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民政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匯聚社會力量,重點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堅持因地制宜、多措並舉、綜合施策,不斷推動全區養老服務工作提質增效。
整合資源,養老服務專業化、品牌化運轉。一是通過積極培育、引進克拉瑪依融匯為老服務中心、樂齡社會工作服務社、觀自杜康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益民社工服務社4家養老服務社會組織,運營街道級養老服務中心和社區居家養老中心(站點),逐步實現了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品牌連鎖化、本土化運營模式。二是堅持以老年人需求為導向,打造家門口的社區食堂,滿足了老年人便捷、舒適、優惠、安全的就餐服務需求,增強和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數。三是依託日間照料中心不斷強化服務能力,定期開展坐診、巡診等診療服務,使老年人在家門口有“醫”靠。不斷完善日間照料中心的功能設置,設置多功能室、網絡閱讀區、書法交流區、棋牌區等,定期開展各類室內戶外、靜動結合的主題活動,不斷豐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加快構建身邊、家邊、周邊15分鐘養老服務圈。
“五社聯動”,推動養老服務提質增效。一是夯實社區聯動&&,打造綜合性服務陣地,推動街道(鄉)社工站、社區(村)社工室與養老服務設施等融合共建,實現功能整合、服務互聯。二是支持社會組織參與服務,構建“專業社工引領志願者、志願者協助專業社工”的互動服務格局。如,長征社區“5788”社區社會組織在克拉瑪依區樂齡社會工作服務社的專業指導和培育下,通過“低齡老人服務高齡老人”的互助養老模式,在社區老年人中基本形成“助人者”和“受助者”之間的良性循環,成功讓“小老人”牽手“老老人”助力社區基層治理。三是強化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提升服務質量水平。依託自治區培訓和克拉瑪依市養老護理員培訓,培養老年醫學、護理、營養和心理等方面專業人才。加大社會組織人才激勵政策宣傳,激發基層工作人員考取社工證的動力,促進社會組織人才隊伍向職業化、專業化發展。截至目前共有護理人員93人,管理人員24人,取得護理員證書46人,社會工作人才486人。四是引導志願服務廣泛參與,積極動員居民參與社區治理、拓展自我服務。如,克拉瑪依區銀河路街道通訊社區成立了“日間探訪”志願服務隊,將2名低齡老人與1名高齡、獨居老人相互結對,採取電話問候、上門探訪等形式,提供談心談話、健康保健、心理撫慰等服務。五是撬動公益慈善力量支持,設立社區慈善基金,鼓勵慈善組織依法開展募捐活動,助力“一老一小”服務設施建設、機構培育、人才發展、産品研發等各項工作。
下一步,克拉瑪依區民政局將不斷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大力發展普惠型老年服務,為提升養老服務水平注入新動能,讓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