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麗大氣的塑膠操場,綠意盎然的校園,書聲瑯瑯的課堂……霍爾果斯的各所學校裏,處處洋溢着求知上進的笑臉,滿眼都是活潑奮發的朝氣。

教育是一座城市的靈魂,關乎城市的未來。霍爾果斯市委、市政府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聚焦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創建目標,大力改善辦學條件,加大教育投入,創新改革措施,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秋季,全市共有義務段學校6所,校園佔地面積507畝,校舍建築面積8.38萬平方米,體育運動場館面積6.47萬平方米。義務段教學班級136個,在校生5225人,教職工406人,其中專任教師330人。

霍爾果斯市莫乎爾中心學校黨支部書記安宇説:“之前我們學校的美術教室和音樂教室面積小,設備陳舊,也沒有風雨操場。為了改善辦學條件,市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對學校的體藝教室進行改建,有效提升了教育教學環境。”
為了均衡配置教師資源,讓每一個學生享受到優質教育,市政府先後&&了“城鄉一體化辦學規劃”“教師輪崗交流規劃”“教師能力提升工程”“書記校長職級制管理”等一系列教育深改措施,打破城鄉壁壘,實現教師資源共享。
王玉是霍爾果斯市絲路小學的一名美術老師,在伊車嘎善錫伯族鄉中心學校輪崗教學期間,她引導孩子把美好生活展示在每一幅繪畫作品裏,雖然畫風稚嫩,但是生動形象,表現力豐富。

“來伊車嘎善錫伯族鄉中心學校輪崗已經半年了,這裡的孩子開朗好學,對知識的渴望深深地打動了我。”王玉説。
霍爾果斯市絲路小學校長吳友玲説:“按照霍爾果斯市教師輪崗交流規劃,我們每年都會選派8-10名各學科的優秀骨幹教師到農村學校開展輪崗教學,實現了城鄉教育資源共享,農村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得到穩步提升。”
除了輪崗交流,霍爾果斯教育系統還實施“局管校聘”,實行全員教師競聘上崗,通過校內競聘、跨校競聘的方式,教師從學校人變為系統人,城鄉之間、校際之間的師資力量更加均衡,教育質量差異不斷縮小,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穩步推進。2023年來,已有330名教師競聘上崗,16名教師輪崗交流,佔符合條件教師總數的14.29%,其中骨幹教師佔比37.5%。

霍爾果斯市伊車嘎善錫伯族鄉中心學校黨支部書記王德宏説:“學校將交流來的優秀教師與本校骨幹教師搭班,通過‘一新一優’的教研機制,增強本校教研團隊的水平,經過輪崗後回歸的年輕教師又帶來了優質學校的教學經驗和方法,‘輪崗交流’真正實現了城鄉教育的雙贏。”
以體益智、以藝冶情。霍爾果斯市堅持“五育並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張揚學生的個性,努力實現“人人都成長,個個有特長”,讓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我參加了舞龍舞獅社團,爸爸媽媽都非常支持我,我覺得我的獅子舞得非常好,每次活動中都格外受關注。”霍爾果斯市絲路小學學生李宇澤説。
截至目前,全市共開設體育、藝術、科學、傳統文化等6類121個社團,社團活動的開展不僅讓孩子們的校園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也為學校優質均衡發展注入了更多活力,“一校一文化”“一校一特色”格局逐步形成。(記者:馬玲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