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10年砥礪奮進,曾經的邊陲城市已成為我國改革創新、擴大開放的試驗田和最前沿,霍爾果斯正發生着壯闊巨變。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霍爾果斯發展,自治區“一港、兩區、五大中心、口岸經濟帶”規劃布局將霍爾果斯置於核心地位,賦予先行先試、自治區級管理權限,伊犁州全力支持霍爾果斯建設,形成集“開發區+綜保區+配套區+自貿試驗區”於一體的政策疊加優勢,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7×24小時通關模式極大地提升了商品車出口效率,中哈互免簽證落地實施,中方駕駛員能直接駕駛商品車出境,大大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霍爾果斯昊誠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是伊犁州最早從事商品車出口業務的企業,也是開放紅利的受益者。“從最初的每年出口幾十台車發展到現在的上萬台,貿易額從幾百萬美元發展到現在的4億多美元,出口品類也從工程機械擴展到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這些數據的變化不僅反映了國外客戶對國産汽車品牌的認可,也是霍爾果斯開放、政策優勢的體現。”霍爾果斯昊誠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梁浩&&。

隨着進出口貨運量的逐年增長,國內外客戶對監管倉功能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以百貨、設備、跨境電商、國際商品集採中心服務於一體的智能物流園應運而生。作為霍爾果斯口岸最大的海關監管倉庫,霍爾果斯陸港國際物流園總建築面積5.2萬平方米,分為A、B兩區,包括1個冷鏈庫、4個百貨庫及2個跨境電商庫,目前與物流園合作的中外商戶已超過100家。霍爾果斯陸港國際物流園總經理助理曹元説:“我們不斷完善園區綜合服務功能,電商貨物可在庫內完成申報、查驗等流程,實現快速通關。目前我們正在申報郵政三合一服務平台和肉類、糧食指定查驗平台,為企業提供最便捷的通道、最高效的服務和最舒適的環境。”

總面積5.6平方公里的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是我國與其他國家建立的首個跨境經濟合作區,於2012年封關運營,實行“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境內關外”管理模式,中哈兩國公民及第三國公民不用簽證,憑護照或&&境通行證就可以自由&&兩國區域進行洽談、貿易,每人每天可攜帶8000元的免稅商品。位於合作中心哈方區域的上海易鼎投資有限公司在這裡經營已有10年時間,公司落地之初僅有中哈兩國商戶進行貿易,如今已經拓展到15個國家的商戶,産品種類也從化粧品豐富到食品、保健品、煙酒、商品車和中高端電子産品。上海易鼎投資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巴勒江·葉爾夏特説:“合作中心有橫跨兩國的區位和特殊政策優勢,經過幾年的發展,公司已經簽約了日本、韓國、法國、俄羅斯、美國等國家的商戶落地,最近還有波蘭和亞美尼亞的客商來考察,霍爾果斯真是一座成就事業的國際化城市。”

數據顯示,合作中心封關運營之初,全年共驗放&&園人員17萬人次,而今年1至8月就已突破了400萬人次。十年來,合作中心的功能不斷完善,有31個重點項目建成運營,涉及商品展示、星級酒店、餐飲娛樂、商業設施、金融服務等領域。
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重要節點城市,霍爾果斯積極推進口岸經濟帶建設,在做大通道經濟、做活商貿物流、做強産業集群等方面下功夫,釋放發展新動能。進入8月,新疆果蔬商品迎來出口旺季,霍爾果斯金億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每天都有70車果蔬商品從霍爾果斯口岸出口到中亞國家。“經過10多年的發展,公司在經營範圍、進出口貿易額、業務板塊等方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當初的果蔬出口拓展到百貨、設備、新能源汽車等業務,並且都做到了行業前列。去年公司的進出口貿易額達到了15.3億美元,大約是十年前的50倍,可以説,金億的飛速發展就是霍爾果斯對外開放的縮影。”霍爾果斯金億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業務經理袁成説。

2023年,霍爾果斯實現進出口貨運量4178.4萬噸,同比增長4.4%。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101億元,同比增長79.4% ,實際利用外資6500萬美元,居全疆首位。

中流擊水,浪遏飛舟,奮楫者先。如今,霍爾果斯已擁有經濟開發區、合作中心、國家一類口岸、沿邊開發開放示範區、陸上邊境口岸型國家物流樞紐、綜合保稅區、邊民互市、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伊犁)、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霍爾果斯片區10個開放平台,外向型經濟邁入了發展快車道。在國家、自治區、自治州的大力支持下,霍爾果斯牢記囑託、感恩奮進、闊步向前,全面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努力打造促進中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示範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