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正文

觀霍爾果斯 看開放中國

作者: 永程帆    來源: 霍爾果斯融媒體中心    日期: 2024-09-28

  霍爾果斯口岸位於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與哈薩克斯坦隔河相望,是中國西部歷史通關時間最長、綜合運量最大、自然環境最好、功能最為齊全的國家一類陸路口岸。國門,是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象徵,霍爾果斯第一代到第六代國門的變遷,折射出新中國的滄桑巨變。

霍爾果斯第六代國門

  秋日清晨,曦光初露,金色的光芒灑在霍爾果斯第六代國門上,國徽熠熠生輝,許多游客正在打卡拍照,空曠的廣場逐漸熱鬧起來。

  游客沈維君説:“我們從浙江來,特地到霍爾果斯口岸參觀,感覺這個國門真的特別壯觀,心裏由衷的感慨祖國是強大的、偉大的。衷心祝願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

  國門是霍爾果斯的地標性建築,第一代國門始建於20世紀60年代,此後不斷進行着升級換代,1996年,建成第四代國門。2000年以來,口岸進入新的發展期,在第四代國門的基礎上改建成第五代國門。2018年,第六代國門正式啟用,年通關能力提高到300萬噸,進出境人員年查驗能力達到500萬人次,實現了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節省60%的通關時間。歷經六代更迭,每一代都鐫刻着不同的時代印記,觸動着人們在歷史變遷中的鮮活記憶。

在霍爾果斯公路口岸,商品車正在出口。永程帆 攝

  姬虎是霍爾果斯騁翼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在這裡工作了整整28年,他説,霍爾果斯雖然不大,卻擠滿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淘金客”,大江南北各種語言在這裡匯聚,國門的變遷是百年口岸霍爾果斯最生動的縮寫。

  姬虎説:“剛到霍爾果斯做生意,那時候主要是通過第三代國門出口貨物,當時的國門比較簡樸,我們出口的也都是小百貨,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國門的基礎設施越來越齊全,尤其是第六代國門啟用後,過貨通道增多了,運輸能力也越來越大,公司承接的業務也從百貨發展到商品車、大型機械等各個領域。我們將借助‘一帶一路’的東風,為霍爾果斯高質量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國門巍巍屹立,外貿蓬勃發展。據資料記載,1993年,霍爾果斯口岸進出口貨物67萬噸,實現對外交易額1.1億元人民幣,收兌外匯8000萬美元。2023年,霍爾果斯口岸貨運量增長至4178.4萬噸,進出口貨運量連續8年位居新疆之首。除了通關數量的變化,&&境貨物種類也在發生改變,由以前單一的百貨、服裝到現在的機電設備、電子産品、農副産品等,越來越多的“中國製造”選擇從霍爾果斯國門走向中亞、歐洲市場。

在霍爾果斯公路口岸旅檢大廳,&&境旅客正在有序通關。永程帆 攝

  一“門”之隔,中哈雙方的企業和民眾共享着邊貿發展帶來的紅利。在霍爾果斯公路口岸旅檢大廳,中亞以及歐洲的客商絡繹不絕。來自哈薩克斯坦的加薩諾夫·福阿德·哈桑·奧格雷剛一入境,就迫不及待地來見中國的合作夥伴。

  Autohous董事加薩諾夫·福阿德·哈桑·奧格雷説:“我們主要是做汽車出口業務,對中國汽車的需求非常高,而霍爾果斯又恰好有這個&&,所以合作非常愉快。”

  從千年驛站到百年口岸再到聯通中亞、西亞、歐洲的黃金支點,霍爾果斯商貿發展踏上新征程,展現出更為重要的地位與作用,屹立在藍天白雲下,第六代國門靜靜地守護着邊貿的繁榮。

[信息發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206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