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麥浪,滿目金黃。霍爾果斯2萬畝冬小麥陸續進入收穫期,各村(社區)搶抓農時,有序開展夏收作業。
7月1日,霍爾果斯市伊車嘎善錫伯族鄉加爾蘇村村民洪永東的290畝冬小麥正在進行收割作業,大型收割機來回穿梭,一股股麥流從出糧口傾瀉而下,裝入車鬥,農業機械化讓收穫變得便捷又高效,一台收割機的日工作量可達到200畝左右。

(收割機在麥田中來回穿梭。劉玉龍 攝)
洪永東説:“有高效節水技術的加持,我們的水肥管理的好,今年畝産達到了700公斤,是近幾年收成最好的一年。機械化作業下,兩天時間就能完成收割任務,便於我們盡快投入到復播生産中去。”
夏收以來,市農業農村局結合鄉(街道)實際,聯合轄區鄉(村)級農業發展中心,派出3支農技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通過規範機手操作,測算麥茬高度及每平方米的遺漏麥穗數、麥粒數、雜質含量等情況,與收割前的數據比對測算,判斷機收減損情況。
市農業農村局農業科幹部徐世民説:“ 我們積極組織夏收服務與機收減損培訓,要求機收嚴格執行冬小麥的含水量、脫凈率、破碎率和損失率,割茬高度不高於15厘米的作業標準,降低收割機工作速度,確保機收損失率降到最低。”

(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測産作業。劉玉龍 攝)
為保障夏糧顆粒歸倉,霍爾果斯對全市小麥聯合收割機和操作手進行摸底,做好收穫機具調度,目前包括跨區作業機械在內,共有19輛機械保障小麥適期收割,為復播生産創造有利條件。
市農業農村局農業科科長呂佔亮説:“我們將加強農資執法檢查力度,堅決打擊壟斷市場、哄抬物價等行為,堅決杜絕假冒偽劣農資流入市場,並持續推廣大豆、油葵等復播作物種植技術,加大補貼政策宣傳力度,鼓勵種植戶開展復播種植,提高收入。”(記者:劉玉龍 通訊員:張世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