蓋了高原紅、香檳等多個市場需求旺盛的品種。
與傳統方式相比,大棚種植打破季節限制,通過精確控制氣溫和濕度,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延長了玫瑰花的生長周期,實現了四季采收,為村民提供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打包好的玫瑰花束
為進一步提升玫瑰花的品質和産量,産業園特地從雲南聘請了花卉專業專家仁錫周現場指導。他&&,産業園將全面引入水肥一體化設備,通過數字化管理,實現玫瑰花的規模化、集約化生産,既降低了生産成本,又提高了經濟效益。
“大家請看,這種枝條挺拔、花朵飽滿的玫瑰花是A級花,而這種枝條稍短、花朵略小的屬於B級花。”清泉花卉苗木産業園負責人吳斌細緻地為大家講解着花卉管護技術,“在産業園裏,每畝地大約有7500株玫瑰花。為了確保花的品質,我們嚴格控制花朵數量,一般2-3朵,得益於科學的種植管理和大棚設施,我們的玫瑰花每年可以收穫4-5次。”他算了一筆經濟賬:“按照目前的市場行情,每朵玫瑰花的售價2元左右,每個采收周期畝産10萬朵玫瑰花,扣除成本後,每畝地的凈收益在15萬元左右,經濟效益還是相當可觀的。”

仁錫周現場指導修剪花束
在包花車間,銷售部負責人秦江花正在與客戶溝通。得益於低廉的運輸成本和優質的鮮花品質,霍爾果斯玫瑰花一經上市便受到了廣泛歡迎。“我們已經與周邊30多家實體花店建立了穩定的産銷關係,同時還開放了個人和家庭觀光采摘業務,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秦江花説。

朵朵玫瑰競相開放
據悉,伊車嘎善錫伯族鄉計劃在現有基礎上再擴建27座大棚,共40畝地,可種植16萬株玫瑰,預計年産值650萬元。將通過“線上+線下”模式,加強與國內外花卉市場的對接,拓展銷售渠道,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花卉産業集群。

清泉花卉苗木産業園三期、四期航拍
伊車嘎善錫伯族鄉黨委副書記、鄉長郭川説:“發展特色産業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我們依託區域資源和産業優勢,大力發展花卉産業,不僅增加了農民收入,還激發了鄉村活力。我們將繼續擴大種植規模,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推動花卉産業向國際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