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忠實的記錄者,也是最好的見證者。2014年9月26日,霍爾果斯市掛牌成立,開啟了城市建設新紀元,也翻開了經濟發展新篇章。

從“一張白紙”着墨,霍爾果斯進入了第十個年頭。十年來,霍爾果斯人櫛風沐雨、艱苦奮鬥,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幹,經濟發展活力滿滿,改革創新成果豐碩。全市生産總值從2015年的62億元提高到2023年的218.55億元,是2015年的3.5倍。
工業增長有速度
在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清水河配套園區新疆中超新能源電力科技有限公司低壓生産車間,機械高速運轉,袁忠和同事們身穿工作服,正在緊張地作業,拉絲、絞線、絕緣、成纜……一派繁忙的景象。
“2015年,公司落地清水河配套園區,我是第一批生産工人,當時這裡四處都是空地,建築物很少,一片荒涼。現在變化真的很大,到處都是現代化的廠房,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袁忠回憶。

技術創新是企業持續發展、提升産品市場競爭力的源頭活水。新疆中超新能源電力科技有限公司緊緊圍繞“做強主業、做優多元、做大實體”的發展思路,先後投入2000余萬元用於産品研發,目前已擁有實用新型專利19項、發明專利1項,正在實審階段發明專利2項,新立項發明專利2項,産品包含中低壓電力電纜、架空線、集束線、布電線等上萬種規格型號。
發生變化的不僅是清水河配套園區,霍爾果斯城區血脈也在涌動,南部産業園區、工業園區、綜合保稅區拔地而起,生産加工、裝備製造企業不斷落地,外貿出口紅紅火火。十年來,霍爾果斯把強工業放在發展的重要位置,實施建鏈延鏈補鏈強鏈行動,加快改造傳統産業、壯大特色優勢産業、大力發展新興産業。目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有52家,相較建市之初工業總産值增長24.9倍,2023年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一區三園實現規上工業總産值103.58億元,是2014年的8.63倍。
農業發展高質量
走進霍爾果斯現代農業科技産業園現代化科技大棚,番茄特有的清香撲鼻而來,綠葉黃花掩映下一簇簇、一串串“紅果果”鮮艷誘人。霍爾果斯農業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小鋒正在指導工人採摘番茄,這些番茄將在分揀、包裝後發往疆內外各銷售網點。

“霍爾果斯的交通區位條件非常好,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非常適合發展設施農業。”張小鋒説。
2020年,霍爾果斯現代農業科技産業園項目開工建設,計劃總投資10億元,溫室大棚面積1000畝,設有機果蔬生産區、科研培訓區和物流加工區,以純天然綠色水果蔬菜種植為主,建設集種植、育苗、分揀、包裝、冷藏、物流、觀光、銷售為一體的設施農業生態園區。“我們主要是訂單農業,現在深受消費者喜愛的産品‘普羅旺斯’‘串收番茄’每日産量約20噸,主要銷往疆內以及上海、鄭州、蘇州等城市。作為一名霍爾果斯人,我的心願就是推動霍爾果斯現代智慧農業更好發展,讓大家都能吃上來自霍爾果斯、充滿陽光味道的美味果蔬。”張小鋒充滿期待。

近年來,霍爾果斯始終堅持穩糧、優果、強畜、興特色的發展方向,積極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支持龍頭企業加快技術改造、裝備升級和模式創新,小麥、玉米等作物的單産量不斷提高,林果業持續提質增效,農産品附加值實現持續提升,産業化步伐持續加快。
數據顯示,2015年霍爾果斯農林牧漁業總産值3.71億元,2023年增長至11.12億元。
生活充滿煙火氣
中午14時,位於霍爾果斯市友誼路的馬力克大盤雞店內,負責人周小紅正在為顧客點餐,音樂聲縈繞耳邊,烤肉香味四溢,樓上樓下擠滿了就餐的顧客。

“我是2012年6月來到霍爾果斯的,當時到處都是工地,市區餐廳數量不多。為了刺激消費,政府大力發展夜經濟,友誼路兩旁布上了各類燈飾,商家紛紛推出各類活動,我也擺起了烤肉架,人氣越來越旺。”周小紅説,這些年,霍爾果斯的變化太大了,路變寬了,樓房多了,環境美了,我們也在這裡安了家,店裏的好幾個員工買了房子,大家都深深愛上了這座有溫度的城市。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為滿足群眾對日常經營消費和城市“煙火氣”的需求,霍爾果斯堅持精細化管理與人性化服務相結合,持續打造便民服務圈和特色商業街區,讓城市文明與“煙火氣”結伴同行。通過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加大政策落實力度,支持民營經濟發展,讓更多市場主體進得來、發展好、做得大。
據統計,2023年,霍爾果斯新登記市場主體4277戶,市場主體總數達到15043戶,其中個體工商戶5736戶,相比2014年分別增長407.3%、418.3%。

十年篳路藍縷,十年砥礪奮進。從建設起步到經濟發展,從産業提檔到煙火氣越來越濃郁,霍爾果斯人只爭朝夕、不負韶華,一路步履鏗鏘,書寫着屬於自己的光榮與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