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搶抓生物科技産業發展黃金機遇期,進一步打通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伊寧園區生物科技産業技術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里”。6月30日,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伊寧園區生物醫藥産業五大科技創新平台舉行揭牌儀式。

(五大科技創新平台揭牌。董智傑 攝)
伊犁州副州長劉建林,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委員,伊寧園區黨工委書記凌江南,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執行會長雷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秘書長夏祖義,伊犁川寧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鄧旭衡為工程技術中心及伊犁科源檢測技術有限公司、伊犁科源環境技術有限公司、抗生素産業綠色低碳協同創新中心、生物毒理實驗室揭牌,這些科技創新平台均由伊犁川寧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清華大學院士錢易、哈薩克斯坦國立大學院士扎亞丹·博拉特汗·卡齊哈努利以及我國生物醫藥領域知名專家學者、醫藥企業代表近100人參加揭牌儀式。

(五大科技創新平台揭牌。董智傑 攝)
劉建林&&,伊犁川寧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以及全球較大規模的抗生素中間體供應商之一,也是伊犁州首家上市公司,希望企業充分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堅定發展信心、搶抓發展機遇,爭做創新創業的開拓者、産業升級的排頭兵,在推動伊犁州高質量發展中再立新功。

(生物毒理實驗室。董智傑 攝)
作為伊犁州生物醫藥龍頭企業,伊犁川寧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注重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對現有産品不斷改進和優化。此次揭牌的五大科技創新平台以工程技術中心為基礎,依託伊犁科源檢測技術有限公司、伊犁科源環境技術有限公司兩個平台,聯合科研院所打造抗生素産業綠色低碳協同創新中心和生物毒理實驗室,專注抗生素菌渣的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研究和推廣,以抗生素菌渣污染控制、改善環境質量為目標,開展抗生素菌渣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的創新、融合和系統集成,努力突破抗生素菌渣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領域的關鍵技術,推動我國抗生素原料藥生産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五大科技創新平台揭牌投用是伊犁州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具體實踐,也是新疆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全球抗生素産業的綠色發展提供了中國智慧。

(生物毒理實驗室。董智傑 攝)
據悉,工程技術中心已與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同濟大學、新疆大學、常州大學,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等知名高校及研究機構達成了合作協議。
伊犁川寧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鄧旭衡説:“工程技術中心的成立是伊犁川寧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積極響應國家環保政策,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企業、高校、科研機構之間的信息傳遞、知識流動和技術轉移,推進國家科技成果展示、交易的重要載體。我們將加大在環保領域的投入,融合各方科研力量,共同推動抗生素菌渣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領域的技術創新和應用推廣。”
伊寧園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許海濤説:“我們圍繞自治州打造伊犁河谷國家級大宗原料藥産業生産基地為目標,以生物科技産業園作為生物醫藥産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重要載體,推動科技創新賦能醫藥産業發展,促進醫藥科研成果突破,伊寧園區將持續聚焦‘延鏈補鏈’,吸引更多生物醫藥科研項目、企業、人才等創新資源向園區聚集。”
伊犁州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陳偉,州工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豐紅星及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揭牌儀式。(董智傑 通訊員:翟茹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