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正文

【砥礪十年·向新出發】留住鄉愁 在變美的路上不斷前行

作者: 馬玲燕    來源: 霍爾果斯融媒體中心    日期: 2024-08-02

  十年很長,長到格局的改變;十年很短,短在日夜兼程中。改變和發展不負眾望,循着時間的節點回望過去,霍爾果斯通過補短板、強弱項、揚優勢、激活力,圍繞産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方面,以“千萬工程”為引領,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暖心惠民 鋪就“幸福路”

  “以前,我們這裡沒有通柏油路,去鄉里要1個多小時,現在路修到了家門口,不到半小時就到了。”興城街道幸福社區居民阿合勒拜·江拜感慨地説。

  阿合勒拜·江拜從小生活在幸福社區,趕着家裏的牛羊,趟過坑坑洼洼的巷道,一片塵土飛揚。每到牛羊銷售的時候就發愁,路不好走,只能拉出去賣,一來一回既耗時間又費人力。“現在路修的平平的,採購商都是上門來買,我們在家門口就把錢掙上了,很高興。”阿合勒拜·江拜笑着説。

  數據顯示,建市以來,霍爾果斯累計改擴建農村道路539公里,一條條縱橫交錯的農村公路,串起千家萬戶,連接起廣闊鄉村的新生活。

  向美而行 打造“棲息地”

  “以前到處堆着垃圾、雜物,衞生臟亂差,尤其到了夏天,更是臭氣沖天,可是現在完全不同了。”看著煥然一新的鄉村面貌,賽克山屋依社區居民於愛華一臉愜意。

  從原來的土坯磚房,到現在的彩鋼紅頂磚瓦房,於愛華看著自家整齊的院落,心情格外清爽。“大家都能自覺清掃房前屋後,確保社區衞生環境乾乾淨淨,對未來也就充滿信心。”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點任務,霍爾果斯結合愛國衞生運動,以“引導+宣傳+推進”的形式賦能鄉村治理,持續刷新人居環境“新顏值”。

  除了村莊面貌的整體提升,群眾關心的生活污水、衞生廁所等“關鍵小事”也有了解決方案,鄉村生活邁向宜居宜業。2022年起,霍爾果斯對農村污水治理進行整體規劃、分批推進。截至目前已鋪設污水管網89公里,建設3個污水處理終端,解決了6個村的污水排放和處理問題。“處理的生活廢水主要用於農業灌溉和綠化養護,不僅節約了資源也美化了環境。”霍爾果斯市生活污水處理站工作人員石小龍説。

  行走在霍爾果斯鄉村,一條條柏油路連接着村組,一幢幢白墻紅瓦的房子鑲嵌在田野綠林,一盞盞太陽能路燈照亮了村內的角角落落,一簇簇鮮花盛開在乾淨寬闊的村道兩旁……鄉村蝶變美如畫,幸福生活踏歌來。

  産業發展 鋪展“新畫卷”

  走進伊車嘎善錫伯族鄉加爾蘇村清泉花卉苗木繁育基地,連片的溫室大棚錯落有致。花卉種植戶吳雪晗正在忙碌着,長得像蓮花一樣的千佛手,石榴果實般的紅色漿果,全年生長的朧月,還有與星座契合的雙子座、摩羯座等多肉品種讓人眼花繚亂。近年來,伊車嘎善錫伯族鄉以創新理念引領鄉村振興,通過“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因地制宜發展花卉産業,建立了集種植、管理、銷售於一體的産業鏈,不僅讓鮮花産業邁向規模化、標準化、智能化,還扮靚了農旅市場,為壯大村集體經濟、鼓起群眾“錢袋子”提供了強力支撐,一株株鮮花綠植逐漸成為霍爾果斯的特色名片。

  目前,清泉花卉苗木繁育基地共有46座大棚,吸引2家合作社和6家企業入駐,帶動就業60餘人。

  作為葡萄之鄉,霍爾果斯市興城街道從最初的馬特、紅地球、夏黑,發展到現在的陽光玫瑰、玉波、藍寶石、A17、巨峰、南太湖、聚勝一號等10多個葡萄品種。卡拉巴克社區居民黃建玲種植葡萄已有8年時間,通過不斷地創新改良,葡萄産量逐年遞增。作為一名致富帶頭人,每年她在提供20余個就業崗位的同時,還主動教授種植技術,讓更多的群眾走上致富之路。

  鄉村要發展,環境是關鍵。一個個擦亮底色的美麗鄉村,通過大力發展生態經濟,鼓起鄉親們的錢袋子,把美麗鄉村保護好、建設好,留住根、守住魂、吸引人,才能讓“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好願景變為現實。

[信息發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188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